02书屋 > 从南美开始速通世界 > 第89章 线人

第89章 线人


下午两点三十八分。

    阳光透过廉价窗帘的缝隙打在木地板上。

    周奕坐在酒店房间里,穿着一件浅灰色衬衣,袖子挽至肘部。

    在他面前,摊着一本词典和一张军用地形图,标注不新,但还算清晰。

    随后将烟头按灭,周奕拿起笔记本,翻到最新的记录页,继续梳理过去几周耗时跟踪的军车转运路线。

    几辆不同的ZIL-131。

    从那处距离塞瓦斯托波尔西南约六十公里的隐蔽设施发出。

    外表统一刷成绿色,尾部盖着苫布,行驶时间都集中在夜间八点到十点之间。

    路径不同,却总在某一段区域“消失”。

    不进入城区,也不直接靠近火车站。

    先前几次他以为自己跟丢了。

    直到后来,他才开始注意到那些车最终都驶入几个“技术单位”的围墙后面。

    表面上是退役化工厂、动力调度点,或由地方部门接管的仓储单位。

    实际上,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

    临近废弃铁路或具备转轨能力的车厂支线。

    多被划入“临时技术作业区”。

    可在短时间内封闭、绕开民用调度体系而不经公开报备。

    周奕依次列出七个这样的位置,在地图上用红笔标记下来。

    然后换上黑笔,尝试画出一个包络圈,将这些点连接。

    他本来没指望能看出什么规律。

    但当线条逐渐闭合,竟然发现这些点大致围绕着同一条主干道。

    连接克里米亚与乌克兰本土的南部铁路线。

    当然,不是每个点都精准契合。

    有两三个明显偏离,甚至其中一个甚至与目标之间隔着整片丘陵。

    但剩下的几个点形成的走势太具暗示性了,像是某种“弱关联结构”。

    看似松散,却在关键节点上有所交汇。

    周奕迟疑了一下,还是把这条主线圈了出来,并在笔记本上补充记录:

    “多个转运点分布在周边,构成间接连通结构,推测存在隐藏交汇点。”

    但光凭地图还远远不够。

    重新点上一支烟,深吸一口,周奕拿过第二打材料,对着词典挨个翻译。

    包括几张通告和简报,分别来自不同的日期和刊物。

    大多数花钱就能搞得到,尤其是对那些工资被拖欠数月的职员来说。

    更加幸运的是,这些内容中,有几个关键词反复出现。

    夜间封闭、技术车通行、以及未列明的支线维护。

    “因维护需求,卡缅内—博霍达尼站将于次日凌晨一点半至四点封闭作业。”

    “铁道第十三局调度通报:多组技术作业车编组申请夜间优先通行。”

    表面上是正常的运维,但问题出在了时间点上的重合。

    每当他目击某辆军车悄然驶入非民用区域后,在接下来的六至八小时内,总会在沿线某处发现类似的事后通报。

    不是一次,而是三次。

    彼此独立,却都出现在行动的次日凌晨。

    这不是巧合。

    周奕吸了口烟,用笔写下时间点、调度等级、封闭段坐标,再将其与之前的路线重叠。

    最后,三条最具可能性的位置逐渐浮现:

    1.卡缅内站——通往敖德萨的主干编组点,三次封闭中出现两次,且本身极少用于民用货运;

    2.巴赫奇萨赖东侧支线——连接黑海沿岸数个退役军事码头,白天废弃,夜间活跃;

    3.塔尔诺夫斯卡亚至第五号调度站——在地图上已标为“停用”,但近期反复出现在“技术工程组”的封闭申请中。

    周奕皱了皱眉,拿起红笔,把这三处画了框,旁边写上一个词:

    “备用线路。”

    核弹头本身并不一定固定走哪一条线路。

    而是根据最近的安全等级、干扰因素与目标位置进行动态调度。

    这意味着,他无法仅靠现有观察锁定某个确切的运输窗口。

    周奕叹了一口气。

    他需要线人。

    不需要是政府高层,或者某些军官。

    仅仅是最基层的那一批人就足矣。

    因为他们能在运输安排开始的八小时、甚至十二小时前,拿到“特殊调度”的间接预警。

    比如:

    “今晚别靠近第十三号岔口。”

    “B13,22:40,JZK”。

    没人会去问目的地是什么,也没人敢问装载了什么。

    可对自己来说,这种“模糊”的信号反而是最有价值的。

    他不需要知道编号,不需要知道单位名称,也不需要知道完整的路径。

    只要能锁定临时封锁的时间,就足够开展行动了。

    就在这时——

    “咚、咚。”

    两声敲门,力道不重,却打断了周奕的思路。

    嘴里还叼着烟,他反射般地抽出腰间的手枪上膛。

    然而,不等周奕起身,外面就响起了前台女接待的声音:

    “法霍德先生?是我,达丽娜。楼下有人找您。”

    “说是您朋友,叫安东。”

    周奕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视线落回桌上的时钟。

    下午三点二十七分。

    下一秒,周奕才反应过来今天是他与伊戈尔第二次见面的日子。

    前阵子,安东就跟他说过。

    结果他光忙着追踪核弹的位置,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我知道了。”周奕沉声回应道:“请告诉他我五分钟后下去。”

    门外的女接待答了一句“好的”,脚步声便渐行渐远。

    周奕快速熄灭烟头,从衣柜底部抽出一个薄型防水袋,将分类好的文件、便签和标记图整齐塞入。

    随后,拆开床下的活动板,将整个包裹嵌入夹层之中,用胶带固定,再将木板恢复原位。

    之后,他来到门口,从兜里拿出一段极细的尼龙线,一端绕在门闩下方的钩环内,另一端接在一枚黄铜片上。

    黄铜片被蜜蜡粘在床脚背后,不易察觉。

    若有人推门超过一定角度,拉力将撕裂蜡质连接,铜片跌落,线也随之松动。

    回来时,只需检查蜡痕和铜片是否移位,便能知道是否有人入侵过。

    不算很专业的手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勉强够用。

    毕竟,自己又不是专门来搞谍战的。

    周奕最后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遗留,才重新穿上大衣,把手枪别进腰间。

    离开房间前,他再次点燃一支香烟。

    烟雾弥散,周奕目光平静,走了出去。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5/111110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