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纽约总领馆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州。
中午时分,阳光正好。
风从港口方向吹来,掺着点海洋与旧柏油路面的气味。
李弘远站在人行道边,把咖啡纸杯搁在栏杆上,抬腕看了眼表
十一点五十八分。
他没进正门,而是沿着大楼西翼的植被带绕过停着的混动公务车。
然后,从后方的人行通道刷卡进入二层平台。
穿过玻璃廊道,会议室的门半掩,光线从百叶帘的缝隙穿进来。
李弘远站定,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情绪。
他举起手,敲门,两下,节奏缓而均匀。
“请进。”里面有人回应道。
李弘远推门而入。
房间不大,深色的长桌靠窗摆放。
墙上挂着一幅加州电网与沿岸能源密度分布图。
不算很现代,纸张泛黄,蓝红两色叠加,曲线被手工改过几次。
桌旁坐着三个美国人。
为首那人五十多岁,白人,瘦削。
穿着一件不起眼的深灰色夹克。
见访客进来,他没有起身迎接,只略微抬了抬下巴。
“这是我们的初步意向草案。”
李弘远说着,坐了下来,又从包里抽出文件,连带着一只U盘递过去。
“意向主要聚焦于加州现有绿色基础设施的再融资策略。”
三人见状,没有动弹,丝毫没有要接受的意思。
李弘远的指尖轻敲桌面,也不急着催促。
他熟悉这种模式。
美国人从不喜欢立刻表态。
尤其在这种涉及财政与主权边界的议题上。
沉默,本身就是测试。
大约十几秒后,中年人才拿起资料,翻了两页,又顺手推给助理。
“你现在是代表哪一边来的?”他问。
“目前,我供职于一家清洁能源投资基金。”
李弘远应答流畅。
“登记地在新加坡,投资结构来自泛亚地区。”
“主力资金持有人包括东南亚主权基金、私营能源企业以及若干绿色债券重仓机构。”
“我们在新西兰、智利参与了港口能源设备的升级试点。”
“主要方向包括微电网、氢能源整合和岸电系统。
“马来西亚那边则是区域碳信用机制的框架测试。”
他说完,顿了一下,声音放低。
“而如今,我们正在寻找下一个具备成熟法治架构、财政体系稳健,但同时在联邦层面资源受限的市场。”
“用于展开地方主导的绿色金融自治机制。”
李弘远没有说“美国”,但每个词都指向这里。
话音落下,亚裔助理猛地抬起头。
“你在暗示联邦预算僵局么?”他的态度不善,“我建议你注意措辞。”
“这可不是一个外国人该评论的领域。”
李弘远无视了他的刻薄,平静的继续道:
“我们观察到,当前加州在应对气候压力上具备高度行动力。”
“但联邦激励机制与现行货币政策并不能提供匹配支持。”
“尤其在地方债压力上升、ESG融资工具监管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
“我们希望为这类地区提供一种中期资本方案。”
“有别于传统美元债市,也不依赖中央信用背书。”
闻言,中年人来了点兴趣:“你们打算引入什么样的融资机制?”
“基于区域资产锚定的专项账户模式。”
李弘远说道:“例如港口使用费、州级碳配额、储能设备服务收益。”
“这些都可以作为债券抵押组合中的资产底层。”
“资金通过碳信用标价与本地电力现货市场动态挂钩,规避高波动美元汇率路径。”
“你们想进港口体系?”中年人饶有兴致地问,但语气更像是确认。
“我们倾向于以港口为切入口。”
“既是节点资产,也是能源网络的落脚点。”
“尤其是南湾、长滩、奥克兰这些既有海运流量,又处在高能耗带的城市。”
“具备双边清算与设备重构的应用场景。”
中年人不再说话,神色晦暗不明。
而亚裔青年却在此时冷笑两声:“听上去很熟悉,你们以前是不是也这么向***政府提过?”
他死死盯着李弘远:“我没记错的话,你以前是**驻纽约总领馆的三秘吧?”
这话一出口,屋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中年人的表情有些僵硬。
“那段时间,我在外交系统做过技术协调。”
李弘远不紧不慢地答道,“参与过中美能效标准对接。”
“但现在,我是私人基金代表。”
“身份转变很正常。”亚裔的敌意更浓,“尤其对你们那边来说。”
他往椅背一靠,扔下一句:“别误会,加州不是北*。”
这话已经直白得不加任何掩饰。
房间顿时陷入了寂静,只剩下空调循环送出冷风时带来的低频嗡鸣。
良久过后,中年男人开口说话了。
“你现在提的这些”
“不论是资产挂钩,还是清算脱钩,在现阶段我们都无法评估。”
“不是我们不理解你在讲什么。”
“而是这个州现在没有足够的政治空间,来承接一项可能被华盛顿解读为结构性对抗的金融安排。”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
“你说得很委婉,我们也听得很明白。”
“但是,抱歉,我们不可能现在答应。”
李弘远静静听完,点了点头。
没有表现出挫败、急迫,甚至没有接着追问。
“理解。”他说,“如有适当窗口,我们可以再次补充材料。”
亚裔见他起身要走,又赶忙补了几句,像是非说不可:
“你们可以继续投智利和马来西亚。”
“那里没人问背景,只求回报。”
“但那套手段在这里行不通。”
“因为这里是美国。”
李弘远终于停了下动作。
“是。”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知道这里是美国。”
“所以你们选择先谈身份,而不是逻辑——那确实是你们的权利。”
“当然,也可能是你们的问题。”
听出他话里的暗示,亚裔脸色涨得通红,一拍桌子就要站起来。
这次,中年人没法再装傻充愣了,眉头微蹙,用力把对方按了回去。
李弘远笑了笑,眼神掠过那张被搁置的合作草案:
“话说回来,几年后,十几年后,这些还重不重要谁说得准呢?”
李弘远的真实身份以及计划的意图不太方便直接写出来,只能隐晦一点,猜出来的读者老爷们麻烦打在评论里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5/111110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