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钦案
许安发现自己以前可能小看了这位监国殿下。
她或许以前确实缺少治政经验,对这个朝廷以及国家不够了解,但不代表她不聪慧,而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后天弥补的,而她的治政经验与政治手段正在随着时间飞速进步。
就比如这套内朝与内庭制度,绝非一夜时间就能构思出来的,许安敢肯定,李幼澄绝对早就在谋划构思了,只不过因为时机不成熟一直隐藏在心里,这次遇到机会果断抛了出来。
把拥有能够参与军政决策并且负责沟通内外的宣徽院给了内朝,内朝掌决策,内庭负责执行,加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权力班子。
但文官群体和宦官群体又有着天然的隔阂,只要李幼澄没有昏庸到一定地步,稍使手段制衡,就能阻止内朝和内庭合流,从而避免大权旁落被架空的局面。
许安不经有些佩服的看向李幼澄“殿下考虑的很周到,若是内朝与内庭全部按照计划建立起来,殿下的地位必将稳如泰山。”
李幼澄不经笑着摇了摇头道“如今只不过是一个构想而已,连第一步都还没开始,能否成功难说的很。
更何况现在百废待兴,需要从无到有重新开始,就算能够成功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不能太过指望,现在我们的基本盘还是侍卫司。”
“万事开头难,只要第一步成功了,后面的路会好走的多。”许安鼓励道。
此时许安注意到外面的天色,天已经蒙蒙亮,说明离上朝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希望如此吧。”
李幼澄也注意到了时间,连忙抓紧时间接着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我准备让十六姑参政帮我,这事你怎么看。”
“永安公主吗,臣没有意见。”许安没有过多犹豫便点了点头头。
公主参政虽然少见,但在唐朝也不算稀奇事,最大名鼎鼎就是太平公主,许安当时就是以此为例劝进的李幼澄,还有唐初的平阳昭公主,中宗之女安乐公主都曾参与过政事。
别说公主,宫廷女官参政的也不少,比如武则天时期大名鼎鼎的内相上官婉儿,还有文宗时期的女宰相宋若宪等等。
虽然并非常例,但也绝非什么破天荒的大事,并不会引起多大波澜。
而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除了对李徽瑶的观感不错以外,最主要的是李徽瑶不属于李从珂一系,不会影响到李幼澄的地位。
李幼澄开口解释道“我仔细想过,这次政变能弄出这么大风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室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其他人能说的上话,让十六姑参政,以后也能预防类似的情况。”
就在此时,书房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随即秦继旻在门外高声说道“殿下,上朝的时间的快到了。”
“知道了。”李幼澄回答。
书房外随即就没了声音。
许安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准备起身离去,但在要离开之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转头看向李幼澄问道“殿下,有一事,臣疑惑许久,只是不知该不该问。”
“许将军,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李幼澄不经横了他一眼。
许安迟疑了几秒还是开口道“那臣就说了,其实臣认为这次能闹出这么大的风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帝位空悬。
殿下如今虽贵为监国却不是真正的皇帝,这就留给了不少人心思,从龙之功谁不想要,因此一旦遇到机会就会有野心家出来搅风搅雨。
殿下为何不早立新帝,如此一可安天下之心,二也可以打消很多不必要的想法。”
听到许安问的是这个问题,李幼澄不经沉默。
许安见状连忙道“是臣失言,殿下,臣先告辞了。”
“慢着。”但李幼澄却是喊住了他,微微叹了口气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我的一些私心而已。
如今朝廷风雨飘摇,关中也未稳定,如今虽然局势稍好但仍随时可能覆灭。
皇帝这个宝座虽然至高无上,但一旦坐上去想要再下来就不可能了,一旦有个万一,瑞儿和祚儿如果只是皇子,还可能平安度过余生,但要是登上了这个位置,一旦你我失败,他们的下场你也能想到。
所以我想再等等,至少也要等到收复关中全境,朝廷初步立住脚跟之后再谈新帝之事。”
“臣明白了。”许安没再多说,对着李幼澄行了一礼便告退离去。
……
行宫正厅之内
以张延朗、宋审虔首的群臣,按品级排列文武分序的走了进来,许安此时也在其中,正站在武将之首的位置。
所有人此刻都是脸色肃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朝会必然会有大事发生,如今事到临头,即便心里没鬼之人也难免紧张。
“监国殿下驾到。”
随着一名宦官高声叫道,一身监国常服的李幼澄缓缓走了进来在主位就坐。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李幼澄的身边竟然跟着安公主李徽瑶,就这么站在旁边。
不过虽然奇怪但也没人敢去询问,群臣当即按规矩行礼,山呼千岁之后起身。
而李徽瑶、张延朗、宋审虔和许安四人则被赐了座。
这次朝会虽然名义上还是常朝,但却是按照了大朝会的规格,所有能来的朝臣都被要求来了。
按照规矩,此时应该先由宰相奏事,然后再按品级轮流奏事。
张延朗上前一步,没有去提昨日的“政变”。
这件事情李幼澄既然没有和他通气,反正左右不关他的事,他没有必要主动去惹一身骚,而是说起了关于渭南县官吏横征暴敛,贪污腐败的事情。
这是昨天秦继旻来府上交给他办的,说是监国特意交代的。
堂堂宰相来查这种小事似乎有些屈才,但这是李幼澄亲自交办的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属于钦案。
“臣已经命御史台、户部分别派人前往合勘,并着相关衙门协同按问,不得推诿,不日就有结果。”
李幼澄点了点头“卿做的很好,查案结果须及时奏报,孤将亲自阅看。
苛捐杂税、贪污腐败,关乎民生疾苦与朝廷纲纪,必须彻查,从重处理。”
“殿下体恤民生疾苦,视百姓如赤子,实乃百姓之福、社稷之福,臣必不辱使命。”说完,张延朗便退了下去。
只是张延朗开了个头,接下来却没有人继续说话,显然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26/233396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