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游戏制作:从重铸二次元游戏开始 > 第231章 我要对线!

第231章 我要对线!


你别看这些话全都是“客套话”

    可这东西,就跟相声演员,一上来就“谢谢各位衣食父母”一样,是个态度,而且很多时候玩家也好,观众也好,是吃这个态度的。

    一些游戏开发者为什么不受玩家待见?

    就是因为,他们老觉得自己做游戏是施舍给玩家玩的,一幅爱玩玩,不玩滚的态度

    再加上楚晨的本身自带建模BUFF,反正亚历克斯看完之后,对星辰游戏的好感度又提升了一些。

    只是他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做这种视频的宣发

    毕竟正常情况下,一款人气游戏的续作确认也是很吸引流量的,星辰游戏完全可以单独做一个续作宣发..

    而不是在这样一个感谢视频里,直接确认续作已经正在开发,还把上线时间都说了..

    不过总体而言,开发商如此干脆,对玩家是好事。

    亚历克斯继续往下翻推特,除了这些讨论,他甚至还看到了推特上,还有人发他直播的切片,截图。

    《是什么让高傲的ALX泪洒直播间?》

    《前一秒:垃圾华夏游戏。后一秒:爸爸!》

    看着这些推特,亚历克斯虽然表面上大呼小叫,说自己受到了侮辱。

    但内心却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这就是他人气的来源嘛,你要是老板,听到支付宝到账也不可能生气不是

    逛了会推特,亚历克斯感觉自己的情绪已经舒缓的差不多了,于是又在谷歌搜索了一下终末生存的媒体评分。

    “IGN我猜.他们应该会给个高分吧?至少9分起步?毕竟那群家伙最喜欢独立游戏了。”

    这也算是他玩游戏的流程了,一般到最后一步的时候,都会打开IGN或者其他媒体的评测报告,然后给出他自己的主管感受。

    期间猜猜媒体评分,也是很有节目效果的事情。

    按照亚历克斯的想法,以IGN的风格,对于这种情感驱动的独立游戏佳作,向来不吝赞美之词,很多独立游戏都是满分的。

    所以他给了个9分的推测

    可惜,随着网页加载出来,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展现在眼前。

    标题很中性:《终末生存指南评测:在废墟中寻找希望》

    亚历克斯的目光没有在文字上过多停留,而是像所有玩家一样,直接向下拖动,然后,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在文章的末尾,一个巨大而醒目的数字,烙印在他的视网膜上。

    “6”

    数字下方,还有一个单词的评价:“not  bad”

    “????”

    看到这个数字的瞬间,亚历克斯楞了起码好几秒,反复看了几次,确认了分数之后。

    很快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火气,毫无征兆地从亚历克斯的胸口“噌”地一下窜到了天灵盖。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摄像头都晃了一下。

    “6分!!”

    “WTF!???”

    “IGN只给了6分!!???”

    他这番话,一半是真实的情绪,一半是下意识的直播反应效果。

    在IGN的评分体系里,6分这个数字可不是什么高分,它意味着“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但还不至于完全不能玩”

    放在《终末生存》这款游戏,这个分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具侮辱性的分数了。

    往下稍微滑动一下,他才注意到这个推特的下方的评论区已经关掉了,而在这个推特旁边的推荐,是一大堆玩家在怒喷IGN的评分..

    很明显,并不是他一个人觉得,这个分数太扯淡了。

    虽然所有人都说不要在乎评分,评分会让人异化。

    然而有需求的地方,就一定有市场。

    评测媒体,归根结底也是满足玩家需求的,一方面已经玩过游戏的玩家,在游戏结束之后有情绪认同的需求。

    他们会去看媒体的评分,和他们的感受是否一致,他们也需要媒体的评分,来安利其他人。

    其次,对于没有玩过游戏的玩家,他们也需要一个参考意见。

    但是

    这并不代表,评测媒体就可以乱来了,当媒体评分和玩家感知差距太大的时候,玩家会很自然的冒出不公平的感觉。

    典型的例子有很多。

    亚历克斯在看完了后面的评分之后,开始往前翻,想要搞清楚这个评测编辑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狗屎。

    “游戏的艺术风格值得称赞,末日氛围的营造也相当到位,但在核心玩法上,却显得过于重复……”

    “故事线虽然有感人之处,但整体叙事略显老套,未能跳出传统框架”

    “飞机任务过于繁琐,我甚至最后都没有做完任务,其三章分段销售的策略,让整个初章的体验显得不够完整,令人失望……”

    亚历克斯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重复?老套?突兀?失望?

    他感觉自己和这个评测编辑玩的根本不是同一款游戏。

    “不是,IGN这也太蠢了,这家伙真的有玩过游戏吗?任何玩过游戏的人都不可能给出这样一个描述..”

    本来亚历克斯这个时候已经有累了。

    可看到这个评价,他还是感觉有点血气上涌。

    他压抑着怒火,回到推特。

    在终末生存前面加了个IGN,一搜索,很快他就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IGN评测的截图被疯狂转发,上面用红色的涂鸦画满了问号和愤怒的表情。

    不少关于IGN评测的讨论区已经沦为了战场,玩家们的怒火如同潮水般涌向IGN的官方账号和那位名叫乔纳森·迈尔斯的评测编辑。

    有意思的是除了IGN之外,其他媒体的给的评分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比如在Metacritic这个综合评分网站上《终末生存指南》的平均分在80分左右。

    虽然也不高,但比起IGN的6分,显然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看到这些评分,亚历克斯心情稍微好一点了,这证明大部分媒体还是正常的

    搜索了一阵之后,心中愤怒的情绪开始消退,艾利克斯思索了一下,很快他就判断楚,这是一个机会。

    作为一个百万粉丝的主播,他深谙流量的密码。

    随后他又搜索了一下YouTube,很快他就发现,发现这个流量密码的不止他一个人,甚至在他玩游戏的这段时间。

    已经有博主开始发抨击IGN的视频了。

    现在回想起来,IGN的评论区都被喷关闭了,这对他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行

    我也得喷啊!!这不喷!流量不全被其他人抢走了吗!!

    “伙计们,我本来打算下播睡觉了。”

    他活动了一下手腕。

    “但现在,我觉得我们得加个班。”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打开了推特,先是发了贴,下播之后他又紧急开始编辑文案,他要开始高强度对线了!!!

    这泼天的流量,他必须攥在自己手中。

    什么?

    你问这么喷IGN,会不会把IGN得罪了?

    能问出这话的人,肯定不清楚什么叫做同行是冤家,毫不夸张的说,此时整个美国,但凡是做游戏博主的

    一半的人已经在喷IGN了,而另一半“消息不灵通”的,现在是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加班写着文案

    前世《黑神话》好歹还有8分呢,一大群美国博主都抢着帮《黑神话》鸣不平。

    更别提《终末生存指南》只给了6分。

    但凡玩过哪怕只有一个小时的玩家,都不可能给出这个分数,巨大的反差,意味着可以更爆的输出情绪,可以获得更多的热度,拿到更大的流量.

    此前,还从未有游戏形成过如此夸张的舆论浪潮。

    所以此时此刻,就连这些博主们,都还不清楚这一场“海啸”将会发展成什么样。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13/111109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