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沈眉庄
碎玉轩
禁足已解,碎玉轩里却没有什么动静,自从首领太监有了二心,找了门路离开了碎玉轩,只留下来几个贴身伺候的,唯一的小主又病着,到处都静悄悄的。
沈眉庄带着采月进来的时候,看着这冷僻的碎玉轩,心里一阵落寞。
“沈贵人来了,我们小主正等着呢,”浣碧放下手里的水壶,将沈眉庄迎了进去。
沈眉庄看着还躺坐在床上,一脸病容的甄嬛有些心疼道:“嬛儿,可还好些了?”
“好些了,眉姐姐快请坐,浣碧去拿眉姐姐爱吃的枣泥山药糕来。”
沈眉庄坐下,见浣碧转身出去拿点心,有些担忧道:“我刚才在外头看到浣碧在烧水,你宫里的其他奴才去哪里偷懒了,要你的贴身宫女做这样的活?”
甄嬛的脸色也不好,恹恹道:“我宫里的首领太监看不上我这不受宠的常在,带了他的徒弟去了丽嫔宫里。”
沈眉庄被气得脸色发红,愤怒道:“嬛儿你素日待底下的奴才不薄,他们如今攀了高枝说走就走,连个主仆情分都不顾了。”
浣碧拿了点心进来,听了沈贵人的话,气愤地插嘴道:“贵人您是不知道,他们的脸皮有多厚,竟说是丽嫔指明让他们过去的,他们也是身不由己。”
沈眉庄听了更是冷笑,“好个身不由己,我竟不知这世上还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
甄嬛见沈眉庄为自己担心,心里暖暖的,“眉姐姐别生气,这样背主的奴才不值得生气,何况他们在丽嫔宫里未必过的好,没有哪个妃嫔敢用一心侍二主的奴才。”
沈眉庄一想,也是赞同,“他们走了也好,你身边都是忠心可靠的,我才放心。”
甄嬛安抚了沈眉庄,又担心她侍寝的情况,“皇上还没有翻姐姐的牌子吗?”
说到这个沈眉庄就伤心,“半个月前我的禁足就解了,绿头牌也已经挂上,皇上不翻牌,我也是没办法,咸福宫里的主位娘娘敬嫔是个和善的,底下奴才也不敢克扣,只是到底是门庭冷落。”
想当初被封为汉军旗里唯一的贵人,沈眉庄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她也曾想过一朝得宠,光耀门楣,没想到还没有侍寝就折戟沉沙。
甄嬛不理解,眉姐姐端庄美貌品性高洁,皇上怎么会视而不见。
甄嬛开始猜测是不是华妃在从中作梗,“会不会是华妃在捣鬼?之前觐见的时候就是她在拿我们立威。”
沈眉庄苦涩地摇了摇头,“现在最受宠的是延禧宫的和常在,如今已经能和华妃平分春色了,华妃被分走了宠爱,哪里会在意我们。”
浣碧替甄嬛和沈眉庄抱不平,“和常在家世低微,一个县城丞之女怎么比的上沈贵人和我们小主知书达理,秀外慧中。”
甄嬛和沈眉庄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对浣碧的话也没有反驳,她们自然是不太瞧得上安陵容的,家世低又生的不算绝美,皇上也就是觉得新鲜。
甄嬛还是想让沈眉庄获宠的,自己因为要韬光养晦所以装病避宠,若是她和眉姐姐都没有宠爱,宫里贯会拜高踩低,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眉姐姐,要不你去给皇后娘娘送送礼?”甄嬛给沈眉庄提议。
沈眉庄有些不情愿,如菊花一般的气节让她不愿低头。
甄嬛见沈眉庄似是不愿,劝道:“如今我病着,是不中用,眉姐姐这样的品貌怎好继续蹉跎,给皇后娘娘送礼也是想要提醒皇后娘娘,姐姐如今已经解禁,可以侍寝了,何况安排新入宫的妃嫔侍寝也是皇后娘娘的职责。”
沈眉庄被甄嬛说服了,打算回去就准备礼物去趟景仁宫。
翌日
景仁宫内剪秋送了沈眉庄出来。
回寝殿的时候,宜修正在换常服梳妆。
剪秋亲自替宜修摘了耳环,恭维道:“这沈贵人果然知理,知道谁才是后宫之主,众妃表率。”
宜修看了眼桌上的礼物,轻笑道:“再是高门贵女又如何,没有皇上的青睐,还不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抬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宜修含笑道:“本宫也该帮帮她,这后宫里一枝独秀怎能盛过百花齐放。”沈贵人的端庄娴雅也该瓜分一下和常在的宠爱了。
过了几天,皇后去了趟养心殿,当晚皇帝就翻了沈眉庄的牌子。
沈眉庄还是颇为受宠,一连侍寝三日。
这日,胤禛路过御花园看到了菊花,见菊花开的精神,就命花房送些去宁乐堂和常熙堂,特意嘱咐了送给宁乐堂的要有一株花开并蒂的。
下午伴驾的是沈眉庄,胤禛开口问道:“花房送去的菊花可还喜欢?朕看你穿的衣服上绣着菊花,就猜你喜欢菊花。”
沈眉庄不想皇上这么周到体贴,脸色微红回道:“嫔妾很喜欢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
“你读过的书不少啊,”胤禛记忆力很好,殿选的时候沈眉庄明明说过不曾读过四书五经,只读过女则女训,识几个字。
沈眉庄不好意思地笑道:“是嫔妾卖弄了。”
胤禛顿时有些乏味,最近受了安陵容什么都实话实说的影响,沈眉庄这种满嘴谎话,投机取巧的欺君之人实在是面目可憎,就连她面上的端庄贤淑都显得庸俗起来。
本想挥手让她下去,结果苏培盛急匆匆地进来禀报:“皇上,四百里加急,青海罗卜藏丹津发生叛乱!”
胤禛神色一冷,“传,鄂尔泰、张廷玉、蒋廷锡进内议事。”
苏培盛得令,出去安排人到各个大臣府上传旨。
沈眉庄听得一惊,知是军报耽误不得,就起身告退。
胤禛不在意地摆摆手让她退下。
南书房
胤禛脸色阴沉地问道:“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西北局势不稳,张廷玉你以为朝中何人可以前去平定?”虽是提问,胤禛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张廷玉回道:“皇上,臣以为论用兵论亲疏眼下唯有一人可用。”
“年羹尧。”胤禛语气淡淡,说出了早已藏在心中的人选。
“皇上圣明,皇上登基不满一年,八王九王之势尚未完全消除,年羹尧是华妃娘娘的兄长,掌管西陲军务多年,所以臣以为年羹尧是最合适的人选。”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01/233420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