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和亲?
几日后,京城,相府书房。
炉火融融,却驱不散徐国甫心头的寒意。
他枯瘦的手指捏着那份刚刚通过极其隐秘渠道送达的书信。
来自乌桓大单于赫连铁勒的亲笔信!
信上那带着草原粗犷印记的文字……
此刻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惊肉跳!
信的内容很简单,却字字千钧:
秦夜在云州擒获了乌桓王女赫连明珠!
赫连铁勒要求徐国甫利用其在乾国的滔天权势,设法营救明珠!
否则……
便将徐国甫与已故国师莫日根之间,多年来私通款曲、输送禁运物资、泄露情报的所有证据……
公之于众,直达天听!
“混账,混账!!!”
徐国甫猛地将信纸拍在书案上,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低吼。
浑浊的老眼中爆射出惊骇与怨毒交织的光芒!
他万万没想到,程盎这个废物,竟然没死!
反倒替乌桓做起了事情!
这叛徒知道的太多。
对自己百害无利!
更没想到,秦夜那厮在云州,不仅没被烂摊子拖垮。
稳住了粮价不说。
更用‘以工代赈’这等奇招,安顿了灾民、流民。
还立下“奇功”。
擒获了乌桓大单于最宠爱的王女!
思索间——
徐国甫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枯瘦的手指死死抠着桌面,指节发白。
“该死,全都该死!”
帮?
怎么帮?
自己是怎么知道这消息的?
秦夜压根就没上报,抓了乌桓王女的事情。
自己凭什么知道?
可要是不帮……
一旦赫连铁勒狗急跳墙,真把那些要命的证据捅到陛下面前……
通敌叛国!
这罪名,足以让徐家九族尽灭!
私下救人更是困难重重。
从秦夜那狡诈如狐的小子手里救人,谈何容易!
此刻,秦夜必然将那王女视作最重要的筹码,关押之处必定是龙潭虎穴!
强行动手,成功率微乎其微。
一旦失败或暴露……
被秦夜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徐国甫猛地起身,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
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中回荡。
冷汗浸湿了他花白的鬓角。
“不……不能硬来……”
徐国甫猛地停下脚步,浑浊的老眼深处,闪过一丝老狐狸般的精光。
他死死盯着书案上那封来自草原的催命符。
一个极其大胆、却又可能一石数鸟的计策,渐渐在脑海中成型。
“秦夜抓住乌桓王女,秘而不宣……”
“他不上报,无非是想将这王女当作奇货可居的棋子,待到开春乌桓大军压境时,再祭出来作为威胁,或谈判的筹码!”
“以此避免战事,或是攫取更大的利益!”
“哼,好算计!”
“既然如此……”
徐国甫眼眸一眯:“老夫便帮你把这‘奇货’的价值,抬得更高些!高到……你不得不放手!”
上书陛下!
言明云州困苦,百废待兴,民生凋敝,实在不堪再起战火!
为保北境安宁,黎民休养生息,提议与乌桓,化干戈为玉帛,结秦晋之好!
对象?
自然是身份尊贵的乌桓王女,赫连明珠!
而大乾这边,能配得上王女身份的……
唯有当今监国太子,楚盛!
如此一来,陛下若准奏,便是两国议和、缔结姻亲的国策!
他秦夜,区区一个云州刺史,安敢抗旨不遵?
安敢扣押未来的“太子妃”?
消息传出,届时,赫连明珠必须被恭恭敬敬地送回乌桓,准备和亲事宜!
只要人离开了云州,离开了秦夜的掌控……
后面的事情,还不是由乌桓说了算?
是反悔撕毁婚约,还是另做打算,赫连铁勒自然有办法把他女儿留下!
公主不就得救了?
此计,既能逼秦夜放人,完成赫连铁勒的要求,保住自己的秘密。
又能借机让楚盛娶了乌桓的公主。
就算是不成婚,那也有名在,增加坐稳储君之位的筹码。
更能狠狠恶心秦夜和楚岚一把,让他们哑巴吃黄连!
简直是一箭三雕!
“妙!妙啊!”
徐国甫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他立刻走到书案前,提起饱蘸浓墨的毫笔,思忖片刻,便开始奋笔疾书。
奏疏的措辞必须极其讲究,既要忧国忧民,又要不着痕迹地将祸水引向云州。
将“和亲”塑造成解决困局的唯一良方!
一个时辰后——
一份言辞恳切、忧思深重的奏疏新鲜出炉。
徐国甫仔细吹干墨迹,将其郑重封好,唤来心腹老管家,沉声吩咐:“备轿!老夫要即刻进宫,面圣!”
……
养心殿内,暖意如春。
楚天恒斜倚在软榻上,神色带着一丝倦怠。
楚昭落水后虽无大碍。
但似乎受了惊吓,精神总有些恹恹的。
陪伴了几天,终于是好了许多。
此刻正在殿外嬉戏。
“陛下,徐相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沈全轻步上前,低声通禀。
楚天恒眼皮微抬,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宣。”
徐国甫在沈全的引领下,步履略显蹒跚的步入殿中。
他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脸上堆满了忧国忧民的沉重:“老臣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朕安,徐相匆匆而来,所为何事?”
楚天恒声音平淡。
“陛下!”
徐国甫弓着身子并未直起,反而将头埋得更低。
声音带着一种沉痛的悲悯:“老臣……老臣近日夜不能寐,忧心如焚啊!”
“每每思及北境云州,去岁天灾兵祸,生灵涂炭,十室九空……”
“今冬酷寒更甚往年,虽有秦刺史勉力赈济,然杯水车薪,府库早已耗尽,灾民嗷嗷待哺……”
他偷眼觑了一下榻上神色莫测的楚天恒,继续用饱含忧虑的语气道:
“云州,已如风中残烛,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了!”
“若开春之后,乌桓再起刀兵……烽烟再燃,战端一开……云州百姓,必是再遭大难!”
声音透出哭腔,仿佛真为云州百姓痛彻心扉:
“老臣每每思及此,便觉五内俱焚!”
“我大乾以仁德治天下,岂忍见子民再遭此涂炭之苦?”
“战端一起,非但云州不保,朝廷亦需调拨海量钱粮军械,国库负担增大,时间一长,恐难以为继!”
“哎!届时内忧外患,国本动摇啊陛下!”
说话间,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悲壮:“老臣斗胆!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苍生计!恳请陛下……另辟蹊径,以求北境长治久安!”
“哦?徐相有何良策?”
楚天恒的声音听不出喜怒,问道。
徐国甫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
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为国分忧”的赤诚光芒:“老臣以为,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如今云州困顿,民生维艰,实非再启战端之时!”
“乌桓经朔方之败,亦元气大伤,其单于赫连铁勒,想必也知兵凶战危之理!”
他顿了顿,抛出了酝酿已久的“良策”:“陛下!何不效仿古之明君,化干戈为玉帛,行和亲之策?”
“以此结两国之好,换北境百年太平?”
“和亲?”楚天恒眉梢微不可察地一动。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94/233442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