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兵不血刃
美军种族主义也正常,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移民美国的浪潮,美国的非拉美拉丁裔之外,白人比例在一九四五年到达了史无前例的百分之九十,黑人还不到百分之十。
不过科曼知道这个比例明年就会下降,往后每一年的局势都会更加严峻。
这样的美国,这样的美军,黑人士兵都不可能出现在作战序列当中,种族主义是一点不奇怪的。
“反正盟军司令部就是这么说的,我们也不需要多动脑筋,等着战争结束就行了。”阿克塞尔将军倒并不关心种族主义对自己部队的影响。
到了一九四五年,关于白人定义的问题已经到了全新版本,欧洲裔差不多都算白人了,只有一小部分南方州对爱尔兰、意大利仍然残留一些敌视。
至于法国虽然也是拉丁文化国家,但从来没有脱离白人的定义,种族主义也是看菜下碟的,像是意大利、爱尔兰这样的国家的移民,受到歧视的一部分原因,是这两个国家从来都很弱,没有比美国强的时候。
美国在白人定义上犯的错误,丝毫不比苏联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上的错误小。
把拉丁裔直接刨除白人统计之外,在几十年后拉丁裔反超黑人成为美国第二大群体,人数超过美国人口的五分之一,美国天下第一的时候不是问题,一旦失去霸权的话?
要知道苏联时期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的关系,亲密程度远远要超过白人和拉丁裔,美国的潜在分裂程度,丝毫不比苏联小。
法国作为美国独立的最大推手,刚开始就不在受歧视的群体当中,不然杜邦家族就算是再能令人坐土飞机,也发展不到这么强大的地步。
虽然第一集团军受到影响,但南方集群仍然可以顺利组建,渡过莱茵河之后就可以实行人才掠夺计划。
阿克塞尔将军也很长时间没见到科曼了,第一装甲师是第一批离开叙利亚的部队。
长时间不见阿克塞尔将军对科曼十分热情,“你们青年师这一次踏入战场一定要小心,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保证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对了,这几天在做什么。”
“出了萨尔,我们部队仍然在收拢战争遗孤,不管怎么说,孩子是无辜的。”科曼的回答堪称是理直气壮,把十字军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青年师立志于抚平战争对孩子的创伤,着手在进军的同时,让可怜的孩子们得到妥善安置。”
科曼在第一装甲师指挥部做客的同时,青年师携带的德国战争遗孤,正在被集中起来再莱茵河左岸的河滩上洗漱。
这个位置肯定会被格尔斯海姆的德国守军看见,出了萨尔的青年师只带了几百个男孩,一路行来尽善尽美已经有了一千,相信这些孩子从小就知道战争的残酷。
几个小时之后,科曼返回了青年师驻地,他才知道去劝降的弗里德里希·容克已经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卡尔·伦岑这个战时负责格尔斯海姆防御的市长,显然也不相信德国会碰到第二个彼得二世。
回来的时候,从格尔斯海姆返回的弗里德里希·容克,已经和杜瓦尔将军说完了,避免清算移交防务的事情。
“那么明天,青年师首先渡河,每个人带着一个孩子进入格尔斯海姆。”科曼得知了可以兵不血刃渡过莱茵河的好消息,心中也高兴无比。
“为什么要这样?”听到了翻译的转述,弗里德里希·容克的笑容渐渐消失,一字一顿的反问道,“用孩子做盾牌,这是非常可耻的。”
“从苏联红军攻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消息,被全世界知道,全体德国人已经无法用可耻形容其他人了。”
虽然弗里德里希·容克可能不爱听,但秉承着一贯的诚实,科曼还是真诚的做出了解答,从现在开始德国人将会被踩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如果在渡河的时候,德国守军真的做到不抵抗,孩子们自然是不会出问题。青年师会对这些孤儿进行妥善照顾。但要是进行欺骗,毕竟我的战友们生命也十分可贵,现在还不能完全相信不抵抗的承诺。”
不管弗里德里希·容克心里是否接受,青年师都会这么做,德国人在对犹太人实行最终解决方案的时候,可没有对孩子手下留情。
对待东欧国家的态度,和英法对待殖民地的态度也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此刻,又有什么资格反对青年师的行为呢?
法国一般只会在殖民地这么做,是德国首先在欧洲这么做的,轮到自己身上就受不了了?
弗里德里希·容克失魂落魄的离开并不重要,杜瓦尔将军立刻和其他兄弟部队商量争取首次渡河的机会。
最终首先渡河的部队落在了青年师第一团耶路撒冷团的身上,在第二天渡河开始的时候,左岸已经准备了大量渡河工具,被青年师一路收拢的德国战争遗孤全部被叫了出来,和耶路撒冷团的渡河部队一起上船。
掩体当中科曼举着望远镜看向河对岸,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机枪暗堡,一旦开火渡河作战将会立刻终止。
“这下我们部队可不仅仅在法国出名,在整个同盟国都出名了。”马丁幽幽一叹,倒不是反对这种行为,而是在欧洲这种行为不合适。
“那就看德国人自己的考虑了,成功渡河我们自然会善待这些孩子。”科曼面不改色的阐述入关之后自由大儒辩经核心思想,携带这些战争遗孤本身就有这个目的,在萨尔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
用孩子做盾牌,在欧洲确实是一个大新闻,但比起法国军人的生命,这些孩子的生命还是可以牺牲的,他们又不是科曼的战友。
但做肉盾的同时,科曼也会好好对待这些倒霉蛋,在恢复秩序之后第一个就会建立儿童福利院,这并不矛盾,什么不得有个先来后到。
在科曼剖析白切黑心路历程的同时,耶路撒冷团的渡河已经开始了,两岸的法军和德军都在紧紧盯着莱茵河当中的渡船,如果目光有温度,这种程度的注视能把莱茵河的渡船点着。
德国守军就怕出现什么意外,法军也是如此,一旦出现意外,法国的炮兵会立刻把格尔斯海姆变成萨尔区第二。
明明没有多久,但在很多人眼中,时间却好像过去了一个世纪,终于,第一艘渡船抵达莱茵河右岸,第一名法军士兵跳下船,更多的渡船靠岸,越来越多的法军士兵出现在河岸,混杂着一个个未成年,形成一个怪异的群体。
没有遭到火力覆盖的渡河部队,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莱茵河左岸的法军阵地,立刻开始渡河准备,同时修复已经被爆破,连接两岸的桥梁。
法军的运气不太好,格尔斯海姆本来是有桥连接两岸,但在法军抵达之前,已经被德国人爆破了。
现在则可以进行从容的修复,通过桥梁和渡船抵达右岸的法军士兵越来越多,格尔斯海姆被法军兵不血刃的占领。
“先去博物馆,图书馆,学校,控制市区,防止军队违反军纪,对孕妇进行重点保护。”杜瓦尔将军走在格尔斯海姆的街道上,下达一条一条的命令,“迅速恢复秩序,对了,还有孤儿在最优先的保护当中。”
因为青年师是第一个渡河的部队,杜瓦尔将军立刻进入状态,把从情理法奸开始积累的经验,变成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
既然格尔斯海姆做到了不抵抗,那么法军自然要保证格尔斯海姆的军民安全,兑现之前答应的条件。
市长卡尔·伦岑,暂时完成了从战犯转型成为污点证人的转换。
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格尔斯海姆,也让逆流而上绕行德瑞边境的第五山地师做了无用功,拉斐尔将军才刚刚在五十公里之外找到上岸的开阔地。
这一次科曼完全是运气爆棚,他知道德军根本无法对莱茵河进行全面防御,因为兵力不够嘛,长江战役炮党也只能重点防御。只不过他没想到在格尔斯海姆就这么顺利。
兵不血刃拿下格尔斯海姆的消息,立刻被汇报给了法国临时政府,法军时隔九年从撤离莱茵河非军事区之后,再次出现在了莱茵河右岸。
只是没有高兴太久,关于法兰西青年师把未成年当成肉盾的细节,就同时被巴黎的临时政府知晓。
戴高乐得知了这种不光彩的手段,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评价,但他知道临时政府外交部长乔治皮杜尔,应该会比较忙了,有可能要为这一幕做出辩解。
“绝对没有这件事,一个几万人的小城,不值得光荣的法兰西这么做。”乔治皮杜尔义正词严,表示断无此疏。
“渡过莱茵河之后,德国境内已经没有真正的防线,对存在大量德国守军的城市绕行,留下部队防止德军突围,南方集群直奔慕尼黑,最终目的地是奥地利,意大利方向可能是德国高层逃亡的方向,一个都不许放过。”
德拉贡上将在渡河成功之后,对下一阶段的进攻做出了明确规划,主要是南德以及奥地利,那里有法国现在迫切需要的东西。
VPI第一章虎式和豹式坦克没搞错,口径搞错了。哪有几个全虎式坦克的装甲师。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90/111110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