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法兰西之父 > 第111章 范德比尔特家族

第111章 范德比尔特家族


德拉贡上将表示同意,进一步补充道,“可以挑选一些武装党卫队的成员,流放到阿尔及利亚进行改造。这样看起来处罚更严,别的国家挑不出来毛病,而我们也可以借此把这些武装党卫队的家属移民到萨尔区,这样的话,家属和武装党卫队成员分开,政府就可以捏着两个群体进行制衡,一定要坚持到萨尔区公投出现对法国有利的结果。”

    “非常好的办法。”乔治皮杜尔立刻表示同意,办法比较下作,不过政客哪有不下作的,只要能够达成目的就好。

    “还有奥地利的南斯拉夫人怎么办,其实这个群体和我们无关,只不过为了阿尔及利亚的族群比例能够更稳固,这个群体还是有点价值的。”

    德拉贡上将又换了一个话题,八百万阿尔及利亚人其实是法国心头刺。

    临时政府的态度也很简单,尽可能的冲淡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裔的人口优势,除了阿拉伯人谁都行,法国可以接收任何群体。

    不管是德国、意大利还是南斯拉夫,不然这个敢在胜利日暴动的殖民地,会轻视法国的严肃性。

    美国时间七月十六日,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曼哈顿计划是否成功就在这一刻。

    “……五……四……三……二……一……”

    刹那间,时间本身似乎被撕裂了。没有声音。

    首先到来的是光——一种人类从未在地球上目睹过的光。它不是黎明的曙光,也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一种更加原始、更加暴烈的新生的日芒。

    它从地平线上猛地炸开,将黑夜瞬间烧成白昼,其强度足以穿透紧闭的眼睑,将掩体里每一个惊骇的面孔照得惨白,防御白炽灯下的骷髅。世界在万分之一秒内被还原为纯粹的黑与白。

    紧接着,那光芒开始膨胀、翻滚,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化作一个巨大无比的、沸腾的火球,闪烁着令人心悸的橙、紫、黄三色。它咆哮着升腾,仿佛一个愤怒的神祇从地底挣脱而出,要将天幕烧穿。

    随后,冲击波到了。一声迟来的、撕裂寰宇的巨响撼动了大地,如同千个雷霆同时在耳边炸开。脚下的土地剧烈颤抖,掩体嘎吱作响,沙尘从顶棚簌簌落下。

    热风扑面而来,带着沙漠的沙粒和一种陌生的、令人作呕的硫磺与臭氧的味道——这是新世界的气息。

    火球继续上升,冷却,凝聚成那朵注定要烙印在人类历史与噩梦中的蘑菇云,它巍然耸立,俯视着下方渺小如蝼蚁的创造者们,象征着一种既神圣又可怖的力量被释放了出来。

    原子弹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曼哈顿计划成功的消息,立刻通过看不见的电波传到了世界各地。

    正在波茨坦会议上的杜鲁门,收到了国内传来的电报,“男孩顺利降生,哭声传出很远。”

    杜鲁门欣喜若狂的和丘吉尔分享这一喜悦,“温斯顿,我昨晚做梦梦到了统治世界。”

    美国总统远赴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之时,科曼一行人总算是抵达了纽约港,成功登陆北美的第一大城市。

    “这就是李中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城市。”科曼倒是没有被震撼到,纽约这个城市他在李中堂那个时间来,还是现在来,或者是在几十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来,区别都不大。

    李中堂和他看到的景象,虽然隔了几十年但也没什么不同。

    经过四天的海上漂流,法国这一次的军事代表团抵达了目的地,没空领会世界第一大城市的繁华,便直接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进行考察。

    本次军售考察没有硬性指标,要用一个月时间对美国的军工产业进行以学习目的的考察,以及军售意向,军售意向并非是下单,考虑到美国本土这么大的面积,军方给了考察团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汇报有价值的购买项目。

    科曼在这点就比较难,他考察的直升机项目在当前这个时间是小众不能再小众的产业,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但他仍然要拜访一个家族。

    并不是杜邦家族,虽然杜邦家族也确实在这一次法国军事代表团的考察当中,科曼要拜访的是范德比尔特家族。

    这个以富不过三代,奢侈生活导致败家,从美国顶尖家族蜕变成一个普通家族的著名例子。

    范德比尔特家族就是国际歌当中铁路大王的具象化,这个家族现在正处在第四代,从和当年同洛克菲勒、摩根比肩,到现在的泯然众人,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一九一六年的遗产税对范德比尔特家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遗产税颁布并在之后不断提高税率。

    这对于财富高度集中在不动产和少数几个继承人手中的范德比尔特家族是毁灭性的打击。为了支付巨额的遗产税,后代们不得不大量出售豪宅、艺术品和土地。

    作为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象征,证明这个家族在美国地位的“听涛山庄”正在因无法承担税款和维护费,选择挂牌出售。一旦这个山庄被挂牌出售,就标志着范德比尔特家族最具有象征性的房产将会易主,这个家族也将会失去最后的余晖。

    选择这个即将阶级坠落的家族很简单,现在的范德比尔特家族距离普通人就差最后一步,虽然很多家族成员手中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财富。

    但在这个时候的美国,百万美元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巨富。

    但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名气仍然很大,这个家族在第二代开始就和奢侈品、艺术品联系在一起,非常符合法国这个国家的气质。

    这么大的,契合法国的名气,以及后继无人的现状,十分适合法国的计划。

    这个家族本来就是人傻钱多,被收智商税的代表。眼看法国那些真实价值没多少,但名气很大的奢侈品产业要进军美国,范德比尔特家族的特质,特别适合作为美国的代理人。

    科曼来到纽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面见这个家族的当代掌门人,前罗德岛州州长范德比尔特三世,范德比尔特三世的州长生涯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他作为共和党人当选为罗德岛州第五十八任州长,任期一共两年。

    因为民主党的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期间的统治力,共和党一败涂地,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范德比尔特三世也被波及到。

    这也是范德比尔特家族最后一次处在比较高的政治舞台上,可以说当前这个时间,对范德比尔特家族就是阶级坠落的时间点,一旦范德比尔特三世死亡,这个家族就和美国普通人没有差别。

    四年前的州长,并没有让科曼驻足不前的能力,他带着世界第一画家毕加索的嘱托出现,立刻就得到了召见。

    “威廉先生,我受毕加索先生的嘱托而来,当然我本人还有其他的任务,来到这里是帮忙。”

    科曼自我介绍来历,然后直奔主题道,“毕加索先生有意在美国举办艺术展,自己很多作品也会在会展上展出。委托我寻找一个在艺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来促成这件事。”

    范德比尔特三世的政治生涯昙花一现,但是在家族传承方面绝对不是针对谁,这个家族毕竟是美国镀金时代用上亿美元财富烧出来的名气,谈及人傻钱多……是上流社会的代表,谁敢不承认范德比尔特家族专业?

    范德比尔特三世也是如此,做两年州长的时光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在其他方面完全继承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传统,拥有一个庞大的经典汽车收藏馆,展示了他对汽车工程的深厚热爱。

    还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重要赞助人和理事,为艺术品的收购和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果然,听到了毕加索的名字,范德比尔特三世的样子一下就不一样了,他出生在世纪初,这个时候老欧洲对美国还是有很大滤镜的。

    哪怕是现在这个滤镜虽然正在消失但仍然存在,对于他这个四十四岁的成年人来说,老欧洲滤镜已经不好拿掉了。

    “我和纽约大都会的艺术博物馆关系很好。”范德比尔特三世立刻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毕加索先生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世界各国都非常清楚。一旦要在美国办画展的消息传出去,一定会引起轰动。”

    “我也相信毕加索先生有这个能力。”科曼心中松了一口气,看起来对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分析十分准确,而且恰好击中了对方最柔软的位置上,“相信威廉先生的帮助,一定会让毕加索先生非常感激,当然为了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我们还是有很多要商谈的地方。”

    “这是当然的。”范德比尔特三世有荣与焉的道,对承办毕加索的艺术展感到十分自豪。

    范德比尔特家族从铁路大王,转型到房地产,在转型到艺术家族。

    显然房地产之后的转型并不成功,艺术毕竟是烧钱的,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收入,和当年铁路大王时期,已经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90/111110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