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190章 基辅战役爆发前夜

第190章 基辅战役爆发前夜


经过鲁路修最终调整后的计划,很快得到了鲁普雷希特元帅的批准。

    整个德玛尼亚的南方集群,也按照他的设想,全速运转起来。

    而他提到的那些手段里,第一步需要落实的,首先就是让海军进入亚速海、让补给船队靠港玛丽乌波尔,

    让敌人的哥萨克骑兵部队意识到:再打骚扰战破坏位于顿巴斯前线的冯.博克和隆美尔身后的铁路补给线,已经毫无意义了。

    ……

    11月4日,清晨。

    也就是鲁路修定下最终计策后的两天。

    亚速海沿岸的玛丽乌波尔港。

    十几艘浅吃水的运输船,缓缓驶入这座港口。

    亚速海的平均深度非常浅,几乎都快形成一片顿河河口的泻湖了。

    千万年来顿河带来的沉积泥沙淤积在这里,让海水越来越浅,最深处也才15米,平均深度7米。

    所以战列舰是绝对开不进亚速海的,巡洋舰都得挑吃水浅的才能开到玛丽乌波尔或是罗斯托夫这样的港口城市。

    如果指望在港口以外的、普通海滩地形靠近海岸航行,那就只有驱逐舰做得到了。

    这次给冯.博克和隆美尔运弹药物资的船也都很小,每艘船有效载货量也就勉强一千多吨。

    “故意放纵敌人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切断我们的补给、打消耗战打了好几天,总算又得到补给了。

    那些愚蠢的哥萨克人肯定还不知道,肯定还以为我们的装甲车快没油了,机枪子弹快不够打了。正好趁着敌人轻敌的契机,给他们来一次狠的。”

    收到燃油和弹药,给所有装甲车加满后,隆美尔便志满意得地如是说。

    一旁的冯.博克等军官也都赞同他的看法。

    之前的几天,他们狂飙突进飙得太狠,有点头重脚轻。前军突破速度虽然很快,但身后的铁路补给线维持得非常烂。

    敌人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吃过几次亏后也学乖了,不再跟装甲车正面硬抗。

    只要看到装甲车部队齐装满员来追杀,骑兵就利用灵活优势四散撤退,装甲车的速度虽然可以比战马快,可毕竟数量太少。

    敌军分散逃离都不知道追谁。哪怕咬死了一路追到底,战果也有限。因此哥萨克人的后勤骚扰战一度效果不错。

    不过,在前天鲁路修定好新的计策后,隆美尔和博克等将领就换了一个思路。最近两三天,他们不再挣扎,任由哥萨克破坏自家后方的铁路,

    还故意放出假消息说因为后勤被破坏,装甲车很多都没油了,机枪弹药消耗也极大。

    哥萨克人也不傻,不会一听到这种消息就相信,就选择了试探性进攻。

    而隆美尔他们也算是做戏做全套,每次都不让太多装甲车参加反击,就用那么二三十辆反冲一波,击退就收兵。

    装车部队的每次机枪扫射也都显得很谨慎,原本隔着800米开外就乱扫了,现在基本上要拉近到300米以内才开始扫射,一看就是为了节约子弹、追求高效的打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隆美尔他们是真的过于深入敌后、持续作战、缺乏补给了。

    这一现象,也让周边那些哥萨克骑兵部队,越来越兴奋。

    而这种好日子,就在11月4号当天终结了。

    当天下午,玛丽乌波尔以东约60公里的一座铁路沿线小镇。

    几个哥萨克骑兵师的露沙部队,再次从北边南下,狂飙突进逼近此地,

    然后冲进这座被德玛尼亚军占领不久的小镇,各种烧杀破坏,把德玛尼亚人的临时物资转运仓库和堆货场全部放火夷为平地。

    前几天,这些哥萨克人还不敢这么猖狂,就算来骚扰,也都是在野外破坏几段铁轨、埋炸药炸坏一列火车。

    而今天他们的出动规模足足扩大了好多倍,估计都动用了有两个骑兵师,对沿途一大片铁路沿线区域全面实施破坏。

    就在哥萨克人得意的时候,他们身后的东方和北方,传来了隆隆的装甲车声。

    足足两三百辆装甲车拉成一张大网,把这两个骑兵师往东和往北逃的路都大致堵住了。

    而往西虽然能逃,但那是德玛尼亚人占领区的腹地,越往西越危险。至于南边,虽然也有路,可逃不出十几里地就是亚速海的海岸了。

    那几个遇敌的哥萨克骑兵师师长无不大惊:

    “这不可能!德玛尼亚人的装甲车部队不是缺油少弹,听说还有很多装甲车被手榴弹炸坏了传动,没维修零件就趴窝开不出来了么?他们怎么突然又能集中起那么多装甲车?”

    要是知道德玛尼亚人还有那么多装甲车可以动,哥萨克骑兵部队根本就不敢这样大张旗鼓深入敌后搞破坏。

    事已至此,抵抗已经是没戏的了,只能想办法分散突围,尽量逃跑减少损失。

    仗打了这么久,骑兵们早就学乖了。指望他们再跟一开始时那样硬冲装甲车阵,他们根本没这个胆子了。

    但是,又该往哪里逃呢?往东往北逃要硬冲过敌军车阵,往西又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番混乱的突围和杀戮后,数以千计的骑兵如没头苍蝇般在混战中被杀。

    付出了血的试错教训后,终于有骑兵师师长临时想到了一条新的突围道路:

    “往南边绕路跑!南边是松软的海滩地形,装甲车肯定会陷进去的,装甲车的地形通过性不如战马好!我们先往南,再往东突围择机绕回我军后方!”

    大批大批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如同试错的蚂蚁一般,自发掉头往南突围。

    但是他们还没跑多久,刚跑到亚速海边,就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一些装着88毫米舰炮的德玛尼亚驱逐舰,居然抵近到距离海岸线不到两千米的位置,看到有骑兵往南试图走沿海路线撤退,立刻就是一堆速射炮弹招呼过来。

    幸好德玛尼亚的驱逐舰就是比别家的吨位小一大截,连105炮都没有,更枉论120级别的炮了。

    他们只能靠那些祖传88炮飞快输出,3~4秒一炮,装药量不多,每炮也炸不死几个人。

    但这种持续的单方面屠戮,对哥萨克骑兵部队的军心士气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无数的士兵开始心理崩溃,意识到自己中了敌人的奸计。

    “这不可能!德玛尼亚人的军舰怎么会进入亚速海的?上面不是说亚速海已经彻底用水雷封死了么?”

    一些中层军官心中无不这般胡思乱想和咒骂。

    而那几个哥萨克骑兵师师长们,想的就更多了。他们知道这不可能是海军有人叛变、向敌人透露水雷布防图,因为己方都没有留安全通道,还有什么可泄露的?敌人能进来,肯定是他们硬趟雷扫出来的!

    但眼下再纠结这些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还是先想想怎么逃命吧。

    几个哥萨克骑兵师彻底乱成了一锅粥,无组织无纪律地自行逃命,成片成片的骑兵被海面上的88炮和身后装甲车的机关枪炸翻扫倒,

    骑兵和战马的尸体枕藉在海滩上,把一个个浸入了海水的弹坑都染成了血色。

    大批大批的哥萨克骑兵陷入绝望,选择了直接丢下武器投降。但也有少部分部队趁乱成功突围,狼狈逃了回去。

    而这,仅仅只是鲁路修让人打通亚速海航道、恢复海路通往玛丽乌波尔港航运后的一个东线战场缩影。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后续几天内、在别的类似的地点,还会一再发生。只是烈度肯定不如今天这一战,细节也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从西起梅利托波尔-第聂伯罗,东到顿巴斯-玛丽乌波尔的这片广大梯形草原范围内。露沙军队破坏德玛尼亚铁路后勤的尝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最后归于沉寂。

    原本总想着绕后骚扰一把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在持续吃亏后,终于不敢再来了。

    而这几天的反骚扰战打完后,隆美尔和博克略一统计战果,居然至少歼灭了敌人2个哥萨克骑兵师、重创了更多(骑兵师每个只有几千人),

    还顺势搂草打兔子、挖出了一些占领区民间跟哥萨克骑兵部队配合的游斗武装,战果颇丰。

    此举不但解决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东部煤田占领区的敌军后勤骚扰问题,

    还让露沙军队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之前德玛尼亚的海军之所以能顺利突破水雷阵奇袭我军,并不是靠内奸出卖,而是德玛尼亚人掌握了露沙军所不知道的高科技武器”。

    这些想法必然在十天半个月之内越传越远,越发酵越有共鸣,最后成为西南战区露军官兵的主流共识。

    而隆美尔和博克等人,在11月6日,打完又一场对哥萨克骑兵的大规模反击战后,就已经准备撤走了。

    11月6日傍晚,玛丽乌波尔港。

    200多辆还能动弹的装甲车,都在这里的码头装船了,然后准备运回西部前线——这个所谓的西部,至少是基辅以西了。

    因为最终的决战,必须要有两根铁钳来组成钳形攻势。

    一根就是从第聂伯罗逆第聂伯河而上,由东向西夹击基辅身后。

    另一根则是从利沃夫、文尼察一线,由西向东夹击基辅身后。

    东边的顿巴斯战场已经稳住了,不再需要装甲车,这些装甲车就要连同冯.博克的部队一起,前往利沃夫和文尼察前线,略作检修维保后,就投入最后的进攻战役。

    而从后方布拉格的保时捷-斯柯达工厂运来的第一批坦克,也已经在这两天刚拉到了第聂伯罗,即将交给鲁路修和隆美尔,扮演最终夹击基辅的另一根铁钳。

    船队即将从玛丽乌波尔启航的时候,鲁路修还亲自来到港口,为冯.博克等人送行。

    他与隆美尔一副东道主的样子,跟冯.博克、伦德施泰特、保罗.豪塞尔和京特.冯.克鲁格一一握手:

    “祝你们到了文尼察之后,能在利奥波德老元帅麾下好好表现,可要给我们第6集团军涨脸呐。”

    冯.博克也是一副当仁不让的表情:

    “放心,别看你小子马上要换装坦克了,但西边从文尼察进攻基辅的道路,没那么多河流水系,地势也没东边第聂伯河谷那般低洼。

    我就算用装甲车,也未必比你用坦克打得差!到时候咱战场上见真章,看谁突破敌后纵深突破得更远。”

    “好,就这么一言为定了。”鲁路修和冯.博克击掌了一下,算是达成了君子约定。众将也都相视一笑,颇为默契。

    ……

    运输船队11月6日从玛丽乌波尔启程,11月9日一早就能在敖德萨上岸。然后火车就会运载着装甲车群北上文尼察。

    11月10日就能抵达文尼察,再进行一些最后的维保检修,大约11月12日可以投入最终的基辅战役。

    各方面的战役准备工作都已经紧锣密鼓地安排好了,其他步兵部队更是秣马厉兵、枕戈待旦。

    德玛尼亚人特有的守时和严密规划,再次得到了发挥和体现。

    一场整整需要动用两个集团军、并以两个满编强化的装甲师为箭头的宏大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鲁路修这边,他在11月6日给冯.博克和伦德施泰特他们送行后,就重新坐火车先回梅利托波尔,随后由此北上第聂伯罗,在11月8日一大早就抵达了第聂伯罗。

    在第聂伯罗城内,他终于看到了保时捷博士监工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投入实战用的坦克。

    轻型的机枪坦克只有7吨,宽履带设计,板簧悬挂。一共装备有两挺前向重机枪,以及一挺车顶盖上的带旋转枪架的机枪——

    这第3挺机枪,显然是吸取了基辅罗斯前线战场的最新经验教训后,才临时追加的。

    因为车体的机枪射界比较受限,无法360度旋转,被敌人近身后容易有危险。必要时还是弄一挺旋转机枪、由坦克手探出上半身操作,更能保护车组的安全。

    而那名操作车顶机枪的机枪手,也会配备加厚款的特制钢盔和防弹钢板胸甲。这样就能省掉给机枪本身加防弹护盾和加强枪架的麻烦了。

    那顶新的定制钢盔,结构造型和M15跟钢盔差不多(也就是地球上的M56头盔),但厚度更厚,包覆面积也更大,跟吃鸡游戏里的三级头差不多厚了。给普通步兵佩戴会显得过于笨拙,但坦克手戴就无所谓了。

    另一款重型的火炮坦克,也是16倍径57毫米主炮一门、一挺前向机枪、一挺车顶机枪,战斗全重10吨。

    车顶机枪同样是临时加装的,其他配置也都跟7吨型机枪坦克一样。

    抚摸着冰冷的坦克钢板,鲁路修心中也升起一股穿越感,他内心默默感慨了一会儿,就吩咐隆美尔立刻组织全师的装甲兵立刻抓紧训练、熟悉新装备。

    所有的装甲兵都是已经开过好几个月装甲车的,已经有相当的装甲作战经验。现在无非是临阵换装,从装甲车换成坦克,稍微有几天时间,应该也就能熟悉驾驶了。

    “11月12号我们就要发起总攻了,给你4天时间,让那几百个驾驶员和车长都尽快熟悉新装备。”

    鲁路修直接把任务丢给隆美尔,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89/111109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