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81章 八号风球(日万第三更!大佬们!求月

第81章 八号风球(日万第三更!大佬们!求月


陈秉文心情愉快地回到伟业大厦顶层总裁办公室。

    他刚在办公桌后坐下,桌上的电话便急促地响起。

    “陈生,是我,方文山。”

    电话那头方文山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伦敦罗伯特律师那边,刚传回一个重要情报。”

    陈秉文放松地靠向高背椅,说道:“方先生,你说。”

    方文山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最近两周,包括太古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国际、雀巢集团、日本三得利的法务部门,通过不同渠道,委托了专业的知识产权调查机构,对您的三十个瓶盖专利在全球的布局,进行了非常深入、全面的检索和分析。”

    陈秉文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减退,反而加深了些许。

    他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消息,语气轻松地说道:

    “哦?都来了。

    动作比我想象的还快一点。

    看来我们的小瓶盖,戳到不少人的痛处了。”

    方文山加快语速说道:“罗伯特分析,这些巨头绝非仅仅出于好奇。

    他们是在评估风险,寻找可能的突破口。

    尤其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他们的玻璃瓶装产品线庞大,开盖体验一直不好。

    我们的专利矩阵,对他们而言,要么是必须跨过的门槛,要么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罗伯特说我们的专利壁垒构筑得非常坚固,尤其是在核心的菱形凸纹结构、排布密度与摩擦力学优化结合这几个核心权利要求上,几乎无懈可击。

    想要实质性规避或无效掉,难度极大,成本极高,周期漫长。”

    陈秉文听着,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方先生,你刚才说几乎无懈可击?”

    “是的,陈生!在当前的技术路径下,想要实质性绕开这个由三十项专利组成的铜墙铁壁,几乎没有可行性。”

    方文山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道,“巨头们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动真格?”陈秉文轻笑一声,“他们当然要动真格。

    这瓶盖,看着不起眼,却是卡在他们喉咙里的一根刺。

    可口可乐怕百事抢先,百事怕可口可乐垄断,

    雀巢、三得利这些玩家也怕被巨头甩开都想摸清底细,看看能不能拔掉这根刺,或者.能不能把这根刺变成自己的矛。”

    “方先生,”陈秉文从容的说道,“告诉罗伯特,我们不主动挑事,也不怕事,让他们查,让他们分析。

    有什么消息请他及时通知我们。

    重点不是这些公司查不查,而是他们查完之后,会做什么。”

    陈秉文镇定从容的声音,让方文山心中的紧张感瞬间消散:“明白,陈生,我立刻转告罗伯特。”

    小小的饮料瓶盖看起来不起眼,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玻璃瓶装饮料,尤其是汽水、啤酒的开盖体验差,是困扰行业几十年的顽疾。

    滑手、费力、甚至需要工具,不仅影响消费便利性,更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陈记的菱形防滑设计,完美解决了这个痛点,带来了颠覆性的用户体验提升。

    对于巨头而言,谁能率先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品牌好感度和差异化优势。

    反之,如果竞争对手解决了而自己没解决,就会在用户体验上落后一大截。

    陈秉文布局的三十项全球专利,构筑的并非仅仅是一个防御性的壁垒,更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商业平台。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三得利任何想要使用这种菱形防滑瓶盖技术的饮料公司,都必须向陈记支付专利授权费。

    这笔费用可以按瓶收取,也可以是一次性的大额授权。

    想象一下全球每年数以百亿计的玻璃瓶装饮料销量,即使每瓶只收取几分钱,累积起来也是天文数字的利润。

    如果不以收钱为目的,这些瓶盖可以成为陈记与这些国际巨头进行更深度战略合作的敲门砖。

    陈记可以用专利授权换取巨头在特定市场的渠道资源、联合营销推广、甚至技术共享。

    可口可乐怕百事抢先。

    百事怕可口可乐垄断。

    陈记完全可以利用这种竞争关系,在谈判桌上获取最大利益。

    而陈记自己的产品,使用这些专利技术,本身就是产品的一大卖点。

    专利壁垒确保了陈记产品在开盖体验上的独特优势,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如果更进一步,陈记瓶盖专利被广泛采用,甚至成为行业事实上的标准,那么陈记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专利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可口可乐怕百事抢先,百事怕可口可乐垄断.”

    陈秉文回味着方文山的话,不自觉的笑了。

    巨头们紧张、观望、互相提防,恰恰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这证明了他的专利壁垒打中了要害,也意味着巨大的议价空间和战略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中。

    他不需要主动出击,只需要稳步推进自己的核心计划。

    让周志远尽快拿出完美的功能饮料配方。

    伟业大厦顶层总裁办公室的宁静,被窗外呼啸的风声打破。

    维多利亚港的天空阴沉如铅,狂风卷着骤雨抽打着窗户玻璃,发出沉闷的噼啪声。

    港岛天文台的八号风球信号高悬,港口作业早已停止,海面上波涛汹涌,货轮在锚地随浪起伏。

    陈秉文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风雨飘摇的景象眉头微蹙。

    刚刚,南华贸易的林文雄打来电话,新加坡同样在这场台风的波及范围。

    “陈生.十万瓶糖水.货轮只能停在锚地避风这鬼天气!

    分销商催货催得紧,好几个超市的冷藏柜都空了!

    可这台风唉,只能等了!”

    林文雄的声音透过越洋电话线传来,背景里似乎还有隐约的风雨声。

    陈秉文理解林文雄的急迫。

    新加坡市场刚被引爆,正是乘胜追击、巩固份额的关键时刻。

    然而,一场不期而至的台风,让一切按下了暂停键。

    “林老板,安全第一。

    台风属于不可抗力,分销商那边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只要天气好转,货轮会立刻启运。”

    陈秉文声音沉稳的安抚着电话那头焦躁的林文雄。

    挂断电话后,陈秉文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林文雄的无奈,他感同身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年5月到11月,港岛乃至整个东南亚都笼罩在台风的阴影下。

    狂风、暴雨、港口封闭、航运中断.这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如同悬在陈记瓶装糖水供应链上的一把利剑。

    瓶装糖水

    陈秉文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一角摆放的几瓶陈记糖水样品上。

    晶莹剔透的玻璃瓶,醒目的“陳記”Logo。

    它们代表了陈记从深水埗糖水铺走向工业化、品牌化的成功,是过去几个月攻城略地的利器。

    然而,此时此刻,看着窗外肆虐的风雨,陈秉文再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瓶装糖水在形态和渠道上的天然瓶颈。

    玻璃瓶易碎,重量大,运输成本高,对仓储和物流条件要求苛刻。

    一场台风,就能轻易切断供应链,让市场陷入断货危机。

    瓶装糖水主打即饮、冰镇,场景集中在便利店、超市冷柜、士多店冰柜。

    虽然方便,但受限于“冷”和“即饮”,难以拓展到更广泛的场景。

    到了冬季,人们需要喝热糖水的时候,瓶装糖水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

    玻璃瓶、瓶盖、冷链运输、仓储.每一个环节都推高了最终成本,限制了价格下探的空间和利润率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陈记的发展壮大,市场版图从港岛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甚至未来更广阔的区域。

    瓶装糖水的这些瓶颈,如同无形的天花板,越来越清晰地横亘在陈记的扩张路径上。

    单靠瓶装糖水,陈记的规模和影响力,终究会遇到难以突破的边界。

    台风季的物流中断,只是将这层无形的天花板,用最粗暴的方式砸在了陈秉文面前。

    “天花板”陈秉文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窗外,八号风球带来的狂风骤雨正猛烈地抽打着玻璃幕墙,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

    维多利亚港的海面波涛汹涌,远处锚地里的货轮在浪涛中起伏不定,其中一艘,正装载着十万瓶本应驶向新加坡、填补市场空白的陈记瓶装糖水。

    风雨声更大了。

    虽然有功能饮料托底,但功能饮料同样需要冷链运输,同样受制于季节和物流的桎梏。

    它解决了口味和功能性的问题,却未能突破形态和渠道的根本性瓶颈。

    “形态.渠道”陈秉文的目光穿透窗外的风雨,转回到办公桌上那份凌佩仪刚刚提交的东南亚市场消费者习惯调研报告。

    “.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消费者对热饮,特别是带有奶香和茶香的即饮热饮,存在广泛且稳定的需求,尤其在办公场所、学校和凉爽季节”

    热饮奶香茶香即饮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一个曾经风靡全球、年销量以十亿杯计、包装杯连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的“怪物”形象,清晰地浮现出来,纸杯装奶茶!

    1978年的港岛,乃至整个亚洲,奶茶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港式丝袜奶茶、南洋拉茶.都是街头巷尾的日常饮品。

    然而,此时的奶茶,要么是街边摊档现调现卖,要么是茶餐厅堂食,方便携带、随时随地可享用的工业化、标准化、即冲即饮的杯装奶茶,几乎是一片空白!

    机会!

    巨大的机会!

    这不仅仅是新产品,更是突破瓶装糖水天花板、开辟全新战场的战略级武器!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83/111110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