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91章 亮相(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91章 亮相(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六月九日,星期五。

    上午九点四十分,文华东方酒店的大会议室外已是人影攒动。

    陈秉文带着秘书阿丽提前二十分钟抵达,扫了一眼会场门口悬挂的“华润天水围项目开发筹备会”的横幅,神色平静地走了进去。

    会议室很大,能容纳近百人。

    此刻已经来了不少代表,三三两两地站着寒暄。

    陈秉文注意到,由于天水围项目体量庞大,牵扯甚广,今天到场的不只是华润、长实等联合开发公司的股东,还有汇丰、渣打等多家银行的代表,以及一些相关行业的头面人物。

    场面比预想的还要大一些。

    华润总经理张建华正与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交谈,看到陈秉文进来,立刻笑着招手。

    “陈生,这边!”

    陈秉文对阿丽低声交代了一句,便从容地走了过去。

    张建华热情地迎上两步,拉着他的手臂,然后转向那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介绍道,“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新华社港岛分社的王匡社长。

    王社长,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陈记食品的陈秉文,陈先生。”

    王匡社长脸上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主动伸出手:“陈先生,久仰大名啊!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青年俊杰,一表人才。

    你在港岛商界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是我们华人青年的杰出代表。”

    他的态度十分热情,一点看不出有直达天听的能量。

    陈秉文倒没有因为王匡的话感到飘飘然。

    他深知,这个时期,像他这样有实力、又与内地关系良好的港商,正是需要积极团结的对象。

    “王社长您过奖了。”陈秉文与他用力一握,谦逊地笑了笑,“只是赶上好时代,做了点小生意,当不起如此赞誉。”

    王匡笑着握住陈秉文的手,仔细打量了他一下,颇为赞赏:“陈先生,张总多次提起你,说你对天水围的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思路清晰,很有见地。

    原本我还有些持怀疑态度,今天见到本人,我倒是信了七八分。”

    陈秉文正要谦逊回应,却被会议室门口传来一阵轻微骚动打断。

    只见一个身形高大的外国人在几个华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穿着剪裁精致的英式西装,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气场强大,刚一出现就成为全场焦点。

    张建华见状,对王匡和陈秉文示意了一下,转身迎了过去。

    “沈弼爵士,欢迎欢迎!感谢您拨冗出席。”

    “张总客气了,华润的大项目,汇丰自然要关注和支持的。”

    沈弼微笑着与张建华握手。

    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沈弼满脸堆笑在张建华的陪同下走向王匡,同时用流利的中文寒暄道:“王社长,好久不见。”

    “沈弼先生,你好。”王匡笑着与他握手。

    沈弼与王匡握手时,目光自然地转向一旁的陈秉文。

    张建华立刻会意,笑着介绍:“沈弼爵士,这位是陈记食品的陈秉文先生,我们天水围项目的特别顾问。陈生年轻有为,思路很独到。”

    陈秉文上前一小步,不卑不亢地伸出手,说道:“沈弼爵士,久仰。”

    沈弼与他握了握手,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道:“陈先生,我听说过你。

    收购屈臣氏,动作很快。”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赏还是陈述事实。

    “市场给了机会,我们只是顺势而为。”陈秉文淡淡一笑回应道。

    这时,又有一批人抵达会场。

    长江实业的李家成带着秘书洪小莲也走了进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与沈弼、王匡交谈的陈秉文,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他显然没料到陈秉文会出现在这个级别的会议上,并且似乎还与沈弼、王匡相谈甚欢。

    李家成迅速调整好表情,脸上挂起惯有的谦和笑容,先与相熟的几位参会代表打了招呼,然后才朝张建华他们这边走来。

    “张总,王社长,沈弼爵士。”李家成逐一打招呼,最后目光才落到陈秉文身上,笑容不变:“陈生,这么巧,你也来了。”

    “李生。”陈秉文微微一笑着点头回应。

    张建华笑着解释道:“李生,陈生现在是我们天水围项目开发筹备小组的特别顾问,在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上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

    李家成恍然,脸上的笑容更盛,意味深长的说道:“原来如此!

    陈生果然眼光独到,布局深远,佩服佩服。”

    他这话听起来是恭维,实则暗指陈秉文四处插手。

    陈秉文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淡然道:“李生过奖了,只是尽点绵薄之力,向各位前辈学习。”

    沈弼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人暗藏机锋的对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之前更多关注的是李家成,认为他是接手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

    但此刻,陈秉文的出现,以及他与华润、新华社的密切关系,让他意识到,港岛华商的格局或许正在悄然变化。

    会议正式开始。

    张建华作为主持,首先介绍了天水围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调整后的“滚动开发”新策略,重点强调了打造核心示范区和资金闭环的重要性。

    随后,各方代表依次发言,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天水围项目的总体规划、资金安排和开发时序上。

    轮到陈秉文以顾问身份发言时,他言简意赅,重点谈了“市场信心”和“现金流”的关键作用。

    “示范区的成败,首在信心。必须让市民和投资者看到实实在在、生活便利、品质有保障的新区雏形,而不是停留在图纸上的宏伟蓝图。

    有了信心,预售回款才能顺利,才能支撑后续的滚动开发。

    华润的信用和实力是基础,但具体的执行和细节的把握,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严格的成本控制。”

    他的发言务实具体,直指要害,引得参会的代表频频点头。

    沈弼听得颇为专注,偶尔还会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两笔。

    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并非凭关系上位,确实有清晰的商业逻辑和实操思路。

    李家成坐在一旁,面色平静,但内心波澜暗涌。

    陈秉文每说一点,他都能感觉到对方在项目中的影响力在增加,这对他未来可能想获取项目主导权的计划无形中设置了障碍。

    茶歇期间,众人自由交流。沈弼端着一杯咖啡,看似随意地走到陈秉文身边。

    “陈生,刚才听你发言,对地产开发也很精通?”沈弼试探性地问道。

    “不敢说精通,”陈秉文谦逊一笑,“只是做企业久了,知道现金流和市场需求是关键。

    任何项目最终都要经得起市场检验。

    华润有这个实力,但更需要一个符合商业规律的操作模式。”

    “很务实的观点。”沈弼点点头,“听说糖心资本最近在资本市场也有一些动作?”

    他终于将话题引向了更感兴趣的方向。

    陈秉文心知肚明,沈弼肯定注意到了糖心资本在青州英坭的动静。

    他坦然回答道:“是做一些财务投资和资产配置。

    港岛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认为一些拥有优质土地资源或独特优势的公司,长期来看很有价值。”

    他没有具体点明,但“优质土地资源”这个词,让沈弼产生了非常丰富的联想。

    沈弼微微一笑,不再深问,转而聊起了港岛的整体经济趋势,两人交谈了十来分钟,气氛融洽。

    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李家成看在眼里。

    他看到沈弼与陈秉文相谈甚欢,心中那股不安和竞争感愈发强烈。

    他原本以为和陈秉文的竞争主要局限在青州英坭,现在看来,对方似乎在有意识地拓宽战场。

    他必须加快和沈弼的沟通步伐了。

    会议结束后,张建华、王匡、沈弼等人先行离去。

    陈秉文带着秘书阿丽也准备离开。

    这时,李家成走了过来,脸上依旧是那副和煦的笑容,意有所指道:“陈生,今天表现很精彩啊。

    没想到你对天水围项目也这么上心。”

    “李生说笑了,只是帮忙出出主意。”陈秉文同样阴阳道:“倒是李生你,长实业务众多,还能对天水围如此投入,才是真正令人佩服。”

    两人握手告别,目光交汇,似乎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竞争。

    “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合作。”李家成说道。

    “一定有机会的。”陈秉文微笑回应。

    离开酒店,坐进车里,陈秉文微微松了口气。

    今天这场会议,目的基本达到。

    不仅在沈弼那里挂上了号,初步建立了一个有实力、有思路的年轻商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似乎给李家成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回公司。”他对赵刚吩咐道。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谨慎地布局了。

    和沈弼的第一次非正式接触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李嘉诚的根基和与汇丰的渊源,不是他一次表现就能轻易撼动的。

    他需要更实质的筹码和更快的行动。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83/111109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