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拭目以待
这天,市里组织了一个“军需食品生产准备情况汇报会”,相关厂家都要参加。顾耀赫和孙厂长代表顾氏食品厂出席。
会议上,高卫东果然表现活跃,他的为民食品厂准备充分,汇报材料做得花团锦簇,吹嘘他们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话里话外暗示顾氏食品厂刚刚出过质量问题,难以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
顾耀赫不动声色,轮到他们汇报时,孙厂长扎实地介绍了整改措施和技术准备,顾耀赫则重点强调了厂里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主持会议的市领导点头表示认可。
散会后,高卫东故意凑到顾耀赫身边,皮笑肉不笑地说:“顾团长,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听说你们厂最近风风火火?不过嘛,这军需生产可不是光有干劲就行的,还得靠实力和经验。”
“我们为民厂可是老牌国企,底子厚,关系广,某些方面,呵呵,你们比不了的。”
顾耀赫淡淡一笑,目光锐利地看着他,“高厂长,实力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质量才是军需产品的生命线,至于关系,我们靠的是过硬的产品和对部队战友的责任心,不走歪门邪道。”
他意有所指。
高卫东脸色变了几变,干笑两声,“那就拭目以待吧!”说完,悻悻然地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顾耀赫对孙厂长低声道:“看来,他们快要图穷匕见了,回去后,各个环节要再检查一遍,特别是最后的产品送检和交付环节,我担心他们会在这里做文章。”
孙厂长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顾耀赫知道,高卫东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绝不会让他们轻易完成任务。一场围绕军需订单,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然打响。
而顾家小院和食品厂,再次成为了风暴眼。
食品厂的机器日夜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新研发的酱料和罐头特有的香气。
沈妙音和顾敏瑜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和试制车间,眼睛熬得通红,记录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
张国强像一尊门神,守在核心仓库外,对每一笔进出料都核对着沈妙音亲笔签字的单据,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高卫东的阴招并未停止。就在第一批样品即将送检的前两天,负责封装新罐头的生产线突然出了故障,关键部件“意外”损坏,备用件却怎么也找不到。
老师傅检查后,面色凝重地告诉沈妙音,“沈科长,这不像自然磨损,倒像是……人为破坏。”
沈妙音心里一沉,立刻报告给顾耀赫和孙厂长。
“又是他!”孙厂长气得一拍桌子。
顾耀赫眼神冰冷,“看来,他是铁了心要让我们交不出样品。立刻从兄弟厂紧急调拨配件,不惜代价,必须在送检前修复生产线!”
“妙音,样品检测不能等,先用实验室的小型设备手工封装足够送检的样品,确保准时送达!”
“明白!”沈妙音立刻行动,带领技术骨干连夜手工灌装。封口,贴标,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的沈妙音亲自将封装好的样品箱送到市质检所和部队后勤部指定的检测机构。
高卫东的人也“恰好”在同一时间送来为民食品厂的样品,双方在质检所门口打了个照面。
高卫东派来的代表脸上带着假笑,眼神却不住地往顾氏食品厂的样品箱上瞟。
沈妙音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将样品郑重交付。她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开始。
等待结果的日子格外煎熬。
厂里生产线的故障在顾耀赫的协调下很快排除了,大规模生产得以继续,但所有人的心都悬着。高卫东绝不会只在生产环节动手脚。
果然,几天后,一个流言开始在负责验收的部队人员中小范围传播,顾氏食品厂为了赶工期,用了次品原料,他们的新产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达不到军需标准。
这流言阴险而致命,直接动摇了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根本信任。
顾耀赫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在部队内部也有可靠的关系,没有慌乱,反而冷笑一声,“终于来了,还是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他立刻采取了三步行动,让孙厂长以厂党支部的名义,向部队后勤部和王副部长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质量保证承诺书》和完整的《原料溯源记录》,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再通过陈景明工程师,请动了省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食品工业老专家,愿意为顾氏食品厂的新产品做独立评估背书,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让沈妙音准备一场特殊的“现场品鉴会”。
“品鉴会?”沈妙音有些疑惑。
“对。”
顾耀赫目光锐利,“就在咱们厂里办,不只要请后勤部的领导,还要请几位一线部队的司务长和战士代表,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的生产线,亲口尝尝我们的产品,是高是低,是好是孬,让真正使用的人来评判!看他高卫东的谣言还怎么传!”
这个提议大胆而有效,立刻得到了王副部长的支持。
品鉴会当天,顾氏食品厂打扫得干干净净,生产线井然有序。
高卫东也闻风而来,假惺惺地说是来“学习观摩”,实则想看笑话。
沈妙音作为主讲人,沉着冷静地介绍新产品的研发过程、技术特点、营养指标。
她甚至当场拆开一罐蔬菜罐头,和一包压缩干粮,请各位代表品尝。
一位来自边防部队的黑脸司务长拿起压缩干粮,仔细看了看,又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仔细咀嚼,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嗯,口感扎实,咸淡合适,有嚼劲又不硌牙,还带着一股葱油香!比我们现在配发的好吃多了!”
其他战士代表也纷纷点头,对蔬菜罐头的色泽和风味赞不绝口。
那位老专家在品尝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用料扎实,工艺先进,风味和营养保留都很出色,完全符合甚至超过了野战食品的要求!”
王副部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79/111110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