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心声泄露不自知,全家靠我吃瓜保命 > 第164章 追随内心

第164章 追随内心


张国强和顾敏芝夫妇自然是站在好兄弟赵向阳这边。

“向阳对敏瑜是真心实意,这么多年我们都看在眼里,那个苏工好是好,但总感觉隔着点什么。”

张国强憨厚地表达支持。

顾耀赫和远在特区的沈妙音则持更开放的态度。

顾耀赫心疼妹妹,对这件事也格外重视,“敏瑜,感情的事,哥不干涉,苏工有才华,向阳重情义,都是好同志。”

“”你要想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更广阔天地的事业追求,还是扎根故土的安稳幸福,最重要的是人品和真心。”

沈妙音知道这件事,也在电话里也叮嘱,“瑜丫,别急着做决定,多接触,多了解,看看谁更能理解和支持你的事业,谁能在你遇到困难时与你共同面对。”

而暗处的赵庆国,似乎也嗅到了什么。

他或许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开始有意无意地在一些场合称赞苏逸辰的“远大前程”,暗示顾敏瑜若能和他结合,对个人发展和家族声誉都有好处,试图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顾敏瑜变得更加沉默,她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厘清自己的内心。

她依然认真工作,但闲暇时,会一个人走到厂区后面的小山坡上,看着夕阳下的厂房和远处的顾家小院,静静思考。

苏逸辰的温文尔雅和赵向阳的质朴热烈,像两股暖流在她心中碰撞。

她知道,这个选择不仅关乎爱情,更关乎她未来的人生轨迹。

是走向充满未知但也可能更精彩的广阔天地,还是留守这份温暖踏实的事业与家园。

就在顾敏瑜徘徊不定的当口,厂里一套关键进口设备突然出了严重故障,生产线瞬间瘫痪。

作为技术骨干,顾敏瑜第一时间被叫到现场。苏逸辰也闻讯赶来,他翻阅着外文图纸,眉头紧锁,指出问题可能出在核心控制系统,但精密部件国内无法修复,必须紧急联系国外厂家,停产期至少一个月。

这个结论让厂长急得团团转。

消息传到赵向阳耳中,他扔下手里的活儿就冲进了厂。

他绕着设备转了几圈,听着工程师们争论,却插不上话。

顾敏瑜正按照苏逸辰的建议,尝试与国外厂家取得联系,可过程繁琐,时差和语言都是障碍。

赵向阳沉默地看了一会儿,突然转身走了。

深夜,顾敏瑜还在办公室焦头烂额,赵向阳却带着一个满手油污,不爱说话的老师傅来了。

“这位是冯师傅,以前在国营大厂修过各种稀奇古怪的进口设备,让他试试。”

听着他的话,顾敏瑜将信将疑,可看着赵向阳笃定的眼神,以及停产带来的巨大压力,她决定冒险一试。

冯师傅不打图纸,只凭一把改锥,一个万用表和耳朵贴近机器细听。

苏逸辰得知后,委婉地向顾敏瑜表示这太不科学,担心乱动会加剧损坏。

赵向阳却一言不发,给冯师傅打着下手,递工具,擦汗。

整整两天两夜,冯师傅饿了啃馒头,困了在长凳上眯一会儿,赵向阳就一直在旁边守着。

顾敏瑜送饭过来,看到赵向阳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和沾染油污的侧脸,心头被重重撞一下。

第三天凌晨,就在所有人都几乎绝望时,机器突然发出正常的轰鸣声,冯师傅凭着经验,绕过复杂的控制系统,直接修复一处被所有人忽略的机械传动故障。

生产线恢复了!

全厂欢呼雀跃。

苏逸辰惊讶之余,由衷敬佩冯师傅的技艺,也严谨地提醒顾敏瑜,这只是临时方案,长远仍需按规程彻底检修。

他立刻着手撰写详细的技术报告。

赵向阳在众人围拢过来时,却悄悄退到角落,靠着墙累得睡着。

顾敏瑜看着瞬间解决问题的,沉睡的他,又看看正在严谨规划未来的苏逸辰,心中那个摇摆不定的天平,有了清晰的方向。

她走过去,轻轻将自己的外套披在赵向阳身上。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刚刚抬起头的苏逸辰看在眼里。

他怔了一下,随即推了推眼镜,默默收起刚刚写了几行的报告草稿。

与此同时,赵庆国控制的“联合体”凭借低价策略,抢走了食品厂在邻省的一个重要客户。

这边,厂里有流言传出说顾敏瑜在设备维修中“独断专行”,启用非专业师傅是“冒险行为”。

这流言来得蹊跷,顾耀赫怀疑是赵庆国在背后捣鬼,目的可能是搅乱厂里人心,甚至针对顾敏瑜。

顾敏瑜没有理会流言,她根据这次设备故障的经验,牵头制定了更完善的应急预案。

赵向阳则更加细心地守护着厂区和顾家人。

一天,顾昌顺突然慌慌张地跑来顾家,说有人找到他,许以重金,想打听食品厂新生产线的布局图。顾耀赫立刻警觉,让张国强暗中调查,发现接触顾昌顺的人与赵庆国有关。

看来,赵庆国贼心不死,手段愈发下作。

顾耀赫决定布个局,让顾昌顺假意答应对方,引蛇出洞。

就在顾家紧锣密鼓准备应对赵庆国时,顾敏瑜找到哥哥和嫂子,坚定地说,“我考虑清楚了,我选向阳,我的人生根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把厂子,把这个家守护好,就是我最想要的未来。”

顾耀赫和沈妙音相视一笑,尊重妹妹的选择。

他们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有风浪,但只要家人齐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食品厂新生产线项目启动后,从省城来的女工程师秦雪梅以其专业能力和飒爽作风,很快成为项目组的核心人物。

她与顾耀赫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在生产线规划图的铺陈前。

那天下午,阳光透过厂长办公室的窗户,在铺满图纸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耀赫俯身研究传送带的布局,眉头微蹙。

秦雪梅敲门进来,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走到桌旁。

“顾团长,关于这个节点,我认为原方案有优化空间。”

她伸出食指,点在图纸一处,指尖干净修长,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

声音清晰而肯定,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度。

顾耀赫抬头,第一次近距离看清这位女工程师。

她确实年轻,但眼神里的沉稳和自信,让她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他注意到她微微抿起的嘴唇,和专注时鼻梁上那道浅浅的皱痕。

“秦工请讲。”顾耀赫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放回图纸。

秦雪梅条分缕析地阐述她的改进方案,语速不快,但逻辑严密。

讲解时,她会偶尔侧头看向顾耀赫,眼神交汇的瞬间,她并不闪躲,反而会微微挑眉,似乎在询问“这样理解对吗?”或者“您觉得呢?”这种直接而平等的交流方式,让顾耀赫感觉很舒服,是纯粹的高手之间的技术切磋。

然而,几次接触后,顾耀赫察觉到一丝微妙的不同,故而也刻意与秦雪梅保持疏远的距离和界限。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79/111109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