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129章 可为

第129章 可为


陛下为了尊儒做了很多努力,两度尝试,甚至险失帝位。

    但是,陛下始终未将大量的儒生扶上高位,所谓的提携奖掖,停留在口号之上。

    自陛下登极以来,全朝已有七十七位公卿,仅有六人被称为儒生,而且这六人中,主父偃、公孙弘只为治《春秋》的儒生,实际的政治立场却和儒家大相径庭。

    大汉建国八十载,一直是道心、法骨,儒,不过是层皮而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都是陛下为了稳固皇权的手段。

    陛下希望儒家能从《春秋》里找到依据,希望借天意来神化皇帝的正统性,但不希望皇权被约束,更对经学家的治国理念,法先王,施德教兴趣缺缺。

    陛下对于武功盛德的渴望,使得怹某种程度上以功利主义为先,怹的雄心和能力也不允许自己被某一人、某一学说彻底牵绊住。

    怹只愿意相信那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效果,能让天下人崇拜怹、记住怹的主张,而阻碍这一切的注定将被摒弃。

    是以,太子储君都不让怹满意。

    儒家的符瑞说和大一统理论,陛下欣然拿来为我所用,而不与民争利等观念,陛下总是表现这不存在,至于灾异说,陛下虽然关心,但从来不以为其咎在己。

    从始至终,陛下都认为自己那一套急功近利、实用至上的治国之术,能带领大汉走向太平盛世。

    在陛下的眼中,儒家只是工具。

    贤时便用,不贤则弃。

    哪有什么在乎的呢?

    董仲舒的“稍加尊重,委以重任”,让刘彻有了短暂的尴尬,旋即便消失不见,“此等小事,朕都依你,不过博士担此重任,不知所用些何人啊?”

    “臣单骑即可。”

    董仲舒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在南阳多日,所有人逐渐了解此地群盗故事,梅免、白政在此作乱已有十余年,历任郡太守、都尉都无法镇压下去。

    这与太守、都尉的能力无干,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之下,杀人的速度赶不上流民盗贼滋生的速度,换作谁来也不行。

    本以为董仲舒毛遂自荐招安群盗,会请期门郎、南阳郡兵齐出威慑,不成想凭一人一剑荡平群盗?

    吾丘寿王的脸上露出急切之意,其他人则充满玩味,这是去送死?

    刘彻却不给反悔的机会,便道:“既然博士如此说,那朕就依博士,朕乏了,博士就请自去吧!”

    龙目微阖,刘彻很是清楚,不论朝中的帝党如何努力,那不孝的太子储君都不可能让南巡队伍撤回关中,如果不解决南阳盗情,那篇上下求索的心得体会都没办法写。

    以梅免、白政的势力,如果不求朝廷派遣大军前来,就这一千多期门郎和几千南阳郡兵想突入山林,捣碎贼巢,根本不可能。

    事已至此,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董仲舒愿意去就去,事成,皆大欢喜,天下人也能看到皇帝的龙威依然存在,震慑朝野上下的有心之人,事不成,左右董仲舒一条人命,没什么在乎的。

    陛下似乎睡着了。

    围绕在龙床旁边的众人默然退下。

    从南阳郡都尉王温舒手中取得贼巢的大致位置后,董仲舒就准备动身。

    吾丘寿王相送。

    “老师,使得吗?”

    “子赣,为了儒家,使得!”

    董仲舒坚定道。

    上君明确地不支持儒家,甚而是排斥儒生,如果天下交到上君的手上,上君有意打压,百家群起而攻之,儒家就可能要消亡了。

    儒家必须支持看似支持儒家的陛下。

    而陛下生出了“退”意,这是儒家不能接受的,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为了提振陛下的雄心,唯有招安南阳群盗,解决民乱。

    “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吾丘寿王无奈道。

    民乱已经十多年了,梅免、白政的势力和经验都很丰富,老师既没有兵,又没有资源,凭什么说降他们?

    再加上时间也不多,南巡队伍和南阳郡盗缠斗的事,现在恐怕传遍朝野了,再僵持下去,弄得满城风雨,世人皆知,陛下的能力、圣名就要饱受质疑了。

    所以,老师面对的情况,是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作为世间顶级智者,吾丘寿王不明白老师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董仲舒望着门生,缓缓说道:“最高的斗争艺术,是通过谋略和外交手腕来完成的,我在胶西国待了三年,那残暴凶狠的胶西王都没能杀了我,这南阳郡盗还能比胶西王更残暴、更凶狠吗?”

    不论在哪个学说中,向善向美皆是人的天性,很难彻底泯灭,只是每每被欲望和仇恨灼烧、扭曲。

    然而纯正的灵魂、纤弱的生命总能唤醒这一切,虽然只在某一瞬间。

    胶西国中,胶西王刘端不是没有机会杀了他,但在关键时候,却没下的了狠手,给了他死里逃生的机会。

    南阳贼巢再凶险,也抵不过在胶西国相府,他相信自己能活着回来。

    “老师,或许上君接过大汉江山,世人会活的更好。”吾丘寿王沉吟道。

    他在中朝之中侍奉了陛下近二十年,接触过无数隐秘,尤其是宗室中人身上发生的事,简直触目惊心。

    几乎没有好玩意,或者说,都不是个玩意。

    可以说孝文帝、孝景帝、陛下、上君就是这四代宗室人中,特别是皇子中比较拟人的了。

    但他发现,随着陛下登极时间越来越久,陛下的许多举止,也逐渐不太拟人了,陛下不似孝文帝那般自律,为了自己的私欲,倾尽天下之藏在所不惜。

    别的不说,为了出仕,为了盐铁之利,商人的东郭咸阳、孔仅献上了三十万金,并保持十年如此,陛下获得金钱后是如何做的?

    为了长安能有玩乐之地,立刻就要大兴土木,修建建章、桂、北、明光四座华宫,这样的君主,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明君啊。

    董仲舒沉默不语。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45/1111102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