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绣衣
大汉外戚,又增加了。
刘据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是想靠着这样的手段彻底笼络梅免、白政,或是单纯的“饿了”,亦或是两者皆有。
“上君。”
公孙弘却有几分担忧,“陛下如此行径,是不是想从群盗中找到能与大将军、冠军侯匹敌的外戚?”
外戚的身份方方面面,大多家世清白,这是好处,也是坏处。
好处是没有什么惹是生非的能力,哪怕以后骄横跋扈,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坏处是其他能力也没有,就如陛下之前宠幸的王夫人家,陛下再怎么帮扶也没什么用,就是庸人。
而如梅免、白政这种家世不清白的,能啸聚成千上万的人,为祸南阳郡十数年,熬走了历任郡守、都尉,能力多少是有的。
根据南阳郡太守弥仆在信中所说,梅免多力,白政多智,当然,这个所谓的力,是好勇斗狠,讲江湖道义的意思,智呢,是抓乖弄俏,小聪明的意思。
如果抛开偏见,能力在庸人上。
南阳如此,楚地、齐地、燕赵之地的流寇大盗,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人天资如何,难道说陛下又有了“外戚寻才”的想法?
刘据乐了。
如卫青、霍去病这般外戚,华夏上下五千年就出了这么一对,如果父皇能从民间沧海之中再寻一对,只能说天道眷顾。
不可能的。
刘据摇摇头,示意老丞相安心,不想在父皇这旺盛的精力上多做讨论,回归正事道:“老相国,土地新政执行的如何?”
“回上君,土地禁令开放后,全国郡、县、王国、侯国的地方衙门都忙碌了起来,为踊跃的百姓择地开荒,进展顺利。”公孙弘恭声道。
禁令开放,可不是让老百姓想在哪开垦就在哪开垦,是要地方衙门组织人手,挑选合适的荒地,集中开垦,方便管理。
所有开垦的荒地都要登记造册,开垦人、垦地位置、垦地大小……详尽无比,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开垦,垦出的良田才作数,得到朝廷承认,予以赋税减免。
大汉人口不过四千万人,即便计算上世家豪族隐匿的人口,也不会超过五千万人,而大汉国土,长有数千里,宽有数千里,可以说在城池以外,遍地是荒地。
这便是传统社会的写照。
荒地开垦,某种程度上还扩展了百姓生活区域。
总之,一切顺利,而这也是很多事情刚开始时的模样。
“要小心隐田。”
刘据知道豪族贪婪的本性,登记造册的田地,仅免五年赋税,五年之后,就要正常缴纳田税了。
缴税,平民百姓或许习惯了,但豪族脑海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我的奴仆种的地,收了粮食,竟然要给朝廷分成,哪怕只是微少的一点,这怎么能行?
王法呢?律法呢?
逃避赋税。
所有豪族想都不用想都会去做。
“是,上君交代的‘丈地缩绳’、‘诡计’、‘飞洒’、‘宽绳’、‘隐田’、‘匿户’等手段,丞相府让地方官吏做了准备,势必不给豪族逃避赋税的可能。”公孙弘敬声道。
上君和几代大汉君主都不一样,很喜欢将事情做到前面,精准找到政令漏洞所在,予以弥补,不给人可乘之机,这份智慧,让他非常佩服。
“也要小心地方官吏与豪族勾结。”刘据提醒道。
千里做官只为财。
这是世间绝大多数官吏的真实想法。
一旦地方官吏和豪族勾结,蒙蔽朝廷,土地新政的作用必将大打折扣。
“官吏、豪族勾结之事,臣将之交给了兰台。”
公孙弘点点头,缓缓说道:“御史大夫张汤加重了这部分律法,同时,遵照上君的指示,增加了绣衣直指御史的人数,明暗结合,巡狩地方。”
专业人做专业事。
如果防范地方官吏、豪强勾结,张汤这种纯粹的法吏自然更加专业。
加重律法,提高地方官吏、豪强勾结后的成本,还设置了专门的巡察制度。
所有绣衣直指御史,看似属于兰台,实则并不属于,甚至不属于朝廷秩序。
这些人权力大的惊天,上可以纠察朝廷公卿,下可以审判地方官吏,且只对御史大夫的张汤负责,张汤只对上君负责。
简直是超然物外。
其实,数年之前,陛下就设立刺史制度以监察郡国,但刺史以六条问事,针对的是二千石官员本人的不法行径。
绣衣使者却能无所不纠,公孙弘直觉,这不是临时设置的特殊监察,或许会伴随朝廷很多年,乃至于与大汉相始终,成为无数汉家官吏的噩梦。
明线、暗探,令人防不胜防。
“张汤做事,寡人还是很放心的。”刘据颔首道。
纯粹的酷吏。
和秦时商鞅很像,但没有卫鞅治国、驭民的能力,只做一件事的话,是能做到完美的。
“豪族奴仆脱籍的多吗?”
“回上君,意愿很强烈,诸郡国都得到了无数请愿,有愿意在乡土开垦荒地换取脱籍的,也有愿意前往朔方等边郡开垦荒地换取脱籍的。”公孙弘述说道。
许多豪族奴仆有感家族在地方势大,想脱籍也想摆脱豪族势力范围,哪怕再困难些,也愿意前往朔方郡等地开荒。
朝廷早有安排,让地方衙门进行帮助,去到边郡开始新的生活。
“有豪族违抗政令的吗?”刘据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公孙弘想了想,“回上君,大多数豪族都不敢违抗政令,上君给出的条件,已经超过了奴仆的价格,没有豪族敢于公然违逆上君政令。”
“公然之下呢?”
“出在特殊奴仆身上,那些经过特殊练习、有着特殊能力的奴仆,价值远在两万钱或十亩良田之上,豪族不愿意放人,即使有着‘自愿之约’,一些豪族也有办法将人留下来。”公孙弘谈及了被自愿的奴仆。
那是很少一部分人,但也代表了豪族只吃好处,一点亏本的事都不做。
“三令五申,不改本性,让张汤动手吧。”
“是,上君!”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45/111110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