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嫡明 > 第202章 殿前授官,惊艳天下!

第202章 殿前授官,惊艳天下!


十二岁连中三元,不但空前,可能还是绝后。不想却出自当今万历朝!

    士人登第之荣耀,莫过于此,莫过于此啊。

    数千人都是忍不住有点恍惚,一时之间有点不敢相信。

    朱寅听到“江宁朱寅”四字,虽然心中已经准备,可那种惊喜还是给了他幸福的一刀。

    状元,是我!

    穿越者兼作弊者此时忍不住飘飘然,他深吸一口气,极力压抑自己的惊喜之色,神色仍然波澜不惊,稳得一匹。

    万众瞩目之下,就算天子也忍不住看下新科进士最前面的朱寅。

    年仅十二的朱寅,虽只舞勺之年,却如云出岫,青莲绝尘,宛如玉树独立、兰芝在庭,气质极其出众,真有魏晋风度。

    那一袭青衿芳华,竟隐隐与金紫大臣分庭抗礼。即便是他无法掩盖的稚气,也蕴藉幽玄,华光流转,仿佛仙长化身的道童,大有玄机。

    如此风姿气度,孰能孩视之?

    更难得的是,他中了状元,众目睽睽之下,却是淡定自若,荣宠不惊。不说这神童连中三元的才华,单说这份沉着冷静的心性,就已非同凡响。

    可见其虽年幼,却已能担当大事了。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不愧是能连中三元的大明神童,国朝祥瑞啊。这是天赐文运,造化所钟!

    自古神童,观朱郎可止乎!真天人也!

    霎时间,众人惊羡之余,很多人不禁心中暗叹:

    “生子当如朱稚虎!”

    “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

    “治天下者,或此人也!”

    “异数!异数!”

    也不怪众人为之惊艳,实在是朱寅太讨巧了。

    朱寅本来就颜值很高,加上年幼清稚,更是犹如仙童一般。更兼穿越者的超然气质和独特底蕴,如今又戴着连中三元的无上光环,当然是近乎完美的绝世天才。

    就是因为朱寅被群臣利用而不喜朱寅的皇帝,此时看到朱寅也没了之前的厌恶。

    刚才看皇榜,才知道自己点的状元居然就是神童朱寅。

    朱寅的策略文章实在写的太好,很多话他都很赞同,当时还以为是个饱学宿儒,及至看到皇榜,才知道那篇让他赞赏的策略,竟然出自朱寅之手!

    原来朱寅虽然年幼,竟有如此才学。今日一见,风度也如此上佳,说是大明祥瑞也不为过。

    就算群臣拿他为棋子,那也不是他的本意,自己为何要厌恶他呢?

    难道,他就不能成为常洵的老师么?

    万历想到这里,忽然又想起海瑞、田义之前的奏本,想起朱寅立过的功劳。

    自己让田义在南直隶抄家得到那么多银子,朱寅也功不可没。

    忽然又想起之前贵妃对他说,以荣昌公主下嫁朱寅之议,此时更是心动。

    于是对朱寅的恶感顿时烟消云散。甚至开始喜欢起朱寅了,却是越看越顺眼。

    十二岁连中三元,实属祥瑞,甚好!

    之前点朱寅为状元的懊恼,立刻化为乌有。

    这就是天心莫测了,因为实在喜怒无常。

    此时,随着传胪官唱喝朱寅的名字,中和韶乐的所有鼓乐,顿时奏响传胪大典正式开始的《圣安之曲》。

    北宋是东华门唱名,大明是中极殿唱名。

    三声唱名结束之后,传胪官唱喝:“朱寅上前谢恩!”

    朱寅在礼官的引导下,踩着《圣安之曲》的典雅节奏,迈着趋步,小步快走的来到丹墀之下,然后不疾不徐的跪下,伏地叩首,口中说道:

    “新科进士臣朱寅,叩谢皇帝陛下恩典!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座金台的万历皇帝微微点头,语气温和的开了尊口道:

    “这便平身吧。”

    万历俯视着朱寅,心中暗道:既然无法再以年幼为由不许长子读书,那就干脆常洛、常洵一起读书,都以朱寅为师。如此一来,群臣亦无话说吧?

    礼官唱喝道:“谢恩!起!”

    朱寅再次稽首,“遵旨!谢陛下!”

    随着朱寅谢恩礼毕,中和韶乐又演奏《安定之曲》。

    按照大明礼乐,传胪大典之时,三鼎甲传胪时先演奏《圣安之曲》,谢恩礼毕再演奏《安定之曲》,中间必须换乐的。

    朱寅站起来,拱手倒退足足五步,再躬身一揖,这才转身,这次用的不在是趋步,而是大夫的继武步,踩着《安定之曲》回到原位。

    很多朝臣都忍不住神色微喜,看向朱寅的目光如视奇货。此子入朝,陛下就不能再以年幼为借口,阻挠皇长子殿下出阁读书了。

    就是申时行等重臣,对朱寅也心生期待。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把连中三元的大明神童,当成了国本之争的自己人,当成了捍卫大明祖制,维护皇长子储位的存在。

    朝臣之中,去年点朱寅为南直解元的刘元震、王祖嫡都是又欣慰既激动。

    朱寅,你太争气了。如今你连中三元,无比荣耀,也是为我等正名啊。看以后还有谁敢说,去年应天乡试有舞弊之嫌!

    司礼监队伍之首的田义,看到朱寅这个便宜侄女婿,忽然有点泪目。

    稚虎,你终于走到这里了,远比我预料的站的更高,做的更好啊。

    从今以后,你就是大明荣耀,惊艳天下,好好做,好好做。

    一身冠带朝服的沈一贯,此时也欣慰无比。他想起前年朱寅在海瑞的官邸,小大人似的拜自己为师,不禁眼睛有点湿润。

    得良才美玉而教之,人生大乐。

    可是没想到,稚虎居然能以十二岁之稚龄,连中三元,开千古未有之事!

    这个弟子真是太为自己争脸了。将来史书上,师以徒荣也有可能。

    王世贞啊王世贞,你之前拒绝收稚虎为弟子,估计会后悔吧。

    须发皆白的海瑞,颤巍巍的站在二品文臣的行列,看着亲切熟悉的朱寅,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

    一年多没有见到朱寅,海瑞却没有一点陌生感。

    稚虎,你是个好孩子,我没有看错你。

    你要忠君爱民,公忠体国,当大明栋梁,国家干城,戒骄戒躁,做个千古名臣,不负今日荣耀啊。

    武臣班中的都督佥事兼锦衣卫同知郑国泰、锦衣卫佥事兼上林苑监正郑国瑞、新科进士郑国望等人,则都是脸色难看。

    郑氏诸贵自然知道,朱寅这个连中三元的大明神童,早就是拥护皇长子的朝臣一伙儿。

    神童一入朝,群臣再上本,朱常洛出阁读书就再也无法阻止。说不定,朱寅还会成为朱常洛的老师。

    此子必然会为朝臣所用,妨碍立常洵为太子的谋划,和郑氏只能是敌非友!

    郑国望更是忍不住捏紧一对粉拳,一双桃花眼犹如寒潭。

    羡慕、嫉妒、恼怒,犹如一条毒蛇咬噬着她的心。

    她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说起来也算天才了。

    可是和朱寅一比,她算什么?

    朱稚虎,你居然装病骗我!

    郑国望咬牙。她其实已经猜到,朱寅之前是装病。目的就是麻痹郑氏。

    自己果然被蒙骗,没有继续动手对付朱寅。

    否则的话,朱寅根本没有机会参加会试,早中了她的计策。哪里还能顺利下场?

    可恶!

    郑国望很是后悔,之前没有继续对朱寅出手。如今朱寅已经连中三元,再也没有机会动手了。

    新科进士中的郝运来,此时心中很不是滋味。

    羡慕、嫉妒、郁闷自不必说,可看到朱寅成为状元,不知为何又有点难以言喻的轻松。

    既希望朱寅倒霉,又希望朱寅强大。

    稚虎啊稚虎,你连中三元,我不服也不行,可我就是不高兴!

    难道,你一直有看不起我的凭借?

    此时,外臣藩夷队伍中,一个前来北京进贡的女真贵族,正神色惊喜的看着朱寅。

    是代表努尔哈赤来京进贡的额亦都!

    这不是我喜欢贝勒么!居然在皇宫见到了我喜欢贝勒啊。没想到我喜欢贝勒这么厉害,成为汉人中能中状元的读书人。

    额亦都汉话很差,却知道状元这两个字的分量。

    只是,朱寅没有发现额亦都。就算发现,这种场合之下也不好相见。

    等到状元传胪结束,又传胪榜眼,却是焦竑。

    朱寅心中暗笑。历史上的状元,成为榜眼了。

    榜眼传胪后,又传胪探花。探花是历史上的榜眼,吴道南。

    但是他们的体面,就不如状元了。

    传胪大典之荣耀,状元一人独占三分。

    一甲前三名传胪结束,就是二甲,然后是三甲,都是唱名之后上前谢恩。

    但是,每人只唱一次名,而且唱完之后,二甲所有人一起谢恩,三甲所有人一起谢恩。不像三鼎甲那样每人单独谢恩。

    唱名礼仪结束之后,礼部官员宣旨,正式授予朱寅等三人进士及第,陶望龄等六十七人进士出身,卫勋等两百七十七人同进士出身。

    礼部宣旨毕,就是授官了。

    三鼎甲的厉害之处,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传胪大典虽然会授官,却只授予三鼎甲官职,也就是榜下立授!

    至于二甲、三甲,不好意思,暂时并不授官。

    要么六部观政,要么参加翰林院朝考。快的要等半年,慢的要等两三年,才正式授予官职。

    哪像三鼎甲,不但榜出立即授官,而且起步就是翰林官!

    传胪官收了传胪帖子,吏部侍郎沈一贯立即出列,按照制度持笏奏道:

    “传胪已毕,吏部请旨授官一甲三名。”

    授官是吏部的事,这个环节就是沈一贯主持了。

    沈一贯继续道:“按例,状元及第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不过,吏部记载过朱寅的功劳。请旨陛下,究竟如何授官。”

    说到这里,他就不说了。

    群臣脸色顿时十分精彩。

    因为接下来,就是皇帝表示按例授官。虽然皇帝同意只是个形式,但这个形式必不可少。

    是啊,朱寅可是立功过的,在吏部是有记载的,陛下之前没有赏赐银子,说朱寅如果做官可加一级授官,这是考功司记载在案的。

    那么朱寅应该怎么授官呢?

    照常授官,那么就是致陛下食言,君无戏言啊。朝廷应该赏罚严明,岂能儿戏?何况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小声万历道:“爷爷,朱寅立过功,吏部考功司有记录。按照陛下旨意,朱寅加一级授官,该授予正六品。”

    说到这里,田义有点紧张。他担心皇帝厌恶朱寅,故意授予一般的六品官职,不授翰林官。

    田义和朱寅关系很密切,但皇帝并不知道。

    虽然是加一级,可怎么加就大有讲究了。正六品的六部主事,比翰林院修撰高一级,可前途远不如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海瑞则是一言不发。但是他决定,如果皇帝授予一般的六品官,不授翰林官,他一定会力谏。

    好在万历此时开始喜欢朱寅了,起码暂时喜欢朱寅,于是金口玉言的说道:

    “朱寅有功,应加一级授官。那就从翰林院修撰,加授为翰林院侍讲。”

    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一般翰林院修撰在积累三年资历后,才可能升为侍讲。

    可是朱寅直接就被授予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顿时,不知道多少新科进士羡慕嫉妒恨。

    不但连中三元,还加一级授官!

    郑国望和郝运来心中更是郁闷了。

    人比人,气死人!

    沈一贯立刻道:“领旨!”

    很快,早就填写好的授官诏书上,就填好了朱寅的名字和翰林侍讲的官名!

    然后,榜眼和探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和朱寅差了整整一品。

    三人授予官职之后,当即授予官服。其余进士也全部赐予官服,这就算是释褐了。

    授官结束,礼部和鸿胪寺再次宣旨,明日举办琼林宴。以内阁首辅大臣申时行主持琼林宴。

    然后,又开始给新科进士们簪花。朱寅作为状元,不仅簪花,还要戴上雉羽,十分拉风。

    至此传胪大典才算结束,众人跪拜之后依次出宫。

    可是朱寅却走御道从正门出宫。其他人只能走左右掖门出宫。

    御道只有皇帝皇后可以走,其次就是状元可以走一次。

    状元的荣耀再次展现。

    朱寅出宫之后,顺天府的官员早就在等候了。顺天府准备了伞盖、仪仗,簇拥着朱寅,骑着大红马离开午门。

    这个待遇,也只有状元有!

    随即宫中黄榜送出,张贴在长安左门,张贴三天,让百姓观看。

    不到晚上,朱寅的名字再次震撼了整个北京。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飞往全国各地!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44/111109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