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大明公主嫁给天皇,只能为妃!
日本有不少朝鲜商人,有些商人已经定居日本多年了。
平时,为了朝日贸易,征收商税,各地大名对朝鲜商人还能容忍。这些商人也经常孝敬,也算恭顺
名户屋山下,波户岬海边,这里曾经是朝鲜使臣的馆驿,如今成了处决朝鲜商人崔光世父子的刑场。
在日方的邀请下,朱寅和郑国望率领使团,来到这里观看处决“幕后主使”。
周围已经围了很多人,除了执法队、日本权贵,就连附近船上的日军水兵,也赶来观刑。
崔光世父子三人神情悲愤,脸色惨白的跪在海边的沙滩上。身后各自站着一个手持太刀的武士,也就是刽子手了。
负责刑法的目付,大声宣读秀吉亲自签发的斩绝令,公布崔氏父子刺杀明使、挑动明日两国决战的的“罪行”,鉴于事关外交大事,性质极其恶劣,即刻行刑。
斩决令念完,法螺声和手鼓声就响了起来,令人心惊胆战,仿佛地狱的催命之音。
随即,武士们用很有仪式感的动作,倒握刀柄,然后很夸张、很熟练的抽刀。
几道寒光飞起,武士们口中“哈”的一声暴喝,锋利的太刀就轻而易举的砍下崔氏父子的三颗人头。
他们的刀很快,刀术也很娴熟,被砍下的人头直接掉落,并没有滚出去。
鲜血喷泉一般飙射而出,三具失去脑袋的身体扑倒在地,身体随着鲜血的喷涌,不断颤动。
“呦西!”围观的日本武士们发出一阵豺狼般的欢呼,一个个摩拳擦掌,神色兴奋。
紧接着,又有几个武士上前,给了刽子手几个永乐通宝,就抽出太刀。
永乐通宝在日本很值钱,一贯永乐钱,居然值十两银子,等于百文永乐钱,就值一两白银。因为日本金银多。
那几个武士给了刽子手永乐钱,就猛地暴喝一声,挥刀砍向三具尸体的躯体!
“咔嚓”几声“胴の音”,三具没有首级的身体,就被腰斩。
“呦西!”几个武士很是满意,又挥刀砍掉尸体的大腿,都是一刀而断。
“斩胴后振刀甩血,不滞刀身,可证刃口锋利啊。”
“锐利犹如雷切。”
朱寅见到这一幕,心中霜意如雪。
日本此时法律松弛,司法制度非常粗暴,比平安时代退步很多。无论是审判还是执行都很野蛮,根本没有明朝完善的三法司体制。
别说大名、城主、领主有权对所谓的罪犯能一言而决,就是村长也能操作自治法庭,处决本村的“死刑犯”。
很多所谓的死刑犯定罪,完全看执法者的个人意志,大多是不经过“町奉行”审判直接处死。
或者成为让武士“试刀”的“生胴”,用来测试刀的锋利度,听取“美妙”的胴の音(刀器入肉的声音)。
别说崔氏父子这种当替罪羊的朝鲜商人了,就是很多日本町人、农民、渔民,也经常被以杀人为乐的武士很随意的当街“试刀”斩杀。
崔氏父子三人还能经过“审判”被“明正典刑”,已经算是“运气”了。
但崔家的厄运还没有结束,町奉行属下的目付,又宣布抄没崔家财产,将崔家的妻女,全部充作军姬。
宣判书中说:“让这些有罪的朝鲜女人,慰劳英勇的神国武士,征服她们的自己的家国。”
如此卑鄙阴毒的手段,在日本人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之事。
这还没完,接着又宣布所有在日本的朝鲜商人,都有奸细嫌疑。
处罚是家产没收,男子当苦役修建城堡和战船,女子全部当军姬。
涉及的在日朝鲜人,数以千计。
日本高层借朱寅被刺的机会,将日本的朝鲜商人一网打尽。
朝鲜商人们多年的积累,加起来最少上百万的财富,全部便宜了丰臣秀吉。还能给大明使团一个交代,还肃清了朝鲜人,又夺取了朝鲜商人们的船,补充了苦役和军姬。
同时,大规模的铲除朝鲜商人,也鼓舞了日军的士气。另外,还挑拨了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将朝鲜人被杀和大明使团捆绑。
猴子不愧是底层杀上来的天下人啊,这招一箭多雕,真是又狠又毒。
围观者之中,也有人是忍者,都知道崔氏父子是替死鬼。
杀完了“犯人”,浅野长政一脸认真的来到朱寅面前,说道:
“稚虎君,刺客的幕后主使已被诛杀,但难免还有其他漏网之鱼再对稚虎君不利,还请多多小心啊。”
他也担心真正的幕后主使,再次对朱寅下手。
毕竟,朱寅“是”阿市的养子,对日本很有好感。
朱寅装模作样的说道:“谢谢太阁阁下和长政公的好意。在下一定会当心的,请转达在下的谢意吧。”
等到敷衍走了浅野长政等人,朱寅发现周围很多武士,都用阴狠的目光,对使团成员时而睃巡,时而凝视。
日本为何要招待这些懦弱无能的髯虏(明人)呢?神国的粮食可是很珍贵的。
他们很想一拥而上,将这些明国人斩杀一空。可是使团如今是太阁的客人,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感知到周围日本武士饱含杀意的不善目光,朱寅、徐渭等人视若无睹,只当没有看到。
可是女真人就不同了。
努尔哈赤手下的女真人很是彪悍,向来就是凶狠的野蛮人,他们哪里受的了这个?
不少女真人都是报以凶狠的目光,犹如森林中择人而噬的野兽,对日本武士虎视眈眈。
双方对视之下,日本武士居然发现,对方似乎比他们更狠!
“八嘎!”终于有日本武士忍不住吐出国骂,手握刀柄。
女真战士的剽悍凶狠,让他们有点受伤了。
可是,他们反而不敢再放肆了。他们的目光,甚至有点躲闪,不敢和野兽般的女真战士对视。
也是啊。日本武士虽然尚武好战,性格残忍,可他们的身高实在太喜人了。
而女真战士的身高,比他们高出一大截。相比之下,日本人大多又矮又挫,而女真人高大魁梧。
双方要是单挑,所谓的神国武士,恐怕多半不是对手。若是骑射功夫,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努尔哈赤、额亦都、费扬古等人,也都露出冷笑。
他们此来日本,主要就是熟悉情况,摸日本的底。一是看日本是不是真的多金银,二是看倭人是不是很强。
结果他们发现,日本兵强不强不知道,因为没打过,可是日本人是真的矮小!
比汉人、朝鲜人都要矮一大截。
倭人的确很凶狠,从在朝鲜到处屠杀就能看出来,这些矮子很是残忍好战。
可是好战残忍,不代表战力强大。
就像一个女人,性子也可以残忍狠毒,可是她能有多大战力?
努尔哈赤自信,真要厮杀起来,他手下这一百多最精悍的建州战士,能轻易击败几倍数量的日本武士。
他身经百战,这个判断还是有的。日本武士的优势是好战尚武、灵活敏捷。可是劣势也很明显:他们身材矮小,体力不如女真人。一旦披甲,劣势更大。
如果有一万披甲的女真战士,他就能打败几万日军,大肆抢夺财物和奴隶,满载而归。
可以干一票!
就看日本是不是真的多金银了。
其实朱寅主要也是这么判断的。朱寅和徐渭之所以敢制定那个计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努尔哈赤的一百多女真狠人。
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女真兵,而是野猪皮的嫡系亲兵,精锐中的精锐,历史上的后金将领大多就在他们之中。
除了努尔哈赤本人,后金五大臣中就有三人在此:额亦都、费扬古、扈尔汉。
这三人都是著名的建州勇士,世之虎将,不比兰察差太多。
有了这一百多女真,再加自己的一百多家兵护卫,只要计划不出意外,朱寅有八成把握。
完全值得干一票!
朱寅等人刚要离开海岸,突然听到港口传来一阵欢呼,但见海上白帆如云,却是一支日军船队回来了。
不久,船队靠岸,随着日军粗暴的喝骂声,一队队的身穿朝鲜服饰的青壮男子和年轻女子,被押解下船。
原来,又一批朝鲜俘虏被押送回来了。
朱寅看到万余朝鲜人被猪羊一般押解回来,心中霜意更浓。
他很清楚此时的朝鲜有多惨烈,真就是人间地狱。
日军的所作所为,令他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熟悉屈辱感。
日军攻入朝鲜半年多以来,实行所谓的“三狩”政策,也就是“杀光、烧光、抢光”。
制造晋州大屠杀、平壤大屠杀、汉城大屠杀……
光是方广寺的“耳冢”,就埋着十几万朝鲜人的耳朵鼻子,用来彰显日军的“赫赫武功”。
还将数以万计的朝鲜女子,掳为军姬和奴隶。
还有大量工匠,也被俘虏到日本。
日军的恐怖暴行,当真是罄竹难书,丧心病狂。
保守估计,朝鲜此时最少已经损失了两百万人口。而朝鲜此时总共才八百多万人口。
朱寅想的是,如果日本成功吞并了朝鲜,再攻入大明呢?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年倭寇海盗都能荼毒沿海数省,杀戮惨重,何况日本以举国之力征明?
正想到这里,忽然一群武士狂笑着迎上前去,怪叫道:“生胴!生胴!”
说着一个个抽出太刀,猴子一般跳跃起来,照着刚刚下船的朝鲜俘虏就砍。
“噗嗤!噗嗤!”
海滩上顿时人头乱滚。
原来,它们是在“试刀”。
每年被武士用来试刀斩杀的“生胴”都是成千上万,以町人和农民为主。
武士佩刀杀人,遂为特权。也就是所谓的“苗字帯刀,切捨御免”,是有杀人执照的。
此时的日本武士,同样喜欢发起“斩人比赛”。
杀人之后,武士只需写一份届け出(书面报告)给奉行所,说出杀人理由,也就没事了。
不过,眼下倒是省却了这个步骤。因为他们用来试刀的“生胴”是朝鲜人,连本国町人、农民都不如,当然不用写报告给奉行所。
扔下一把银钱给押回俘虏的武士,他们就能尽情享受“生胴自由”了。
就连努尔哈赤等人,也都感到难以置信,觉得日本人是疯子。
这些不是俘虏吗?可以作为奴才啊,都是财富啊,怎么就这么杀了?
为什么?
朝鲜俘虏又没有反抗,都是温顺的如牛羊。既然这么听话,那就是好奴才啊,为何直接砍杀?
日本人这么喜欢杀人?
女真人和日本人不同的是,女真人喜欢奴才,一般只杀反抗者和有威胁的人。
乖乖当奴才,不会随便杀你。他们有逻辑。
倭寇杀人就不同了,他们是以杀为乐,没有那么多的理性思维。
很多女真人不知道“暴殄天物”这个词,他们只是感觉可惜了,浪费。
徐渭低声道:“当年倭寇上岸,也拿汉人试刀。倭寇占领温州时,在城头用成排的汉人试刀,人头和鲜血从城头纷纷落下,倭寇还吟诗曰‘首级落城头,血雨染瓯江’。”
“占领台州、绍兴时,杀戮极惨,尸臭熏天,掳走汉家女子万余人。”
朱寅没有说话,他神色平静的看着挥刀屠戮朝鲜人的倭寇武士,瞳孔慢慢变成铅灰色。
是该收一收利息了。
……
第三天上午,朱寅率领使团,正式入城宣布“国书”。
同时,带上了皇帝私人的国礼:八杆碧玉烟枪,两百斤顶级福寿膏。
丰臣秀吉一身盛装,召集五大老、五奉行、各大名,在本丸御殿的天守阁上,接受大明“国书”。
当然,护卫是不能进入的,只有正、副使和十几个属员才得以进入。
传承唐朝的礼乐声中,上到丰臣秀吉、下到大名家臣,全部盛装戴冠,齐聚本丸御殿。
秀吉的千成葫芦马印,高高竖立在天守阁。
秀吉此时没有用武家的趺坐,而是用公家的正坐(跪坐),端坐在台阁之上,身边众星捧月般坐着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前田利家、伊达政宗等人。
武家顶级权贵,都在这里了。
秀吉身边坐着两个手持闭合扇的女子,乃是他的侧室茶茶、甲斐姬。
此时,茶茶正以好奇而专注的目光,打量不远处蟒服梁冠、清俊出尘的朱寅。
当年秀山丸才六七岁,九年不见,她早就不记得具体模样了。可是此时,她觉得很像。
越看越肯定,朱寅就是秀山丸。
丰臣秀吉今日的气色极好。他是第二次见到朱寅,比第一次的态度大有改变。看阿市和茶茶的脸面,他当然也要友善起来。
更重要的是,他想笼络朱寅,让朱寅当明廷高层中的内应,暗中为日本效力。
却听朱寅念道:“…日朝一衣带水,教化普及,文物彬彬,皆为中华之属,绝非蛮夷之国…”
这道所谓的国书,虽然秀吉、家康等人都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却也没有发怒。
只是觉得明国看不清形式,大而无当、迂腐可笑而已。
毕竟,这道国书的语气还算客气,乃劝解退兵之意,并没有自居天朝上国,不自量力的教训日本。
所以,他们耐着性子听着,全无愠色,倒是有点轻蔑。
这什么狗屁国书,就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废话、空话。
他们哪里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国书?
若是朱寅念了真正的国书,只怕当场就有武士按捺不住的拔刀相向。
等到朱寅念完了“国书”,国书又被人呈给丰臣秀吉。
秀吉打开国书看了一遍,就兴趣缺缺的放在一边,然后说道:
“明使阁下辛苦了。既然大明皇帝送来了国书国礼,诚心和谈,那么日本也愿意和谈。停战议和,也是余愿意看到的。”
丰臣秀吉假惺惺的说道。他怎么可能真的愿意停战?
“家康,你是首席大老,就代表余,对明使说说日本的和谈条件吧。”
“哈依。”家康一鞠躬,对朱寅正色说道:
“明使阁下,太阁代表天皇陛下和日本,正式对贵国提出以下五条停战条件。”
朱寅不动声色的说道:“家康公请讲。”
德川家康咳嗽一声,手中折扇缓缓打开,神色微笑的慢慢说道:
“第一,明国嫁公主给天皇陛下为妃,必须是真公主,不可用普通宗室女冒充顶替。”
“第二,割让整个朝鲜八道给日本。明国必须承认神国对朝鲜的占领。”
…
什么?!此言一出,副使郑国望等人,都是皆为色变。
这就是日本的议和五条?
狂妄!狂妄之极!
郑国望等十几人还没有听完,就忍不住怒容满面。
只有朱寅神色不变,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
一方面是他要伪装。另一方面是他知道,历史上中日议和时,秀吉就提出了嫁公主,还是第一条。
所以他毫不意外。
而此时此刻,秀吉等大人物,正在借此机会,观察明国使臣的神色变化。
秀吉发现,副使等人都很愤怒,唯有朱寅没有怒色。
他更加肯定,朱寅心中有日本!
否则的话,朱寅此时不可能没有怒色。朱寅毕竟是个少年,哪怕再是神童,也不会有太深的城府。
这只能说明,朱寅并没有完全站在明国的立场。
朱寅听德川家康说完,眉头一皱,沉吟着说道:
“太阁殿下,嫁公主给日本国王,并非不可能。中原自古也有和亲之议。”
“只是,嫁给日本国王为妃,却是绝无可能啊,明国…大明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若是为后,天子和朝廷或许还会考虑。”
其实,他此时恨不得一脚踢死秀吉和家康。
去你玛的吧,我大明公主何等金贵?就算是万历的女儿,那也是太祖后裔,狗屁天蝗也配?
把大明公主嫁给天蝗,哪怕是为后,那也是辱没先人!
当然,朱寅还是要装出一副样子,煞有其事的讨论。
很多日本大名和武士都有点愕然。
朱寅为何不怒?涵养也太好了吧。
只有秀吉等少数人“知道”,这是因为朱寅从小在日本,是阿市的养子,吃日本人的奶水,对日本很有感情。
“正使,你…”郑国望侧目看向朱寅,“大明安能嫁公主和亲?我大明不和亲!”
朱寅脸色一沉,“副使稍安勿躁,本使是全权大使,既然有诚意,为何不能商量?陛下和朝廷,何曾说不能讨论这一条?”
家康根据秀吉的授意,貌似忠厚的笑道:“当皇后肯定是不成的,我日本国的皇后,必须出身华族。所以,大明公主嫁给天皇,只能为妃。大明公主之子,也不能当皇太子。”
朱寅说道:“这一条先不说它,可以慢慢商量。可是这第二条让贵国吞并朝鲜,大明却是万万不能答应!”
“哦?”家康笑容一敛,“朝鲜本就是神国武士们奋战得来,已是天皇海外疆土,并非大明所有,为何不能答应?”
郑国望是副使,当然也有发言资格,她忍不住说道:
“贵国这是出兵抢占大明属国,而大明王师已经出兵朝鲜,战事一起,生灵涂炭,贵国大军孤悬海外,难道就有必胜把握?”
然而正在此时,忽然一个背着靠旗的武士,举着一份公文,高声喊道:
“朝鲜捷报!朝鲜捷报!”
“明国入朝大军惨败平壤,明国大将杨绍勋被擒获!”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44/111108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