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饮马鸭绿江,挥鞭九连城!
拜见完朱寅,布寨等人又拜见大将军戚继光,尊称“戚太师”。
戚继光虽然不是太师,却已经是太保,也差不太多。
布寨等海西诸部的贝勒,对朱寅和戚继光都很是恭敬。他们的使者常年来往于北京和辽东,当然早就知道朱寅和戚继光的大名。
尤其是对朱寅,不但不敢欺其年少,还敬若神明一般。
这些女真贵族都比较信仰神灵,在他们看来,朱寅如此年少就有这等成就,前世必有来历,和其他朝廷大员是不同的。
再则,他们也想表现的比努尔哈赤更加恭顺,换取朝廷的扶持,消弭朝廷的猜忌和敌意。
此时,三万六千多明军也全部列阵,甲胄鲜明,帽缨如火,旗帜如林。骑兵、车兵、火器兵、刀盾手、长枪手、弓箭手,排列为一个个规则的军阵,不动如山,气势雄浑。
两面杏黄大纛高高飘扬,正面是玄月、红日、北斗七星。反面是醒目的大字,分别写着:
“大明兵部侍郎副都御使太子太保钦差蓟辽总督朝鲜抗倭经略使朱。”
“大明左都督太保钦差提督朝鲜抗倭军务戚。”
汉家王师的威武,彰显的淋漓尽致,散放出一股堂皇的肃杀之气。尤其明军中的火炮,黑洞洞的炮口令布寨等人心中凛然。
女真人见了明军如此气势,不禁心生敬畏。他们都知道大明兵马何止百万,误以为这种精锐还有很多。却不知这种人人有甲、粮饷充足、训练有素的明军其实不到一成。
布寨神色更加恭敬了,用汉人的拱手礼作揖道:“恭请太师示下。”
朱寅下令道:“打旗,易帜!”
“嗻!”布寨等人一起领命。
紧接着,两万海西女真大军,也打起了明军的日月大旗。加上建州,三万女真大军都归于明旗麾下。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却被朱寅硬生生的操办成了。
为了把女真人也拉上朝鲜战场,和日军硬碰硬,而不是让女真人占渔翁得利的便宜,朱寅筹划了六年时间!为此花费了数十万两银子!
女真人一旦坐上他的战车,想要下来就难了。从今以后,女真人就是他的一把刀!一只鹰!一条狗!
等到易帜完毕,朱寅温言道:“就地扎营,休整一夜,明日大早拔营。你们放心,抚顺关已经准备好了粮草,大军会在抚顺关补给一次。”
朱寅用女真语道:“勇敢而智慧的猎人,会在福缘下走在一起。同是英雄的巴图鲁,正义会让他们共同面对九个脑袋的耶鲁里。”
“扈伦山下的贝勒们,我是秉承天神阿布卡恩都里、战神撮哈占爷的意志而来,带来了神谕般的启示呵!”
布寨等人大为惊讶,想不到朱太师的女真语说的这么好,简直和土生土长的女真人没有任何区别,果然不是一般人啊。
听到这里,布寨等人心中更是敬畏,一起抚胸弯腰道:“请朱太师明示!”
朱寅神色肃穆,用手指着东方,“那里是日本国!他们的神灵是长着九个脑袋的魔王,就是耶鲁里!”
什么?以残暴、邪恶、贪婪、阴险狠毒、意图奴役众生的耶鲁里作为自己的神灵?布寨等人听到这句话,有点不敢相信。
朱寅继续道:“若非耶鲁里是他们的神灵,为何他们要征服朝鲜,攻打辽东?!他们扬言,要征服辽东,就必先征服朝鲜!现在,他们来了!”
努尔哈赤大声道:“我去过日本国!他们非常狂妄,残暴邪恶,阴险狠毒,而且的确供奉耶鲁里!他们天生就是女真人的敌人!他们狂言,辽东本来就是他们的!”
“不久前,日军还杀了几十个女真男人,将他们的首级挂在鸭绿江边的大树上,女子成为营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布寨等人都露出怒容,说道:“女真人受到战神撮哈占爷的保佑,怎么能蒙受这种羞辱!难道他们的刀锋利,我们女真人的马就不够快,弓不够强吗!”
“请太师率领我们女真人,让日本人尝尝女真勇士的愤怒,让他们一百年一千年,都不敢欺辱我们!”
一身华丽盔甲、身披锦绣大氅的朱寅越马而出,大声道:“我们这里有六万七千人!还有三千多人会来汇合!加上在朝鲜的王师,共有十几万大军!”
说到这里,他举起马鞭大喝道:“优势在我!大明必胜!”
朱寅只说己方有十几万大军,却绝口不提朝鲜的日军加伪军有二十多万之众。
诸军包括女真将士一起大喝道:“优势在我!大明必胜!”
汉军阵中,野战军医营的指挥车上,宁清尘穿着一身专门为她订做的微型盔甲,看着检阅大军的朱寅,目光璀璨。
小老虎今天好神气啊。
穿着独一无二的定制狗甲的小黑,懒洋洋的趴在宁清尘的脚下,有点无精打采。它是想盘着,可是这狗甲不好盘,只好趴的直直的。
……
第二天大早,萨尔浒的界藩城外,六万七千大军肃然而立,军阵列出数里,铺天盖地一般。
一只雄鹰从朱寅的楼车中展翅而起,“唳”的一声直插苍穹,盘旋在大军上空。这当然是朱寅的宝贝猎隼:飞虎!
紧接着,女真贵族们的海东青也纷纷放飞,努尔哈赤的海东青也不例外。
但其中最雄伟的一只鹰,就是朱寅的飞虎。果然,猎隼比海东青更强。
“唳!唳!”上空盘旋着十几只雄鹰,声震苍穹。
六七万大军,一起抬头看。
女真和蒙古大军出征时,习惯先放鹰,一是侦查周围的地形和敌军,第二也是一种祭祀仪式:让上天的使者(鹰)告诉上苍,大军要出发了。
接着,中军的几匹飞马纵出,几个传令兵手持令旗,从大军阵前跑过,一边挥动令旗,一边吹着急促的哨子。
随即,数万大军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战马的刨地和响鼻声。
然后,上面插着大纛、四马拉动的中军巢车上,朱寅和戚继光并肩扶辕而立,缓缓的从大军阵前驶过。
巢车前面是钦差仪仗、王命旗牌,两边是卫士,后面是骑马随行的李如松、努尔哈赤、布寨等人。
这就是校阅大军了。
但见汉军队列整齐划一,法度森严,甲胄齐全,若垂天之云。
女真军的队形虽然不太整齐,着甲率不高,却狂野剽悍,气势豪放,带着一股勃然肃杀之气,犹如一群凶兽。
当真是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朱寅不是第一次检阅大军了,可是此时仍然热血沸腾。
检阅队伍从军阵之西走到东,足有三里地,然后又掉头折回,来到正中搭建好的点将台上。
朱寅和戚继光走上点将台,然后面向大军。诸将包括女真贵族们,全部顶盔掼甲的列于台下,犹如排衙一般。
点将台下,早就一字摆开了四门佛郎机大炮,都是重逾千斤的重炮。这也是明军最厉害的火炮了。
之所以用这种大炮来放号炮,当然是故意在女真兵和播州兵面前示威,让他们见识一下大明的火器。
戚继光一摆手,传令兵立刻大喝道:“放号炮!”
“轰轰—”四门佛郎机重炮一起轰响,当真是地动山摇,声震长天,威势十分惊人。
女真兵们无不悚然。
这就是明军的大炮啊,好生厉害!
号炮声一停,朱寅就取出一道檄文,展开道:“奉旨——援朝卫辽抗倭檄!”
“誓师!”
将士顿时凝神静听。听不懂汉话的女真人,也都神色肃然。
朱寅念道:“寰宇定序,华夷既分。大明御极,德被八荒,礼制四方…今有东瀛僭号妄尊,聚枭獍之众,倾巢以犯朝鲜。屠戮黎庶,人神共愤…”
“朝鲜乃太祖赐封之首藩,二百载忠贞事上。今遣使匍匐哀告,朕岂忍坐视?今调集雄师三十万,敕命朱寅、戚继光…谨率三军,克期讨平…”
“…敕谕三军,膺服朕命,奋戈横戟,冒矢跃马,诛倭讨寇,剪除顽贼…”
“檄谕倭贼:日月所照,罔不大明!速释甲归降,束身待罪。若仍冥顽,拒逆王师,天兵一到玉石俱焚,勿谓言之不预…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等到朱寅念完了朝廷的檄文,诸将一起领命道:“奉诏!讨贼!”
众军一起山呼道:“奉诏讨贼!奉诏讨贼!”
接着,朱寅又请出王命旗牌、尚方剑。王旗是三角形龙纹黄旗,绣“钦命”。王牌是鎏金铜制令牌,刻“王命”。
朱寅按律申明赏罚,宣檄誓师的仪式也就完成了。
然后就是戚继光点将,分守令箭、印信。汉军游击以上、女真军千长以上,每点将一人,就上台领取。
点完了将,台上就有上百员将领了。至此,联军才算组建起来。
李如松指着大军对朱寅道:“经略相公,我军如此威势,倭寇必败无疑。”
诸将无不信心大涨,都说倭寇不堪一击。
只有朱寅和戚继光、努尔哈赤等人知道,日军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今日出征的将士,不知道多少人会战死沙场。
誓师之后,大军就举行出征前的祭祀。汉军按习惯举行祃祭,女真军则是烧琵琶骨,进行萨满祭祀。
于是,两军分开祭祀。
明军祃祭,祭祀的当然是兵神。历代以蚩尤为主神,视为兵主。
除了祭祀兵主蚩尤,还有祭祀军旗,也就是祭旗,称为“祃牙”。
此时,汉军大阵之东,早就筑好了三层祭坛,供蚩尤神位、五方旗、六纛,备好了牛、羊、豕三牲及酒醴。
不远处的行军锅,也一长溜的排出几百口。
朱寅和戚继光都是主祭者,两人率众将焚香叩拜,宰牲取血,亲自涂抹军旗、战鼓,以通神明。
被宰杀的肉,立刻被分割,放在行军锅里熬煮。
朱寅又站在祭坛下,对着蚩尤神位宣读祭文:
“…臣寅谨率六师,膺服王命,恭行天罚……惟神佑之,殄灭凶顽…伏惟尚飨!”
土司兵们见到蚩尤神位,忍不住一起匍匐跪拜。
等到祭肉熟了,戚继光下令将祭肉分给将士,象征共享神佑。但实际上,因为人太多,每人也就是一片肉,这就是“打牙祭”。
…
女真军的祭祀则又不同。而且各部落分开祭祀、
各部在队伍西边立神纛,让随行的萨满以乌牛白马血祭,将士饮血酒盟誓,仍然保留着歃血为盟的古俗。
萨满们自然是要跳舞的。他们挥舞着舞刀念咒:
“战神撮哈占爷,他骑着天马无所不在,佑我军凯旋归来…”
“阿布卡赫赫身穿羽衣,口喷烈火,耶鲁里九头喷毒雾,天地混沌,大战三千回合…”
各部的琵琶骨也都烧了,看骨头的裂纹占卜之后,无一例外都是“吉祥”。
等到汉军和女真军的出征祭礼各自完成,随后又是鸣炮三响,大军这才依次开拔。
朱寅和戚继光率领汉、女真、土家、苗四族联军,沿着辽东关城之东,浩浩荡荡南下。
到了抚顺关城,明军补给了粮草,就再次南下。
二月十七,再遇到奉命等候在此的旅顺海防游击毛文龙部三千多兵马,明军战兵达到七万人。
毛文龙果然是将才,所部三千多人一看就是精锐之师,让朱寅十分满意。召见毛文龙之后,朱寅表态,等到打完这一仗,就保举他当参将。
一路上,不少女真百姓都携家带口的往北迁徙。看到大军南下,他们又放心的停下来。
二月十九,大军终于到了风声鹤唳、人心惶惶的九连城镇江堡。
朱寅挥鞭道:“鸭绿江到了,那就是镇江堡!”
大军来到鸭绿江边,一时间数以万计的战马都在江边饮水,整个江岸都是人喊马嘶,看上去蔚为壮观。
饮马鸭绿江,挥鞭九连城!
这里是辽东长城的南边尽头,但见鸭绿江浩浩西流,大江北岸九座关城一字排开,水营水寨连成一片,在江天之间犹如一道巨大的锁链。
这里就是入朝前的明军江北大营了。之前入朝的郝杰、杨绍勋、高淮“三巨头”,就是从九连城过江。
朱寅知道,后世历史上,甲午战争日军侵华时,山县有朋就是从这里攻入东北。
此时的镇江堡十分空虚,只有数千明军看守辎重粮草,守卫水寨。
好在,日军此时还没有过江。说明郝杰仍然在苦苦坚持。
可坐镇九连城的辽东巡抚李化龙,已经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援军到来,生怕对岸的郝杰再次大败,日军过江入辽。
朱寅和戚继光率领大军一到镇江堡,紧张的气氛顿时被被救兵到来的喜悦取代。
李化龙听到大军到来的消息,帽子都没戴,就匆匆忙忙的骑马来见。
“哎呀稚虎兄!小弟总算盼到你来了!”
PS:今天就到这了,求支持,蟹蟹,晚安!之前的章节,把人名搞错了,郝杰很多地方写成了郝经,对不起,这是乌龙事件,郝经是元朝人,郝杰才是明朝人。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44/111107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