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中东暴君 > 第225章 “围三阙一”(二)

第225章 “围三阙一”(二)


地中海东部,“圣胡安”号货轮正以14节航速沿预定航线行驶,船艏切开平静的海面,留下一条逐渐扩散的航迹。

    船长迭戈·门多萨站在舰桥右翼,手中的浓缩咖啡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窗外是典型的东地中海夏日,碧空如洗,艳阳高照。

    “早安,船长。”

    大副卡洛斯走进舰桥,在航海日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我们距离特拉维夫还有127海里,照这个速度,明天中午就能看到阿什杜德港的灯塔了。”

    门多萨点头示意。

    这条连接巴塞罗那与阿什杜德的航线他已航行了二十三年,每个导航点、每处危险物都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

    作为希斯帕尼亚籍的锡安裔,他在这条维系故土与欧洲的海上动脉上度过了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光。

    虽然服务于锡安裔经营的航运公司,负责运输援助物资,但门多萨始终认同自己的希斯帕尼亚身份。

    这种复杂的情感认同在海外锡安社群中相当普遍——他们既对民族根源抱有忠诚,又已深深融入居住国的社会之中。

    门多萨的目光扫过海图仪,货轮正经过拉塔基亚以南海域。

    这片水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曾爆发激烈海战,以锡安海军的决定性胜利告终。

    “右舷发现不明船只!“瞭望哨突然急报,“多个小型高速目标正在接近!”

    门多萨立即放下咖啡杯,抓起高倍望远镜。在强烈的阳光反射下,数个低矮的黑色轮廓正高速破浪而来。

    他快步走向雷达显示屏,四个高速接触点清晰可见,航向直指货轮船队。低干舷、高航速的特征明确显示这些不是商船。

    “全船警报!”

    门多萨拉响警铃,“立即向阿什杜德港务局和海军司令部发送紧急电报:北纬32°19'、东经33°17'遭遇不明国籍军用舰艇拦截!重复,遭遇拦截!”

    ————

    锡安,海法海军司令部。

    海军司令埃利泽·哈伊姆上将刚刚结束与总参谋部的视频会议,当他他看到“圣胡安”号发来的紧急电报时,眉头立刻紧锁。

    “现在距离‘圣胡安’号最近的舰队是谁?”

    “'哈尼特'号巡逻舰,舰长伊扎克·霍姆菲尔少校。”

    作战参谋迅速回应,“该艇正在执行例行巡逻任务,已收到警报并向'圣胡安'号靠拢。”

    埃利泽的眉头紧锁。虽然锡安海军在中东地区具有相对优势,但要保障漫长航线的安全仍显吃力。

    毕竟锡安与阿拉伯人的战场始终在陆地上,这决定了海军资源的分配优先级。

    “事发海域距马斯尔控制区仅35海里。”

    作战参谋在地图上标注位置,“将军,需要请求空军支援吗?”

    “立即派遣第193中队派遣战斗机护航。”

    埃利泽上将盯着海图,“同时命令'塔什夫'号和'格洛'号立即出港支援,所有在港待命的萨尔4.5型导弹艇组成第二护航编队,确保航道安全。”

    “是。”作战参谋应道。

    埃利泽凝视着海图上那条连接欧洲与阿什杜德港的生命线。

    这条航线运输着药品、工业零部件和重要物资,任何中断都将对前线和后方的物资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三军中最不受重视的海军司令,埃利泽其实也有些无奈。

    由于阿拉伯国家的海军力量也相对薄弱,导致锡安的海军建设,长期维持在“够用即可”的水平。

    现在,他们海军主力是擅长近海作战的导弹艇,这些舰艇在沿岸水域表现出色,但适航性有限,难以在开阔海域执行长期护航任务。

    面对需要保护数百海里航线的任务时,就显得捉襟见肘。

    “命令所有在航的作战舰艇向护航航线靠拢。”

    埃利泽最终下令,“优先保障'圣胡安'号及后续货轮的安全,必要时可授权舰长行使自卫权。”

    ————

    哈希姆河西岸,锡安军渡河阵地。

    约书亚·利维蹲在酋长的阴影里,熟练地紧了紧靴带,又在脚踝处多缠了两圈布条。

    不远处,一群新兵正兴奋地交谈着。

    “让那些阿拉伯佬见识见识!”

    一个脸颊还带着稚气的士兵拍着胸前的六芒星吊坠,“这是我妹妹从纳哈里亚寄来的平安符,准能保佑我第一个冲进安曼!”

    一旁的士兵调侃道:“那说不定战后,元帅会给你个旅长当当!”

    一群人哈哈大笑。

    约书亚的目光在那群新兵的面孔上停留了一瞬。

    曾几何时,他也曾这样满怀热血,可很快他就意识到了战争的本质。

    “全体前进!”

    坦克车长的命令从无线电中传来,约书亚起身跟上,随着装甲纵队踏上浮桥。

    因为有炮火的掩护,渡河过程异常顺利。

    当约书亚踏上东岸时,大部分装甲部队已经完成渡河。

    登陆的部队立刻展开标准的地面占领程序——坦克以三车一组形成相互掩护的三角阵型,步兵分队开始清扫沿岸工事。

    “B连负责左侧区域,”排长通过无线电部署,“遭遇抵抗,自由开火。”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不留俘虏。

    约书亚所在的小队迅速向一个半塌的机枪阵地推进。

    在距离二十米处,排长做了个手势,两名战友立即提供掩护火力。

    约书亚看都没看就朝射孔内投入两枚手雷,爆炸过后才持枪冲入。

    阵地上只剩残肢断臂,机枪手早就暴毙身亡了,应该是直接被第一轮炮火砸中了脑袋,就连机枪上糊上了一层肉泥。

    约书亚对着无线电报告:“清理完毕。”

    不远处突然传来欢呼和密集枪声,约书亚抬头,只看见一个浑身着火的阿拉伯士兵从掩体后踉跄跑出,几名新兵兴奋地朝士兵射击。

    士兵应声倒下,再也不动了。

    约书亚皱眉,他总感觉心里有点说不出的难受。

    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不祥的呼啸。

    “炮击!隐蔽!”

    约书亚立即卧倒,并摆出了标准的防炮击姿势。

    而那些刚刚开枪的新兵,还茫然地看向天空。

    下一秒,地狱降临。

    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在河面以及河岸上,激起无数冲天水柱。

    一枚122毫米榴弹直接命中浮桥,将一辆刚驶上桥面装甲车掀翻入水,一时间破碎的装备和人体残骸在空中飞舞。

    约书亚被近处爆炸的冲击波掀飞,重重摔在地上。

    耳鸣声中世界一片寂静,他晃了晃头,视野里全是旋转的色块。

    一名少尉把他拉起来:“能走吗?”

    约书亚咬牙点头,他快速检查了身上,除了几处擦伤外基本完好。

    “立即向内陆转移!”少尉指着后方密林,“我们的退路被切断了,阿拉伯人在炮击整个河面!”

    当约书亚冲进树林回头望去时,整个哈希姆河已成一片沸腾的火海。

    河面上漂浮着燃烧的装甲残骸,被击毁的坦克在浅滩上冒着浓烟,士兵们在岸边慌乱地寻找掩护。

    任何人都能看出,他们落入了精心设计的陷阱。

    “所有单位,向我靠拢!”

    一名上校在林中空地鸣枪示警,“保持镇静!我们仍有近两个师的兵力成功渡河,足够我们完成既定任务!”

    士兵们闻言稍振。

    约书亚环顾四周,虽然建制已被打乱,但至少有两千多名士兵正在重新集结。他们被迅速整编成临时战斗单位。

    “记住'六日战争’的荣耀!”

    上校高声激励着士兵,“当时我们一个师就打穿了整个阿尔伊拉格!现在,我们要让阿拉伯人再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在军官的鼓舞下,部队开始向安曼方向推进。

    沿途不断有被打散的士兵加入,队伍规模逐渐扩大,许多士兵重新燃起希望,认为在抵达安曼前就能重组一个完整的师级单位。

    但是约书亚内心的不安却越发强烈,因为他们的对手是那个阿米尔,在明知道他们战术的前提下,对方又怎可能没有做出应对的方案呢?

    果然,在距离安曼约三十公里处,他们遭遇了有组织的抵抗。

    “前方发现反斜坡坦克阵地!”

    尖兵班传回消息,“他们占据了公路两侧的制高点!”

    上校却不以为然:“就凭这些阿拉伯人?我们一个冲锋就能突破他们的防线!”

    锡安的装甲部队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坦克连在中央构成突击矛头,机械化步兵在两翼掩护,工兵分队前出清除障碍,整个部署井然有序,展现出锡安标准的进攻流程。

    然而阿尔伊拉格军队展现出超乎预期的战术素养,他们巧妙利用地形布置交叉火力,炮兵观察员精准呼叫火力支援,明显是要将他们困死在此地。

    “对面难道是双志的部队?”

    久攻不下的上校已经开始有些着急了,他们的后勤都在河对岸,必须速战速决:“集中空余的坦克,从北翼打开缺口!”

    约书亚被分配到左翼助攻分队,与他一起的还有那个带着项链的新兵。

    十二辆酋长呈楔形队形发起冲击,步兵紧随其后。

    起初进展顺利,酋长凭借厚重的首上装甲和精准火力,成功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但就在他们即将冲出包围圈时,侧翼突然杀出数十辆陌生型号的坦克。

    约书亚第一反应是T-62,可仔细看却发现这些坦克竟有六对负重轮,比T-62多出一对,车体更长,炮塔也更为扁平。

    紧接着对面的坦克开火了,主炮口喷出炽热的火焰,穿甲弹以超过千米每秒的速度呼啸而来。

    酋长的复合装甲在巨大的动能冲击下迸发出刺眼的火花,但未能被击穿。

    “瞄准他们的侧翼!”

    锡安的车长们怒吼着还击,120毫米线膛炮的精准射击在对面坦克的首上装甲,但是被弹开了,只留下了深深的弹痕。

    这么肉?

    约书亚敢肯定这绝对不是T-62该有的防御力。

    坦克对决陷入短暂的僵持,但阿拉伯人数量上的优势开始显现,一辆酋长的的履带被击毁,另一辆的观瞄设备受损,被迫退出战斗。

    约书亚所在的步兵分队被压制在一片洼地。敌军机枪火力如同镰刀般扫过草地,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

    “我们需要支援!”名中尉对着无线电大喊,但回应他的只有静电噪音。

    约书亚利用弹坑作为掩护,冷静地点射暴露的敌军火力点。突然,一阵密集的炮火覆盖了他们所在的区域。

    强烈的冲击波让约书亚暂时失聪,当他重新抬起头时,无线电里传来撤退命令:“所有单位,立即脱离接触!重复,立即撤退!”

    浓密的烟雾在战场上弥漫开来,约书亚抓起步枪开始后撤。

    在经过一处洼地时,他看到了一具尸体的脖子上,挂着一枚亮晶晶的六芒星吊坠。

    约书亚默然,继续朝着身后撤退。

    ————

    列夫·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科索夫上校放下望远镜,看着战场上升起的烟雾。“锡安人的进攻被击退了,“他对身边的参谋说道,“他们无法突破我们的防线。”

    阿尔伊拉格的少将笑道:“现在他们前有我军,后有哈希姆河,完全成了瓮中之鳖。”

    “估计对面至少有两个师的兵力,”另一位高级参谋笑着补充道,“这是开战以来阿拉伯联军取得的最大战果!上校阁下,这次您立下了头功!”

    “确实,”又一名军官附和,“您指挥的T-72部队完全压制了对面,即便是在不具备任何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稳操胜券。”

    在一片赞扬声中,列夫上校却心情不佳。

    他清楚这场胜利的真正策划者是谁,自己不过是来捞个战功而已。

    他真正想要的,是通过真刀真枪的战斗赢得的功勋,而不是这种被安排好的胜利。

    “怎么感觉好像是被施舍了.”

    列夫·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科索夫摆着一张臭脸,神色郁闷。

    但话又说回来,香也是真的香。

    远处,阿尔伊拉格的包围圈正在稳步收缩,将这支锡安的孤军牢牢困死在了哈希姆河的东岸。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29/111109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