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119章 开门!自由征税!

第119章 开门!自由征税!


听着朱由检口中的言语。

    毛文龙整个人顿时都有些发懵,一时也是没太反应过来。

    话中的每一个字他都听的懂,但连在一起就让他有些不太明白了。

    什么叫山东那边有很多粮草辎重?

    难不成.陛下是准备直接去抢山东那些沿海城池?

    但这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没办法。

    站在毛文龙的角度来看。

    他虽然知道如今大明朝各地动乱,但具体究竟是乱成了什么样,他还真不清楚。

    所以皇帝直接去抢这些城池,就多少显得有些惊世骇俗了。

    大明朝的皇帝带头去抢大明朝的城?——不提倡啊!

    迟疑片刻后,毛文龙方才试探着开口问道:

    “陛下,请恕臣愚钝,您所说的山东地区不缺粮草辎重,究竟是何意思.?”

    朱由检看了毛文龙一眼,直白开口道:“去抢。”

    毛文龙陡然一惊:“陛下,臣.没听错吧?抢抢哪?”

    “抢城中的那些世家豪族,士绅大户。”

    对于朱由检来说。

    孔家和那些沿海掌管海贸世家的反应,其实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些人无非只会觉得圣驾前往东江镇后有去无回。

    这样一来,他们原本紧绷的情绪也会随之大幅放松下来。

    想必还会聚在一起图谋下一步的打算,从而将对圣驾动向的警惕降到最低。

    而这个时候,也是沿海边关防御最为松懈的时候。

    将计就计的过去抢一波进攻朝鲜所需的资源,再合适不过。

    抢完之后,接下来去荡平朝鲜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差不多全部做完了。

    毛文龙听见的回答,反应过来后瞬间大为期待。

    那些世家豪族对他而言,国仇私恨是一个少不了。

    若不是这些人闲着没事就把他拉出来弹劾一番,平日里还截断补给,东江镇岂会每年都饿死人?

    又岂会在面对几千后金精锐时就险些没能守住城关?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带着几分急迫的开口询问道:

    “陛下,那我们.何时动身?”

    同时,他心里也在不在盘算:今日陛下刚刚御驾亲征,想必休整个两三天就会出发。

    这样既不会把消息透露出去,又不至于拖得太久误了朝鲜的事。

    这样的话,我可得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好在陛下面前表现表现。

    毕竟让毛文龙自己都觉得尴尬的是。

    他身为武将,却落得个需要当朝皇帝亲自救援的下场。

    这让他情何以堪?

    “明天。”

    毛文龙:

    听着这个回答,毛文龙又一次陷入沉默。

    但在沉默片刻之后,他立马郑重开口道:“微臣明白了!”

    朱由检点点头:“今夜好好休息吧,明日即刻动身。”

    “微臣领旨!”

    又是一番朗声回答,毛文龙这才再度叩首后退出房间。

    而此时。

    在东江镇的议事营帐之中。

    陈继盛、孔有德等人正坐在各自位置上一言不发。

    别说是出征前应有的雄雄战心了。

    此刻每个人脸上表情都是肉眼可见的悔恨与焦急,俨然一副未战先颓的架势。

    所有人都没想到。

    陛下准备亲征朝鲜的宏图伟业,竟然会因粮草不足而草草收场。

    且不提他们这些人大概率会因此丢掉千载难逢可以青史留名的机遇,就是陛下亲赴东江镇救了他们所有人命的恩情。

    他们又该怎么还?

    就这样沉寂压抑了好一会儿后。

    帐内才有人尝试着提出解决建议。

    各种建议也无非都是花费银两到各地筹措。

    甚至说到了朝鲜之后再试试看能不能接触那边的忠明派,以获得补给。

    但这些提议最终都被众人一一否决。

    后勤辎重乃是兵家大事,岂可儿戏?

    就在这时,毛文龙走进了帐内。

    看着毛文龙走入,交战时负责看守粮仓的毛承禄立即跪下来主动请罪道:

    “大帅,昨日都怪我的疏忽才致使军镇粮仓被毁!我该死!还请大帅向陛下言明此事!我自甘受罚!”

    毛文龙摆了摆手,直言道:“粮草辎重的事不用担心了,陛下说明日亲自带着我们去抢。”

    “去哪抢?!去抢谁?!”听见事情有了一线转机,屋内众人皆是焦急开口询问。

    现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让他们去辽东抢后金的城池,他们也敢去搏上一搏。

    “去抢山东沿海的士绅大户。”

    众人:?

    看着众人错愕的表情,毛文龙突然释怀的笑了。

    随即他摆了摆手:“好了,都快去休息吧!不要误了明天的事!”

    众人这才在对视一眼后,怔怔走出营帐。

    虽然很多人脸上都还带着不解的神色,但刚才那种颓势却已在顷刻之间消散不见。

    与此同时。

    山东地区的一座沿海城池。

    孔胤昌已经在这里停留两日了。

    两日前,皇帝圣驾从这里离去时,他便已然是彻底安心。

    在他看来,皇帝只要去了东江军镇,那面对后金的攻势必然是九死一生了。

    就算侥幸逃脱,事后收拾起来也是易如反掌。

    此刻之所以还在这里停留而没回曲阜,皆是因为有些善后事宜还要处理。

    比如说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因此。

    掌控海贸的张、田二家核心成员,以及沿海各地的一些城池的主要世家负责人,也是在孔胤昌的邀约下全都聚在了一起。

    皇帝已经确定是从山东前往东江镇了。

    那他们这些人自然就没必要再留在各自阵地提防了。

    时间紧迫。

    有些事情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赶紧把它给定下来,谁知道后面还会再出什么岔子?

    在最开始的寒暄过后。

    孔胤昌也不再废话,直接开口道:

    “圣上驾崩之后,我孔家会带头拥立新君,届时还需要诸位配合,事后山东地区的海贸要分我孔家一成。”

    听见这话,屋内众人瞬间窃窃私语起来。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官。

    谁都知道等皇帝死了之后,便没有人再能节制他们,山东地区的海贸只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毕竟地理位置在这摆着——近的话能跟辽东后金、朝鲜做生意,远的话还有倭国。

    听说倭国那边最近几十年发掘出不少于银山,银子多的夸张。

    因此说不定他们也能像山西晋商一样。

    通过不断走私货物攫取巨额金银,变得富可敌国。

    不管怎么讲。

    卖国的钱可是比趴在穷人身上吸血来的快多了。

    如此巨利,孔家上来就要分去一成,不免让人有些不悦。

    但就在众人犯嘀咕之时。

    田家的核心人物田宏却是顺着孔胤昌的话接着说道:

    “孔兄的提议自无不妥,只不过还需孔兄在事后再帮我们做一件事,我们才好答应孔兄。”

    孔胤昌笑容不减:“田兄且说说看。”

    田宏继续道“希望在这场浩劫过后,孔兄能以你孔家的名义,为我田张两家正名。”

    “就说.圣上在东江镇遇袭,我田张两家拼死相救,却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闻言,孔胤昌瞬间懂了这两家在想什么,然后将其给应了下来:“好说好说。”

    看见孔胤昌点头。

    田宏和张家的一名核心人物张拙对视一眼后,点了点头。

    虽说史书这玩意,他们也可以修。

    但他们修起来肯定是没孔家便利的。

    只要孔家答应了帮他们正名。

    那这样他们不光得了巨利,日后还能在历史上留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

    有利于家族的千年基业。

    很快。

    在皇帝驾崩后的利益分配事情商讨妥当后。

    屋内的气氛也就跟着变得欢快起来,觥筹交错自是不提。

    对于他们来说。

    现在唯一所需要做的便是等待了。

    想必应该要不了几天时间,东江镇那边的消息便会传回内地了。

    而那时,便到了一切尘埃落定之际了。

    翌日。

    正午时分。

    东江军镇之中,士气高昂的近万名士卒已经全部准备妥当。

    一想到接下来陛下要带着自己去抢掠大明朝的城池,众人就不禁感到一阵兴奋。

    朱由检身边的亲卫自不必多说,无非是陛下指哪他们打哪。

    东江镇内剩下的那些战兵也是激动不已。

    一方面是有了报恩且和陛下共同作战的机会。

    另一方面就是。

    山东、辽东沿海地区的这些城池历年来对东江镇多有打压,早他妈想抢了。

    抢了粮草辎重后,听说接下来陛下还要带他们去朝鲜,这让众人怎么能不兴奋?

    此刻。

    毛文龙以及所有全部参加此次战役的将领全都聚集在了议事营帐之中。

    人手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接下来便是等待陛下的具体安排了。

    打仗,他们是不怕的。

    况且他们这么多人,再加上陛下亲征的士气加成。

    若是连一座城池都抢不下来,那干脆直接从岛上一头跳海里去算了。

    现在所考虑的。

    无非就是看从哪里开始打,打出什么样的效果罢了。

    毛文龙估计,以陛下的行事风格,恐怕不会仅限于抢一座城池就了事。

    怎么也得连着干个两三座吧?

    这样才能抢够粮食不是?

    想到这里。

    毛文龙也是忍不住率先开口问道:“陛下,我等第一站该前往哪里?”

    朱由检闻言,放下手中有关朝鲜的情报,将毛文龙和一众将领给叫了过来,指着地图上五座距离较近的城市,直白吩咐道:

    “等会将军队分成五支队伍,同时出发前往这五座城市,其中守备最严的那座,朕亲自去。”

    同时抢五城?

    众人听见这话,心里都是一惊。

    虽说陛下点出来的这五座城池防备都不甚严密。

    但若是直接强行分兵去抢五城的话,恐怕会闹出不小的动静,而且也不一定能成功办到。

    但还不等众人发出疑问,就听到那边陛下继续开口道:

    “到达之后,你们便以朕的名义直接进城驻军,搜集粮草辎重,期间若是遇到抗命不从的,直接杀了便是。”

    “记住,所有物资都只得从城中大户及官府之中获取,不得劫掠百姓一人。”

    “收集完物资之后,便立即返回东江镇集合继而赶往朝鲜,不得耽误任何时间。”

    说到这里,众不禁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大明朝虽说是全境动乱了不假,但名义上皇帝说的话就是诏令。

    他们不是去劫掠,而是去征粮!

    乃是站在大义一方!

    而且这么多人直接在不走漏任何风声的情况下,直接赶往那些防备不严的城池,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甚至说可能都不需要费什么功夫,就能直接弄到所需要的东西。

    此等决断,当真是妙不可言。

    虽说给他们更多时间的话,他们或许也能想到这种解决方式。

    但兵家之事一向瞬息万变。

    晚一个时辰想到解决办法,那可能就意味着已经全盘皆输了。

    毛文龙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年轻的皇帝,心说陛下都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

    但还不等他多想,就听到朱由检那边继续开口了。

    “孔有德。”

    听见陛下喊到自己的名字,孔有德赶忙站出来应声道:

    “末将在!陛下有何吩咐!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熟知朝鲜情况,即刻带领使团前往朝鲜,告知朝鲜国王李倧,就说朕已来到东江镇,让其过来觐见。”

    孔有德先是将此事朗声应下:“末将领旨!”

    随即,他才带着几分犹豫开口道:

    “只是.朝鲜国王李倧既然已经与后金有所勾结,那现如今恐怕不会轻易过来。”

    朱由检点点头:“朕知道。”

    听着这话,毛文龙也是有些不明就里的开口问道:“那陛下,既然这样,您又为何派孔有德出使朝鲜?”

    听着毛文龙的询问,朱由检一一为众人解释道:

    “若是李倧真来了,那就直接将其擒住然后通过挟制其人来料理朝鲜最好。”

    “若是李倧不来,派遣使团前往朝鲜之举,一则可以让朝鲜各方知道大明已经击溃后金,打乱其所有准备。”

    “二则可以让朝鲜中那些忠于大明,却在近些年被不断打压的人群重新看到大明的力量。”

    “如此一来,等真正到了朝鲜之后,也好方便将他们再次凝聚起来。”

    听着朱由检的解释,众人都是略微思索后继而点了点头。

    但毛文龙神色之中却仍有担忧:

    “陛下,这样是否会让朝鲜一方提前做好准备?以至于我大明不能再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朱由检摇了摇头:“东江镇昨日发生的事,要不了两三天便可能传到朝鲜,所以与其被他们得到情报,不如先手出击掌握主动权。”

    “况且,今夜收集完粮草辎重后,明日稍作休整便直接动身赶往朝鲜了,他们来不及做太多准备。”

    毛文龙听见这话,瞬间有种自己几十年都白活了的感觉。

    陛下刚才的这些解释听起来平平无奇,好像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但陛下是在何等情况下做出这些决断的?

    陛下是先去了陕西,然后返回京城,在全国动乱之后,他又带着这批人马一路来到东江镇。

    等到了东江镇后,又顺路处理掉来犯的后金,继而又立马将目光放在了朝鲜上。

    对毛文龙来说,这几件事里的每一件都可以称得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陛下却硬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做到算无遗策。

    这其中的恐怖,已经不足为外人道哉了。

    而且都说兵贵神速,毛文龙自然也能看出来陛下用兵就是一个快!

    像抢完粮草立马前往朝鲜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实际上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想做到这点究竟有多难。

    兵贵神速,不是说你下一个命令,那边队伍就可以无条件以最快的速度去执行的。

    这其中各种影响可太多了。

    但陛下。

    他却是可以硬生生解决掉一切不利条件,做到这一点。

    只能说.陛下之才殆天授。

    毛文龙深吸一口气,当即和众人对视一眼后高声领命道:“臣等遵旨!”

    霎时间。

    东江军镇快速运转起来。

    毛文龙和小洪子整顿兵卒准备前往山东。

    孔有德则带着一批人马往另一个方向动身前往朝鲜。

    临行之前。

    他特地带着几分决绝的和众人交代道:去了朝鲜后不论发生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传回情报。

    若是他没能做到或是传回的情报不对劲。

    那便代表李倧这婢养的已经彻底准备跟大明对着干了,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虽说孔有德自己也知道自己此去朝鲜可能有去无回,但他并不畏惧。

    陛下都亲自冲锋陷阵的来救他们全体军民了。

    还唧唧歪歪那么多做什么?!

    矫情!

    而在大军开动准备出发之前,朱由检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另外四队将领吩咐道:

    收集完粮草之后,城内的那些士绅大户和官吏什么的,一并全都杀了了事。

    省的回过头来再多麻烦一手了。

    众将听着这话,皆是沉默着点了点头。

    大明朝,这是要彻底变天了。

    时间又过了一日。

    夜深人静之时。

    沿海诸多城池的实际控制人并未回到自己的领地,而是仍和孔胤昌等人聚在一起。

    对于一众世家成员来说,他们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享受什么轻歌曼舞、靡靡之音的。

    男人嘛,还是要豪迈!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筹划接下来整个山东在皇帝驾崩之后的安排,从大局出发!

    但此刻。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

    沿海地区有五座城池,已被朱由检派来的人马成功登陆。

    对于这些城池的守卫士兵来说。

    刚看到海面上出现这些船只时,当场就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哪方势力打过来了。

    但等看到船只上象征着皇帝的龙纛时,一众士兵不由得就更加惊讶了。

    皇帝怎么来了?

    但皇帝来不来,跟他们这种小兵也没关系,他们只得将这个消息赶忙上报上去。

    不过随着一层层上报,城中官吏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城池的实际控制人不在啊,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还想着遣人赶忙去通知,顺便拖延点时间。

    但那边竖着龙纛的军队已经开始喊话了。

    为何还不打开城门?

    是想违抗圣旨还是准备造反?!

    再不开门,我们就直接打了,城破之后,所有人全都按造反抄家灭族!

    边说着,那边还边摆起了即将就要进攻的架势。

    如此一来,守城官吏想拖也不敢拖了。

    毕竟上级临走之前,也没给他们明确指令说就算是皇帝来了也不能开门。

    那他们面对杀人不眨眼的皇帝,谁敢直接抗旨?!

    至于硬着守城,那就更不敢了。

    一个月那么点银子,你玩什么命啊?

    真要守,那也得是上级重赏之下他们才会去干的。

    而且现如今这些人只是说进城驻军而已,名正言顺,放他们进来也不会有什么。

    于是乎。

    圣驾队伍就这么被放进了城。

    连朱由检亲自前往的那座城池,都没遇到任何抵抗就乖乖把城门打开了。

    不过让这几个城池中的所有士绅官吏都没想到的是。

    城门是晚上开的,人是晚上放进来的,他们的脑袋也是晚上被砍的。

    可怜的大户,就这么被圣驾队伍给玩弄于股掌之中。

    他妈的!

    谁能料到这些人前脚说只是进城而已,绝不在城中行刀兵之事。

    然后后脚进了城提刀就砍?!

    他们甚至连个流程都不走一下?

    好!好!好!

    不愧是能把大明朝逼到全境造反的皇帝、不愧是杀两三千号儒生士子眼都不都眨一下的皇帝、不愧是把京城所有世家代表杀光的皇帝

    这种手段、这种狠厉.真不愧是皇帝啊!

    看着那些搬空了自己家中的一切,还不断将刀子捅入自己体内的兵卒。

    所有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土豪士绅们,此刻心中全都只剩下一个念头。

    黑,真他妈的黑!

    而圣驾队伍中士兵们在做掉这些官吏老爷们时,往往还要非常诛心的来上一句:

    “怎么?你不服气?!”

    所以如此一来,也是造成了很多老爷死不瞑目的情景,多少显得有些不太体面。

    但对于众人来说,就没想那么多了。

    我可没那么功夫管你睁眼死闭眼死,还等着赶快办完了事回去跟陛下复命呢。

    后面还有更大的事要办,哪里有时间跟你们计较!

    就这样。

    朱由检成功征收到了进攻朝鲜所需要的粮食辎重。

    带着满满的合法收获。

    一行人回到东江军镇。

    在一番清点过后,发现这次征收来的东西还真不少。

    粮食足够圣驾队伍吃好几个月了,银两足足有将近千万。

    其他一些辎重物品,例如铠甲刀剑、船只火炮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在简单休整过后。

    朱由检也是不再耽误,直接下令往朝鲜进发。

    一支人数过万的军队,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往朝鲜行去。

    而与此同时。

    孔有德带着大明朝的使者团队,也是已经登上了朝鲜的土地。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24/111110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