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查到关键信息
很快,大叔把一只肥羊杀好了。
“两只羊腿足够你们吃得很饱了,剩下的我给你们冻上,明天再吃。”
大叔乐呵呵地说道。
“阿叔,弄半只吧,我们喜欢热闹,相逢即是缘,同桌而食,也是一大快事。”
叶尘笑道。
大叔推脱一番,最重拗不过叶尘。
大叔下了狠功夫,一直到天快黑,一大锅煮羊肉做好了。
大叔家七口人,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已经娶了媳妇,有个两岁的孩子。
“阿叔好福气,三子一女,生活安康,来来来,一起,都别拘谨。”
叶尘招呼起来,他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把小孩子接过来逗着玩。
经过交流,得知孩子名字还挺好听,叫舒庭深,县里秀才老爷给取的。
庭深,房子大,配上姓氏舒,寓意非常好。
“小孩子就现在好玩,我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男娃过了三岁,淘得家里没个安宁。”
叶尘跟大叔一家唠了起来。
看叶尘非常的好相处,大叔一家也慢慢放松下来,大叔招呼着给叶尘他们夹肉,教他们直接上手啃才过瘾。
叶尘也不拘着,抓起一块骨肉就啃。
“嗯,肥而不腻,刚刚好,也不膳,确实好吃,阿叔手艺也是一绝啊。”
确实好吃,叶尘竖起大拇指夸赞。
“吃多了就腻了,配上这个蘸料。”
大叔非常受用,嘴都合不拢,把珍藏的美酒都拿了出来。
酒过三巡,话匣子都打开了。
“话说这里连接着吐蕃,双方相处得怎么样,会不会因为牧场打起来?”叶尘逐渐暴露目的。
“那不会,都划好界限的,常年有绝对驻扎在茂州,咱们大唐多强大啊,吐蕃不敢来招惹我们。”
大叔自豪地摆摆手。
“那有人会跑到吐蕃的地盘上吗?我们从青海那边过来的,听说那边因为和羊同走私,被抓了不少人呢?你们可千万不能干这种事。”叶尘一本正经地叮嘱起来。
“那不能够,我们哪敢啊,现在日子好过太多了,我们很知足了,就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当今皇帝圣明,我们都祈祷皇帝长寿,让我们多过些年好日子呢。”
大叔赶忙摆摆手。
“雅江上有,我经常看到有船装满东西,顺着雅江驶下去,下游是吐蕃地界,船上的东西肯定是运去吐蕃的。”
“有一次我盯着看,船上的人凶神恶煞的,还要打我呢。”
大叔的小儿子忍不住插话。
听到这话,叶尘眼眸一亮,这就是他想要的消息,来这里真正的目的。
梅花刺青、密宗高手,一切都指向西原上。
假设真是吐蕃干的,那么多东西运往吐蕃,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而布玛草原是剑南道通往西原的必经之路。
雅江,就是现代的青衣江,川藏交界处大渡河支流,最后又汇入大渡河,穿过西藏边缘,流向云南,与澜沧江、金沙江等接流。
从这里顺着青衣江南下,是能进入吐蕃境内的。
所以,那些歹人把盐和粮食运到雅州,是想通过雅江转运到吐蕃境内。
张烨此刻也反应过来,楚国公来这里,根本不是为了吃羊肉,而是来打探消息的。
“别胡说八道,说不定是朝廷和吐蕃贸易呢。”
大叔吓了一跳,赶忙呵斥。
其小儿子也不敢再说。
叶尘已经得到想要的信息,当即转移话题,与大叔唠起当今陛下有多圣明,政策有多好。
一直到很晚,才醉醺醺地结束,大叔儿子带他们去了旁边的毡房休息。
叶尘顿时一改醉酒状态,变得非常清醒,拿出华子来点上。
薛礼之前抽了一次,觉得头晕得厉害,没再抽,张烨倒是问叶尘要,想试试,叶尘不给。
“转运那么多东西,雅州官员不可能不知道,尤其雅江流经的雅安县,官员不可能不知道。”
“看来雅安县官员,十有八九也是梅宗的人,陈博、宋温、雅安县官员,对方到底靠什么控制了这么多官员。”
叶尘眉头紧皱。
这个是核心中的核心,搞清楚这个问题,距离破案就不远了。
“看来叶叔你猜对了,这事真跟吐蕃有关,我们要不要顺着雅江南下看看?”薛礼道。
“或许我们可以在雅江边守株待兔,剑南道自秋收后多雨,晒粮食可比晒盐难,我估计那一百万石粮食,还没来得及运走,或者只运走一部分。”张烨道。
“假设粮食还没运走,那么那么多粮食,藏在哪了?那条暗河通向何处?”
“还有那些密宗高手所用的精钢锻造的兵器,精钢来自何处?”
“咱们要查的东西还有很多,咱们暗中查探更方便,咱们就假设粮食还没被运走,明天咱们去茂州,让戴义派兵到雅江驻守,让对方无法把粮食运出去,先堵在剑南道内再说。”
叶尘道。
办案,其实就是提出诸多假设,然后一一去验证的过程。
“张烨,你对雅安县县令了解多少?”叶尘转而问道。
“雅安县县令张松茂,和我属于本家,都是河南张氏分支,张氏有两家,河南张氏、江南张氏。”
“江南张氏是汉朝开国侯张耳的后人,如张允济、张行成的祖先就是张耳。”
“我、张松茂、张亮、张公瑾、张士贵、张玄素等等,祖籍都是河南张氏,留侯张良后人。”
“张士贵那一支在晋朝时扎根在凉州那边,还有一支扎根在蒲州、陕州那边,我家就在蒲州,和张亮、张公瑾是一支,我们这两支尚武。”
“张松茂是主家那一支,河南濮州人,我们两个没什么交集,只幼时到主家读书时见过几面。”
张烨道。
“啧啧,这么一数,你们河南张氏可够强盛的,朝中有那么多大臣。”
叶尘感叹,要不河南士族能跟山东士族抗衡呢,河南张氏、刘氏、杨氏,在朝中担任要职的贼多。
也是李世民有意扶持,制衡山东士族。
这些士族,主家把持着教育资源,各分支幼童,挑选可造之材入主家培养。
很多都家道中落,比如张公瑾,其父母都是农民,但人家背靠世家,依然能得到远超普通人的教育资源。
以前听张亮说过,张公瑾从小就双臂力大无穷,在主家读书的时候把主家的人打了,被赶出主家了。
如果张公瑾没有被赶出主家,一直得到主家培养,凭借张公瑾双臂之力,怕是秦琼也得靠边站。
可惜了。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522/421828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