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设学宫,兴文化
“陛下,我可不可以去看看大唐怎么打仗的?”
兀力满心痒难耐,他无疑是个好战分子,要是他也成大唐将军,那多威风啊。
“当然,你想去,回头跟着驿使前去。”李世民点点头。
然后看向叶尘:“楚国公,你要不要去看热闹?”
这货哪里有热闹往哪跑。
“不去,单方面碾压,有什么好看的,我倒是对薛延陀更感兴趣点。”
叶尘嫌弃地耸耸肩。
就在刚刚,南疆首领们接受大唐册封后,意示着灭国,归降大唐,系统的灭国奖励到账了。
一共一万兑换值。
狗系统坑啊,有一说一,狗系统有点看不起南疆,看不起他老祖宗们。
一万兑换值,能买得起,他看得上的,也就水泥炼制法。
水泥是烧制的。
这是古代。
柴米油盐,柴排第一位,拿来烧制水泥,疯了?
想要造水泥,起码得等煤炭的作用成熟,运输能力上来才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做,一下子想把什么事都完成,根本不可能的事。
还是先攒兑换值给女儿弄颗洗髓丹再说。
“嗯,按照去年定好的方案,唐俭,你带领鸿胪寺官员出使草原,宣旨册封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
“领地限北海以西至金山,其他皆为大唐领土,想在大唐领土放牧,便每年向大唐朝贡。”
李世民霸气道。
“臣遵旨。”
唐俭起身应下,然后问道:“请陛下约束好李靖,别我在薛延陀出使,他又带兵打过去。”
百官实在绷不住,个个捂着嘴笑,叶尘更是快笑抽了。
这辈子,两人的恩怨是不可能过去了。
李靖根本不敢还嘴,尴尬又心虚。
“好,朕保证一定约束好卫国公。”
李世民也是有些绷不住。
李靖不拿唐俭当人,唐俭骂李靖,他们都不好劝。
换他是唐俭,他都能把李靖祖坟刨了。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们是否可以派人到大唐来学习?”
高昌使臣站出来行礼询问。
大唐太强大了,他们要想强大起来,必须向大唐学习。
“当然。”
李世民答应得很痛快,反正迟早要统一西域,现在开始让西域汉化,好事。
“陛下,国子监监管全国教育,太多人入国子监求学,又要连开科举,国子监忙不过来啊。”
李纲举起笏板叫苦,他还兼任二皇子老师,这不要他命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臣建议设太学,国子监以后负责教导中举士子,学子全部移到太学。”
房玄龄提议。
“要做,不如一步到底,太学为培养皇嗣与达官显贵之子。”
“再设两座学宫,一座培养人才,及作为各国求学之所,一座效仿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文化璀璨,就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存在,给那时候的文人才士提供探讨辨证之所。”
“如今虽以儒学为主,然儒学经过千年发展,大家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悟,以及文化发展的更多元化,如赋、词、诗、律等。”
“天下文人齐聚一堂,探讨辨证文学,何等壮举,必然大大促进文化发展。”
魏征提议。
“嗯,这个好。”
文官们当然举双手赞成。
“天下文人齐聚一堂,探讨,促进文化发展,好,非常好。”
“如此一来,这两座学宫的名字必须深刻,寓意深远,不可马虎,大家都说说。”
李世民来劲了,那是何等壮举,何等绚烂,大唐文化发展不得起飞。
“不如重启稷下学宫。”
李纲提议。
稷下学宫就在河北,天下文人都跑河北,河北不得起飞,他们这些山东士族不得起飞。
“不可,京师在长安,学宫当然要设在长安,天下文人都跑去河北算怎么回事?”
“不错,当初齐国设稷下学宫,那是因为齐国国都在河北,如今大唐国都在长安,当然应该设在长安。”
“重启稷下学宫也不妥,现在大唐都不用稷门做地名了。”
“……”
其他地方士族立马激烈反对。
老不死的想的真美,他们还想学宫设在他们家族所在地呢,也就是没理由。
这事影响非常大,最好就是设在长安,大家都别占便宜,公平。
李纲也不敢再说了,众怒难犯。
“说得不错,设在长安最是合适,都说说取什么名字,今天就定下来,尽快开始修建,让云南道七十二部和西域诸国尽快有求学之地。”
李世民当然不可能同意重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重启,之前打压山东士族所做的一切全白费。
“可效仿稷下学宫,当初学宫设在稷门附近,故而叫稷下学宫,设在长安,叫长安学宫,长治久安,寓意也不错。”
有人提议。
但立马就被反驳,太俗了。
文官们绞尽脑汁,像极了当初取年号。
只是这回魏征也犯难了。
“我倒有个不错的提议,叫汤问学宫和梦泽学宫如何?”叶尘开口道。
“这个好。”魏征眸光一亮。
“《列子.汤问》,殷汤与夏革展开哲学思辩,探讨天文、宇宙、自然、时空等等,包罗万象,正符合探讨辨证之深意。”
“梦泽,寓意美好梦想、润泽苍生,正符合天下学子求学,福泽天下之意。”
魏征给出两个名字的解答。
叶尘有点不爽,就你知道,抢风头是吧。
魏征这货到底翻看了多少史书啊,感觉什么史典、史事都知道,张嘴就来。
“好,这两个名字好。”
李世民大赞,这个不俗,而且寓意非常贴合。
“确实好。”
文官们也反驳不了,想不出更好的。
可恶,又被叶尘抢风头,就显你有文化呗。
兀玛更崇拜叶尘了,她听不懂,但就感觉很高深,很优美。
这么多人都赞同,肯定是非常好了。
“马周,这事你擅长,开始选址修建吧。”李世民直接定下来。
“是。”
马周应下。
而就在这时,张英进来汇报:“陛下,吐谷浑可汗和贵族带到。”
“嗯,让他们进来。”李世民点点头,头微微扬起,三分骄傲,七分霸气。
吐谷浑可汗带着一众贵族进来,手捧金印和吐谷浑地图,带着几分憋屈地对着李世民一跪:“大唐一统四海,威服万邦,恩加海内。”
“吐谷浑第二十一任可汗慕容顺,今带领吐谷浑投降大唐,请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接受吐谷浑归降。”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522/233237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