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完结感言
诸位道友,截止到今天,这本书已经违规了一个半月了。
这恐怕是最后一章了。
本来没想这么早完结的,可是强哥每次把违规的内容删除之后,都会出现新的违规内容。
甚至很多时候连客观陈述一只股票的走势都不被允许。
最后人家建议咱不要写炒股相关的内容……
一本炒股类型的小说,不写炒股相关的内容,那我写什么?
所以曹小强决定,顺势而为,风吹哪页读哪页。
如果有时间,闲得无聊,咱就写一章,分享一下心情,跟大家聊聊天也挺好。
如果没时间,或者继续违规,继续被关小黑屋,这就是最后一章。
……
最后一章写点什么呢?
其实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好了。
原计划是有五个内容的,不过为了避免违规和不能过审的情况出现,我们只能讲其中一个。
这个内容是关于投资。
巴菲特老爷子曾经在某所大学里做过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你愿意投资哪位同学?
据说,这个实验,段先生曾反复观看过不下十次。
段先生是谁?
【怕违规,连个人名都不敢直接说。】
就是那位在90刀乐时,重仓鹰尾哒,然后被网友喷退网的神人。
就是那位创立多家超级品牌的,教父级别的商业大佬。
……
巴老爷子当时是这样说的:试想一下,现在,我给你一项权利。
买入你一个同学的百分之十。
买入TA一生收入的10%。
当然,你不能选一个富二代,那属于作弊。
你必须选择一个靠自己努力的同学。
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考虑。
你会选择哪位同学呢?
你会做一个智商测试吗?
挑选智商最高的那个?
未必吧?
你会选考试成绩最好的吗?
未必吧?
你甚至不一定会选择最有活力的人?
也不一定会选择主动性最强的人。
其实你大概率会开始关注人的品性!
因为在这所大学里,每个同学都已经足够聪明了。
也都足够的有能量了。
我相信如果你考虑一个小时,脑海里应该会出现一个名字。
你可能会选择自己最认同的那个人。
他有一些领导者的品质。
他可以让别人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这样的一个人,大概是慷慨的、诚实的。
哪怕是自己提的主意,也能把功劳给别人。
所有诸如此类的品质。
此刻,你需要把你敬佩的人,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写下来,就选你在班里最敬佩的那个人。
现在我要让问题变得更有趣了。
你为了买下一个同学的10%,必须要做空另一位同学的10%。
这让问题更有趣了,不是吗?
你得好好想想,要做空哪位同学了。
同样的道理,你大概率不会选择班里智商测试最低的同学。
你会认真思考,谁特别让你反感。
你就是不想和他打交道。
别人也不想和他打交道。
导致这种结果的品性是什么?
答案可能有很多……
这个人可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可能他是个贪得无厌的人;
可能他有些不诚实;
做事偷工减料,等等等等。
你可以把这些品性,写在纸的右侧。
当你对比,写在左边和右边的品质时。
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些品质并不像是把橄榄球扔出60码。
也不像是在9.3秒内完成100码冲刺。
更不像是成为班里长相最好的人那般难以实现。
这些品质的共同点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拥有那些好品质,你也可以拥有!
它们是关于行为、素质、担当、真诚之类的品质。
是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得到的东西。
任何人都没有被禁止,拥有它们。
如果你看看右边的——负面品质。
那些让你生厌的品质。
也没有任何一项是你必须有的。
如果你有这些缺点,都可以去改正。
摆脱恶习,在你们的年纪,比我这个年纪容易的多。
因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俗话说,习惯的枷锁一开始轻的感觉不到,直到有一天,重的无法摆脱。
这句话极其正确。
我见过一些有自毁模式的人,他们有的年龄和我一样大,也有人比我年轻一二十岁。
他们真的被坏习惯困住了。
我建议年轻人好好想想,你希望得到哪些品质,让它们成为你的习惯。
长此以往,你最终会成为那个你想买入百分之十的人。
最美妙的是,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百分之十。
你永远也无法减持,所以你最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
……
总结一下。
其实就是你想投资什么样的人,你就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之所以能够让你投资TA的那些核心品格,你也可以拥有。
人的行为,大多数是由习惯造就的。
就比如,我之前不写小说,可断断续续的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最近一个半月违规了,就感觉不写点什么的话,还有些不适应。
再比如,那些经常跑步的人,如果哪天不去跑步,总觉得缺点什么。
……
其实不止行为,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你可以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这一天的所思所想,是不是自己的习惯造就的。
你甚至很难找出一个念头是自己在刻意的打破自己的惯性。
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常态。
也许只有在自我反思的这一刻,我们才能读懂这个思想实验里那句话的含金量:
习惯的枷锁一开始轻得感觉不到,直到有一天沉重得摆脱不掉。
巴老爷子看到很多同龄人,乃至比自己小一二十岁的人,都已经被自己一辈子的不良习惯牢牢困住了。
再也无法挣脱,因为习惯的枷锁已经太重了。
……
所以这位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睿智老人,给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提醒。
我们应该从行为习惯入手,去学习那些你敬佩的人的品格。
把这些好的品质慢慢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这是一个诚恳的建议,也是一个睿智老人用毕生的投资哲学和思维方式所凝结的精华。
从上面的思想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出,巴老爷子在选择他想投资的人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质。
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是内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也就是说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
……
而巴老爷子的思维框架,是倾向于先把外因抛开,因为这里面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去抓住那个能穿越时间的,并且能够不断地给事物向积极方向发展带来可能的内因。
而大多数散户的思维更倾向于站在短期,关注有没有抓住某个机会。
每天关注大盘趋势,板块走势,消息刺激……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时候,你总是觉得这些外因是最具决定性的。
诚然,这些东西短期内可能确实会让故事的走向发生一些变化。
但巴菲特的视角是超长期的。
在时间足够长的前提下,没有人会永远幸运,也没有人会永远倒霉。
……
比如,小明炒股时很纠结,很犹豫。
然后总觉得自己二选一的时候选错。
买的不涨,不买的大涨。
于是小明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
其实呢?
小明二选一的时候也成功过,小明的运气也好过,只是他选择性的忘记了,或者是最终没拿住。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们下面会提到。
但只要把时间拉长,我们不难发现。
小明二选一失败,主要原因还是水平不够,认知不够!
……
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很多上行或下行的周期,如果一个公司生意本身做得不错,那么最终总会反映在股价上。
有市场过热,也有金融危机。
可能会有意外损失,同样也可能有意外收获。
把时间拉长,这些所有外因导致的起起伏伏,大概率是会相互对冲的。
最终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
你的性格,你的思维,你每一天,每一个细小的选择。
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决定,其实在一点一点的提升或者降低你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的概率。
最后所有的概率随时间推移,积累下来形成巨大的力量。
……
就像小明炒股,二选一总是失败一个道理。
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些盈亏的偶然因素,已然对冲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你真实的水平。
时间这个东西,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大样本的测试。
每一次测试的条件都是偶然的,但你的样本越大,这个主体真实的内在力量就会显示的越充分。
不确定性就会越小。
所以巴老爷子在选择公司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商业模式以及护城河。
因为这两样东西就是最不容易变化的。
最能够穿越时间的那个企业的内核。
甚至护城河的定义就是不容易变化本身。
……
在一个企业漫长的生命周期里,有时候MLC加息,有时候降息,有时候竞争加剧,有时候竞争对手改革,这样的外界变化每天都在发生。
而巴老爷子要寻找的企业需要具备的商业模式、护城河,需要好到足以穿越这些所有的周期。
就像我们去找到那个你想投资他一生的那个人,然后以极大的耐心去持有。
等待他的内在品质慢慢兑现出他应有的价值。
从统计学的角度讲这就叫做:价值回归。
就像段先生说的那样,我们终将成为自己本该成为的人。
……
有很多人对巴菲特,芒格,段先生等人定义为先知,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
因为他们擅长的并不是预测变化,而是把握不变!
我们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和纠结单个选择的成败,其实一次失败或者一次错过,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没有纠错能力。
一个没有纠错能力的人,早晚会掉到一个坑里再也起不来。
……
还是以小明为例,二选一的时候,他为什么纠结犹豫?
因为他没有把握,做没有把握的事,失败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
可是失败之后,他仅仅是觉得运气不好,而不是想着如何改变现状。
这是运气的问题吗?
事实上可能
是,他以为的二选一失败,是少数情况下买的不涨,不买的大涨。
多数情况下是二选一的时候两个都不怎么涨。
这种概率大概是三七开。
当然,选手的水平不同,概率也不尽相同。
……
反观巴老爷子和段先生,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一次选择的成败。
而是更深一层,是你做出选择的那套系统。
你的认知系统,你的习惯和品格。
只要这个最底层的系统是对的,那么单个选择的成败就会在漫长的时间里退化成一种“随机扰动”。
时间越长,事物回归本质的概率越大。
人生漫漫,从来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情。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某一次的机会,而是让任何事情走向正轨的纠错能力。
……
所以我们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去溯源,不断地优化自己,有意识地去塑造自己的习惯和思维。
那么从概率上来说,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或者做什么样的投资,我们最终会得到自己配得上的结果。
之前的章节里讲过,理论技术的终点不是做出一个完美的系统,而是让自己成为那个稳定的系统本身。
如何让自己稳定下来?
答案是做有把握的事,尽量固定自己的盈利模式。
如果你仔细观察,应该不难发现。
身边很多有钱人都是以小成本、高频率的方式,去做目前资源范围内可以做到成功率最高的事情,这样长时间下来大概率会实现持久复利。
……
写到这里,我已经能猜测到,会有一些负面的评论。
在好的建议面前,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说做不到,有各种外在内在的因素让自己做不到。
而那些愿意去改变的人,将跑赢这些中途放弃,甚至在一开始就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行的人。
既想逆风翻盘,又不想付诸任何行动。
要知道和你竞争的可能是一群充满野心,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人。
扪心自问,你凭什么不努力,又什么都想要?
有的人已经习惯了懒惰,有的已经习惯了急躁,有的人已经习惯了急功近利,有的人害怕失败……
但你可知,有个词叫做不破不立。
有些东西必须摧毁,才能迎来新生。
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
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
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不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
……
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为了避免违规,很多话强哥写的都很含蓄。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明白最后这段话的含义。
违规了太多次,被伤了太多次,强哥也只能点到为止了。
啰里啰嗦的写了四五千字,还有些恋恋不舍。
最后给给大家推荐一首歌吧。
歌名叫做《庙堂之外》。
唐恬作词,陈楚生演唱。
我很喜欢里面的歌词,就借用一下,当作这部小说的片尾曲吧。
……
你看 谁家年少
布衣简衫 千里入繁华
好城 无限风光
有人前程一万丈
有人蚂蚁爬高墙
也只想有个墙缝等月光
……
可知,尽是险关,尽是盘算,尽是雾茫茫
可知,功劳本上,未必论着功行赏
多少清白的愿望,就有多少张,染黑它的网……
……
名和禄,一把算盘叮叮当当响
我当,逐明月枕清风,一身坦荡,如城门少年郎
我当,工有所偿,学有所用,无人欺我无依傍……
没仰仗谁的光,也没投靠谁的脏
心照可宣,无愧天地间
……
致我年少志高昂
致我半生无名扬
也斗个胆去拆世间的谎
有得是冠冕堂皇,缺我又何妨……
……
……
……
嘿,你还在往下翻什么?
主角,接下来的日子,你该向前走了【鲜花】
诸位朋友,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希望那时,你我皆有所成!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510/441127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