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新的篇章!(大结局)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的篇章!(大结局)
罗颢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砸在窦抗胸口。
他身形晃了晃,额角青筋暴跳,指着罗颢的手指剧烈颤抖,却一句完整辩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罗颢的准备太充分了!
百骑司的行动太隐秘太迅速了!
那些他以为早已处理干净的尾巴,竟被对方死死攥在手里!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窦抗只觉得眼前发黑!
仿佛看到自己苦心经营数十载的权势大厦,正被罗颢这柄锋锐无匹的快刀,一刀刀劈开根基,摇摇欲坠!
殿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李二高踞御座,面沉如水,目光在罗颢呈上的证据和面如死灰的窦抗之间逡巡。
帝王之怒,隐而不发,却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明白,只要皇帝此刻吐出一个“查”字,权倾朝野的窦家,顷刻间便有覆顶之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突兀地自殿后传来:
“且慢!”
珠帘响动,内侍搀扶下,身着常服的太上皇李渊,竟缓步踏入太极殿!
殿内群臣无不惊愕,纷纷躬身行礼:“参见太上皇!”
李渊走到御阶旁特设的座位上坐下,浑浊的目光扫过殿中,最终落在脸色惨白的窦抗身上。
他又掠过罗颢,最后看向李二,缓缓开口:
“皇帝,此事,朕亦有所耳闻。”
李二眉头微蹙,起身行礼:
“父皇,此乃朝政……”
“窦抗,”
李渊打断了他,直接点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你御下不严,门生故吏良莠不齐,竟至酿成如此祸端,牵连灾区百姓受苦,实乃大过!”
窦抗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
“太上皇,臣死罪!”
“臣……臣确系管教无方,被恶奴蒙蔽,万死!万死!”
他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了“恶奴”和“管教无方”,绝口不提自己是否知晓或授意!
李渊微微颔首,仿佛接受了这个说法,又看向李二和罗颢:
“窦抗侍奉两朝,于国有功,其门生故吏所为,或有其失察之责……然,构陷大臣,动摇国本,亦非社稷之福。”
“念其旧功,此事,便到此为止吧!”
窦抗闭门思过三月,罚俸一年,严加约束族人门吏!”
“至于那几个胆大包天的恶奴,交由有司,从严惩处即可。”
“三州刺史,罪证确凿,自当按律严办。”
到此为止!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瞬间锁住了罗颢斩向窦家根基的锋芒,也暂时按下了李二胸中的怒火!
太上皇亲自出面作保,以“旧功”和“国本”为由。
强行将一场足以掀翻当朝宰辅、撼动世家门阀根基的滔天巨案,轻描淡写地压了下去!
仅限于惩处几个“恶奴”和罪有应得的地方官。
罗颢握紧了袖中的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抬眼看向御座上的李二,皇帝的目光深邃如渊,那里面翻涌着被强行压制的怒意和憋屈。
李渊的突然出现和强势干预,让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帝王,再次感受到了来自父权旧势力的沉重束缚。
他不能!
至少在此时此刻不能,公然违逆太上皇的意志。
“父皇所言……甚是。”
李二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冰冷的金属质感。
“便依父皇之意吧……”
窦抗瘫软在地,冷汗浸透重衣,如同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只剩下劫后余生的虚脱。
还好,窦家虽然元气大伤,颜面扫地,但根基,暂时保住了。
罗颢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腾的怒意与不甘。
他明白,这场朝堂对决,看似他大获全胜,实则还是失败了!
世家阴影依旧如浓重的乌云,沉沉压在帝国的心脏之上。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年终。
蝗灾的赈灾善后事宜早已尘埃落定,三州刺史人头落地,震慑朝野。
窦抗闭门不出,窦家势力在朝堂上暂时蛰伏,但阴影仍在!
长安城在表面的平静下,涌动着新旧力量更替的暗流!
罗颢因赈灾平乱、肃清吏治之功,加封食邑,荣宠更盛。
其雷霆手段与铁面无私之名响彻朝野,隐隐已成新一代寒门官员与皇权倚重力量的标杆。
他与世家的矛盾并未消弭,只是在太上皇的干预下,暂时转入更加深沉的暗战。
岁末的寒风扫过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带来北地的凛冽讯息。
连续数年遭受雪灾侵袭的突厥汗国,内部因颉利可汗的暴虐统治而分崩离析!
薛延陀、回纥等部族相继叛离,曾经威震草原的狼骑已然虚弱不堪。
太极殿内,气氛与赈灾时的凝重截然不同,充满了一种酝酿着金戈铁马的激昂。
巨大的舆图悬挂殿中,清晰地标注着突厥各部的位置与动向。
兵部尚书杜如晦出班,声音洪亮:
“陛下,突厥连遭天灾,颉利失道,众叛亲离!”
“其牙帐所在漠北,亦遭雪灾重创,牛羊冻毙无数,人心惶惶。”
“此乃天赐良机!臣请陛下,决意北征,永绝北疆之患!”
李靖、李勣等宿将眼中精光四射,纷纷附和。
李二目光炯炯,扫视群臣,最终落在立于武官前列,身姿挺拔如松的罗颢身上。
“小子……”
李二的声音带着金铁交鸣之意:
“突厥跳梁,荼毒北境久矣!”
“今其天亡,我大唐当顺应天命,犁庭扫穴,朕决意,年前兵发漠北!”
“此战,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如同战鼓擂响:
“朕命你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总领中路大军,直捣颉利牙帐!”
“李靖、李勣分领左右两路策应,此战,务求全功!扬我大唐天威!”
“臣,领旨!”
罗颢猛地踏前一步,声震殿宇。
“愿为陛下前驱,不破突厥,誓不还朝!”
殿内群情振奋,武将们热血沸腾。
岁末的寒气仿佛被这股冲天的战意驱散。
罗颢的目光越过太极殿的穹顶,仿佛已看到那朔风凛冽、黄沙漫卷的漠北战场。
那里,才是他这柄帝国最锋锐的利刃,最该闪耀光芒的舞台!
属于将军的荣耀,需要用敌人的鲜血与帝国的版图来铸就!
长安城的年终钟声尚未敲响,战争的号角已在帝国的中枢提前吹响。
一纸调兵文书,如同燎原的星火,自长安飞驰向帝国的各个军营、边关。
罗颢步出承天门,凛冽的北风迎面扑来,卷起他玄色大氅的衣角。
他停下脚步,回首望了一眼那象征着最高权力也凝聚着最深重阴影的宫阙群,眼神冰冷而坚定。
世家门阀的乌云终将被驱散,但此刻,边关的战事才是最让他注目之事!
“回府!”
他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
马蹄踏在朱雀大街冰冷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仿佛踏响了出征的战鼓。
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堆积如山的军务!
以及无数需要他披甲执锐,率领大唐铁骑踏破的险关与强敌。
一代名将,剑指北庭!
属于罗颢的战场,已然转移。
大唐帝国的命运之轮,也将在北疆的风雪与铁蹄声中,驶向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本书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462/111110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