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崇平:这日子没法过了
甄钰点头:“包勇祖上曾随杨家将西征辽国,是杨业杨无敌的贴身亲兵,忠心耿耿,还救过老爷子的命,蒙老爷子亲手传授杨家枪法。”
他又道:“时逢乱世,步步凶险。若不刻苦修炼,又如何保护你们?”
贾敏、黛玉低头吃饭,默默不语。
席间,却有浓浓温情,挥之不去。
这不是甄钰杜撰。他穿越后,就点名包勇做了枪术师傅,传授枪法。
原著中,包勇乃是甄家忠仆,后来被推荐到贾府,还以一敌多,持棍打死闯入大观园的盗贼,武艺不凡。
包勇忠义,看小主人开窍要习武,又惊又喜,索性将杨家枪法倾囊相授。
甄钰有前世消防当兵打下的基础,只用三个月就学全了杨家枪法。
其实,他更想练火铳。毕竟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但他现在身在荣国府,距离梨香院又太近,开枪动静太大。
这三眼火铳是他压箱底保命绝技,不能外泄。
改日去城外僻静处,再苦练枪法。
军刺虽然致命,但一寸长一寸强,长枪才是冷兵器之王。
无论马战、步战,长枪都是战场王者,必须练熟练精。
甄钰也暗暗惊奇:“我上辈子虽然练过武术、这几个月又学了枪法,但绝对没有这等实力。”
或许是穿越过程潜移默化影响了他,让他身体潜能被开发出来。
不到半年,杨家枪法就被他练地有所小成,如臂使指。很多关窍一点就透,连不懂奉承的包勇,都忍不住称赞甄钰是练武的不世奇才。
贾敏道:“方才皇后娘娘派女官来宣凤旨,正式册封我为二品诰命,还送来了诰命书和凤冠霞帔。”
甄钰眼波一闪。
天下官员归皇帝管,诰命却归皇后管。
册封、晋升、剥夺诰命,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职权。
崇平之前以圣旨册封贾敏,严格说是越俎代庖,皇后这次派人册封,才算正式。
二品以上诰命,才有宫中制作的凤冠霞帔。三品以下,只给诰命书册,自己花钱请人做。
民间新娘子所谓凤冠霞帔,乃是对诰命服的仿制品。新郎官也同理,是探花郎仿制品。只是皇恩浩荡,允许草民一辈子有这么一天冒充一把探花郎、诰命夫人。
贾敏忧心忡忡:“按规制,我明日该进宫谢恩。只怕这是陛下授意,一旦对景起来,我该如何奏对?”
甄钰秒懂。
崇平帝每一个举动,都别有深意。
贾敏刚入京,皇后就派人册封,只怕是掩人耳目,制造贾敏光明正大入宫机会。
诰命谢恩,偶遇圣上,合情合理,并不扎眼。
甄钰虎目一闪。
难怪贾敏忧心忡忡,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据实以奏。”
甄钰笃定道。
“据实以奏?可是忠顺王权势···”
贾敏失声道。
“这是唯一击败忠顺王、替姨夫报仇的机会!”
甄钰肯定道:“您要将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都告诉圣上。但不能有推测之言,每一句都有根有据,不带感情色彩陈述案情。”
“陛下既对案子起了疑心,又如此厚葬姨夫,自然要深挖细查,揪出真相。”
甄钰斩钉截铁。
贾敏有甄钰做主心骨,也安定下来,用力点头:“好!”
崇华宫,东暖阁。
三更天,崇平帝还在批阅奏折,但阴刻清瘦脸庞上,眉头越皱越紧。
“银子,银子,又是银子!?”
“辽东、西北、西南,兵火连天。”
“军务、漕运、修河、抗灾···”
“都向朕伸手要银子!”
他又连着看了几个折子,无一例外都是要钱、要钱、要钱。
山西大旱。
山东蝗灾。
桃花汛黄河决口。
辽东前线吃紧。
西北民族入寇青海。
西南土司叛乱。
崇平帝气得将折子丢在地上,在屋子里快速来回走动。
高庸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他知道,这是陛下心烦意乱的习惯。
“宣首辅齐衡。”
“是。”
片刻后,首辅齐衡站在崇平面前。
他来的这么快,不是因为别的,因他本就是当值的阁老,今晚住在文华殿没有出宫。
齐衡五十六岁,浙省台州人,曾任户部尚书,对大周财政和税制了若指掌、研究甚深,可谓搞钱的一把好手。
崇平撒气丢在地上的折子,早已被高庸收拾起来,整整齐齐交给齐衡。
崇平揉着眉心,叹道:“元辅,这些折子,你都看过了吧?”
首辅又叫元辅,乃是阁臣之首,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齐衡额头皱纹又深了一层,叹道:“看过了。”
“这些数字,不能减了?”
崇平语带无奈。
都说皇帝乃天下至尊。但他这个皇帝自从御极以来,却比谁都卑微。
每天要应付的,是无穷无尽的告急折子,还有催银折子。
齐衡深吸口气:“臣已经召集内阁阁老、六部尚书,仔细商议过了。那些不急的,虚报的,还有可打折的,都被臣统统筛掉了。呈给陛下御览的,都是十万火急的急务,不可减免的。”
崇平道:“朕粗略一看,光是眼下急需银两,就要500万两?国库中有这么多存银吗?”
齐衡苦笑:“陛下知道的。国库中只有存银200万两。”
崇平:“···”
缝缝补补,这日子还是过不下去?
齐衡字斟句酌:“好在林如海这个月从两淮盐藩库紧急向朝廷输银200万,又查抄徐家,添补上一些亏空。清空国库,应能勉强填补上缺口。”
崇平感动。
林如海临死前,还向朝廷输送银子?
真是朕之肱骨,第一宣力大臣。
他摇头:“可现在才5月,今年才过去一小半,秋粮秋银要入冬才解得上来。还有半年光景,万一有个急务,朝廷岂可没有一点手段应对?”
齐衡皱眉:“据臣所知,各地藩库还有些存银。实在不行,只能暂时挪借,输送国库,以度饥荒。”
崇平摇摇头:“大周江山,怎么会弄成这样?”
各地藩库银子,各有用处,都是专款。再说也没有多少,就算东挪西借,也只能应一时之急,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齐衡叹道:“从崇平十一年起,我朝便开始入不敷出。首先是辽东战事,辽水一场惨败,将士阵亡十一万,光抚恤就支出数百万两。西北准部又不断入寇,战火连年。臣粗略算过,辽东、西北战事至今靡费朝廷超过两千万白银。”
崇平面色阴郁。
他当然清楚,打仗,是烧银子的无底洞。
但都是边关入寇,大周被迫迎战,不打又不行。
偏偏银子流水般花出去,败报、求援奏折却雪片一般飞向京师,真是奇怪也哉。
齐衡继续道:“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最近又灾祸连年。北方大旱、南方洪水、黄河闹决口、北地闹白毛。到处都在闹灾,竟无一省无灾无难。不光要蠲免赋税钱粮,更要输银赈灾。哪怕皇上夙兴夜寐,周公吐哺,朝廷也只能勉强维持。”
一想早年夺嫡做下之事,崇平也心中气沮:莫非朕德行有亏,上苍降灾惩戒?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138/111111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