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红楼之开局迎娶林黛玉 > 第94章 钦差驾到!

第94章 钦差驾到!


老云笑起来,又随便抓了一把珠宝首饰,满意点点头:“上好的东珠。成色不错。”

检验无差错,老云挥挥手,示意手下将金银财宝收好。

甄钰又恭恭敬敬,给林如海的棺椁磕了头:“姨夫,惊动您老了。您老为陛下生前忙于政务,死后还以棺椁亡灵,守护陛下财宝,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云看甄钰对林如海行礼,沉吟一下,也上了一炷香:“如海,我待陛下给你上柱香。你功劳甚大,可安息了。”

将棺椁推回坟茔,重新埋葬,安顿妥当后,老云对甄钰道:“咱要带东西,进京复命。这次你又是献上千万徐家财产,又是设套骗了忠顺王一千万,功劳不小。你前前后后,给陛下折腾出三千万金银,都超过了今年财税,大大充实财政内库。陛下对你十分满意,估计另有封赏。”

三千万。

这就是甄钰给崇平的考验,交出的答卷。

沉甸甸、明晃晃、金灿灿的三千万!

林如海给国家增收三百万,都能死谥文贞,甄钰却只用一两个月,就鼓捣出林如海的十倍贡献。

崇平不喜欢甄钰,才有鬼。

甄钰喜道:“忠顺王,真给金子了?”

老云冷哼:“他百口莫辩,不给怎的?第三天晚上,他亲自带人护送一千万金子,送入内库。一百万两,足足五十个大箱子。”

他冷笑道:“短短三天,能筹措出千万金子。你说的没错,忠顺王钱多的没地放了。家产还不知道多少?”

甄钰咋舌。

所谓千万金子,是他信口胡诌、编造的。

天下千万富翁有不少,但能随便拿的出千万黄金的,只怕一只手都数的出来。

无他。

黄金太稀缺。

虽然金银兑换一比十,但黄金价值远超过十倍银子。

黄金是天然贵金属,也是天然货币,可通行世界、畅通无阻。

加上其体积小、价值高、藏匿便利,更得达官显贵、富商巨贾青睐。故而黑市价格居高不下,与白银一度达十三比一。

甄钰只是灵机一动,栽赃忠顺王,诬陷他拿走千万金砖,想不到他竟真分分钟还上了。

以崇平多疑性格,只怕忠顺王麻烦才刚刚开始。

甄钰偷笑。这倒是意外之喜。

老云拍了拍甄钰:“依咱看,林如海的案子也不用再查了。忠顺王都承认了是他干的,还缴纳千万金子做议罪银。再查也查不出什么来。跟咱一起回京吧。”

忠顺王知道是林如海之案+德妃之案,一再触怒崇平,只好乖乖交出千万金子,算是交钱赎罪。

汉朝开始,就有大臣交钱赎罪制度。到了大周,更是有成熟的“议罪银”制度。

议罪银,什么意思?

大臣要犯罪了,您拿一笔钱交到皇上这儿,然后崇平掂量一看,本来应该流放你十年的,算了,流放你三年,您把钱交我这儿就行了。

只要钱够多,甚至可以免死。

当然,谋逆等十恶不赦大罪,不能缴纳议罪银抵罪。

这算是为国家财政,开源节流的一种方式。当然也破坏国家法制。

谁让大周税制落后,又改革不动,崇平精穷呢?

这千万金子,就算忠顺王议罪银,破财免灾了。

甄钰正色道:“虽然如海公之死,忠顺王已经变相承认,但案情依旧扑朔迷离,必须给孤儿寡母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这种戕害朝廷命官、冒名顶替之事,江南还有多少?事关朝廷社稷,不容等闲视之。”

老云点头:“言之有理。”

甄钰沉声道:“恳请陛下,一查到底!”

老云盯着他看了许久,橘皮老脸难得一笑:“行吧。愿意查,你就查到底!”

他一指身后血滴子:“你们都留下,听甄都尉的吩咐。”

十几个血滴子齐声道:“遵命!”

老云力拔山兮气盖世,一把扛着那大棺椁,独自飘然而去。

甄钰咋舌。

大棺材盛放黄金六十三万两,现银一百二十万两,还有诸多珍宝。这老太监竟能扛着走?

这是人,还是高达?

红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崇平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绝世高手?

送走老云,甄钰回到扬州。

扬州码头,钦差大船。

耽误这许多时日,钦差大船早就抵达扬州,只是一直停泊在码头。

码头旁,扬州知府田启圣等的心焦无比。

他迎接钦差的,可一连五六日,钦差大臣却不肯下船。

田启圣连钦差甄钰的面都没见到,又不敢走。

同知、通判、推官等几个下属,也不敢走。

一帮扬州官僚,议论纷纷。

同知:“钦差大臣甄钰,没听说过?”

通判:“听说很年轻,不及弱冠。”

“才十几岁?”

田启圣眸光一闪。

关于钦差,他知道的,显然比这些人多得多。

但他不会说。

他的恩师乃是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齐衡。

齐衡,乃至浙党魁首,权倾东南。

扬州府乃是天下首善,富甲一方,能坐镇此地的田启圣,自然背靠大树、朝中有人。

齐衡让严春芳给自己写信,让自己小心应对,既不要惹上林如海之死,更不能让钦差借题发挥,搜刮、荼毒扬州盐商。

归根结底老办法,软磨硬抗打擂台。

田启圣叹了口气。

看来恩相打算以财贾税货之道,掐住陛下和朝廷衮衮诸公,以稳固相位。

这也是东南浙党把持朝政的关键——东南赋税半天下。没有浙党点头,谁也休想收上税来。

严春芳信中不屑一顾,钦差甄钰不过是幸进之臣,一个年方十四的少年而已。既不是科举出身,也没有从政经验,应该很容易糊弄过去。

田启圣乃是官场老油条、老狐狸,打太极拳、从中作梗、暗中掣肘乃是拿手好戏,连号称能吏的林如海都拿他没办法。

让他鬼打墙,绕圈子,时间一长,甄钰经验不足,自然露出破绽,或者做错事情,朝中自会有言官弹劾他“虚耗时日”“查案无能”或者其他罪名。

崇平帝再信任此人,也不可能长久坚持,时间一长,此人只好轰轰烈烈来,灰溜溜滚蛋。

崇平帝历次派钦差、特使前往江南,推行改革、督查税务、查办案件等等,基本都是这么无疾而终、铩羽而归。

崇平要想在江南施政见效,唯有依靠齐阁老和浙党。

田启圣想清楚要害,便神态自若起来。

“对了,为何不见崇刚崇大人?”

虽说三司分立,各有职权,田启圣这扬州知府管不到扬州卫,但毕竟钦差驾到,崇刚身为扬州卫指挥佥事,不也该来迎接?

“不知道。好些日子没见到扬州卫的人。”

通判笑道:“不来更好,惹得钦差大人不悦,先查那些武将。我听说,崇刚手伸的很长,肥的流油啊。”

自古文武不两立。

大周朝虽谈不上崇文抑武,但文武也泾渭分明、两套系统,文官集团打压武将乃是政治正确。

田启圣发愁:“但邸报上说,这位特命钦差是冲着林大人案子来的。林大人死在扬州,我这知府怕是罪责难逃啊。”

正在议论,却听到钦差船上,竟升起了一面王命旗!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138/111110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