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甄钰:没人比我更懂交易!
甄钰淡淡一笑。
他之所以抛出这块肥肉,就是要引发盐商内部竞争。
原本这是盐政的职权。
利益归于朝廷,更直白点,归于文官集团。
但甄钰有代天巡狩、便宜行事职权,有权插手此事。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甄钰才不会把肥肉留给后任盐政,放着这么大一块蛋糕只流口水。
他抛出此事,引发盐商竞价,便可趁机大捞一把油水,献给崇平帝。
崇平是一架无情、冷血、精明的政治机器——功劳输进去,升官吐出来,税银交上去,爵位升起来,罪过输进去,抄家圣旨来···
按照斯蒂庞克原理、玉座金佛理论,甄钰若再能给他搞一大笔小钱钱,又该升官了。
时不我待。
甄钰来这世界,时间太短,根基太浅,敌人又太强。
无论忠顺王还是齐衡,朝堂到贾府,诸多政敌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发育。甄钰必须抓住每一个可能机会表现、立功,赢得崇平的器重,快速积攒实力,才能为自己和黛玉赢得一线生机。
贾颂平呼吸急促,第一个表态:“大人,大人,我向来最乐善好施,对朝廷忠心耿耿啊。我愿乐捐一百万两!恳请大人一定要体察我的忠心···”
甄钰点点头,面无表情。
鲍志道后悔动作晚了,被贾颂平抢先,急忙叫道:“我,乐捐一百五十万。”
汪庭璋叫道:“一百八十万!”
马曰倌两兄弟对视一眼。
之前一次,马家在淮扬盐商商会,备受徐应龙排挤,吃了好大亏,就是没有占得会长之位。
如今,天赐良机。
徐应龙+江春盐引份额,足足三成,加上马家自己的,便稳坐头把交椅,能当上会长。
人不狠,站不稳。
马曰倌吼道:“两百万。”
其他盐商,也争先恐后乐捐报价。
甄钰微微一笑:“这么大事,光是六大盐商内部议论,未免有点失之公平。还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好。”
贾颂平几人:“?”
甄钰拍了拍巴掌:“来人,请扬州前一百大商人来。”
不多时,扬州富豪榜排名前一百的富商、巨贾、大世家,汇聚一堂,人头攒动,别说坐下连站的位置都满了。
基本都是各大世家、商会、票号会长,例如丝绸商会、海贸商会、茶叶商会等等。
但人人脸上,都是兴奋之色。
他们听说,钦差大人要公开拍卖徐应龙、江春两大盐商的盐引份额!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发大财的机会。
不用甄钰说明,大家都明白,要购买盐引,首先要乐捐。
钦差大人会根据你乐捐的金额,来确认你的对朝廷的“忠心”、参加拍卖的“诚意”、还有拥有的“实力”,再根据这些,分配相应的市场份额。
说白了,拿钱买钦差好感度。
虽然有人腹诽,这钦差看着年纪轻轻,也太会做生意了吧?
拍卖就拍卖,为何先搞乐捐?
这不是吮吸民脂民膏,大肆敛财?
但盐引动人心啊。
在利益面前,谁能保持理智?
三成盐引份额,就算拿不全,但拿到一半,也足以一举超过在座的六大盐商,当上盐商商会的会长,坐上徐应龙的位置。
谁甘心放弃?
谁敢说不要?
甄钰没让人一个个拿着纸笔问去。
他这次改了章程,竟然发给每一个在座的盐商,一张小纸条。
“各位,我知道你们急于表达对皇上的忠心。”
“乐捐多少,你就写个数字。”
“只给一次机会。不能更改。”
“乐捐数额前二十,才有资格进入盐引拍卖。”
“大家背对背,谁也不许偷看,更不许商量。违者立即取消盐引拍卖资格,逐出门去。”
“如此一来,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公平合理。”
甄钰(手风琴):没有人比我更懂交易!
甄钰让人打开各处房门,开放院落,任由这100多盐商、巨贾去各处背地里,背对背,填写乐捐数字。
贾颂平、鲍志道、汪庭璋、马曰倌等大盐商,当时还没反应过来,但一回味就后悔地拍大腿。
他们之前把乐捐数字,都泄了出去,等于泄露了底牌。
甄钰却不讲武德,又一口气拉进来100家竞争对手。
虽说扬州商界最有实力的,是八大盐商没错。
但扬州丝绸、海商、贸易等也十分发达,富商巨贾云集,这些商人实力也不可小觑。
更让他们心寒的,是甄钰这“背对背”乐捐之策——大家对都不知道对方写多少,连他们六家也要重新报价。
乐捐前二十,才有资格进入拍卖?
等于花钱购买一个拍卖资格。如果捐钱不够,对不起,都没有入场券。
谁都清楚,这足足三成盐引,诱惑力何其之大?
甄钰此举,无异于将一条流油肥肉吊在高处,引入一群饿狼窜高争夺。
大盐商们冷汗,滴落在纸条上。
填多少?
100万?150万?还是200万?
怎么想,都觉得不保险。
完全无法预料对手的行动。
甄钰负手而立,看着满院子富商巨贾,抓耳挠腮,彼此偷窥,却不敢商量,更不敢对账的窘迫之态。
田启圣越看越心惊,越想越佩服。
这甄钰小小年纪,怎能想出如此妙计?
拍卖盐引,却不限于八大盐商,甚至不限于盐商行业,而是跨行业引入整个淮扬最有实力的商人。
关键,还只是乐捐。
根据乐捐情况,确定拍卖盐引的份额。
这招,太毒了!
原本,盐商们对于乐捐十分抗拒,就算捏着鼻子肯捐一点,也如铁公鸡拔毛心疼要死。
现在,一个个却唯恐乐捐不够,被人比下去。
而且报价机会只有一次,还不许串联,如乐捐数额不够,泯然众人,就会直接打水漂、血本无归啊。
现在,钦差已经赶鸭子上架,营造出一种“内卷”态势,逼着最有实力的富商巨贾“比狠”,争相大出血,以免。
田启圣擦擦冷汗。
作为本地父母官,没人比他更清楚盐商的尿性。
甄钰却能把他们治的死死的。
不能以貌取人,此人能力、实力要重新估计才是。
自己不容于浙党,能否投靠此人?
田启圣恭敬道:“大人,真高明也。下官佩服无地也。”
甄钰淡淡一笑。
他的办法,不就是后世背靠背拍卖竞标的套路吗?
不是他高明,而是时代进步。
他拥有比这时代多几千年的智慧,站在巨人肩膀上。
甄钰察觉到田启圣试图向自己靠拢。
乐捐一旦成功,田启圣将被浙党视为异类,加以排斥。
田启圣座师是齐衡。但这年头座师与学生关系,有的胜过父子,有的势同水火。
如果能拉拢田启圣,在浙党大本营扬州楔入一枚钉子,倒不失一步好棋。
“田大人,若这次乐捐成功,你也功劳不小。我会在密折上,向陛下提到你的贡献。”
“下官惶恐!愧不敢当!”
田启圣急忙跪下,但充满意外之喜。
能不追究他钦差遇刺失察失职,就阿弥陀佛,根本不敢奢望立功受奖,可谓因祸得福。
甄钰只是顺口一提,目光重新投向会场。
趁着盐商们忙着填数字,猜心思,斗心眼,甄钰目视包勇。
包勇将一个抄家册子,递了上来。
甄钰看了一眼数目,心中一跳。
狗大户,真是狗大户!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138/111110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