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技多不压身
第一百三十六章 技多不压身
“据下面人提供的信息,贾姑娘是通过贾氏商行的关系参加拍卖会的。”
“贾氏商行是魏国公府的产业。”
“看贾姑娘的言谈举止,应该出自贾氏旁支。”
林雄说道。
闻言,林涛嘴角微翘。
藤野想向大明靠拢。
眼光倒是不错,看上了贾氏的姑娘。
只可惜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真是没想到,贾姑娘原来是武勋高门的人。”
“一个小小的管家,难怪可以豪掷二百两银子,跟我们大人抢夺花魁!”
藤野说道。
昨晚在舞音坊,他们就想让花魁陪他们的主人,浩野吉刚。
因为楚潇出价过高,他们只好放弃。
“你的意思是说,昨天晚上花二百两银子抢凤鸣姑娘的人。”
“只是贾府的一个管家?”
林涛一愣道。
听到藤野的话,他也十分吃惊。
藤野一声冷哼,把昨天晚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今天楚管家的事,林雄也告诉了林涛。
“好啊!”
“林雄,他那样的贵客,以后一定会再来。”
“到时候你定要好好招待。”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你帮我引荐一番!”
“跟贾家扯上关系,我们飞黄腾达的日子就不远了!”
林涛一脸激动道。
随后,林雄走下画舫,回到自己的马车。
靠着车门,将一张纸条从门缝里塞出来。
“这上面是今天的账目。”
“当然,还有他们下次进货时间和数量。”
“你把这东西尽快送回衙门!”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比较复杂。”
“你定要一字不漏告诉许千户!”
“今天的拍卖会,魏国公府有人参与。”
“不过,来人是个小娘子。”
“也许只是贾氏的旁支。”
“还有一个中年男人,被他们称为‘大姑爷’!”
“应该是贾氏的姻亲!”
“他们带来的那个楚管家,就是昨天晚上在舞音坊豪掷二百两银子的人。”
“通过这条线索,应该可以把他们的真实身份查出来。”
林雄说道。
车夫听到他话说完,拿着鞭子的手微微一抖。
一鞭下去,马车飞奔起来。
……
楚府。
楚潇将事情安排妥当后,坐在书桌前。
开始写日记。
“早上沐浴更衣后,封爵的圣旨随之到来。”
“云公公宣读皇上的旨意,弘公公赏赐袍服。”
“当然,还有老朱答应给我的荔枝和那些参奏我的奏折副本。”
“那些官员,真是吃饱了没事干,红眼病泛滥。”
“我没有招惹他们,但他们却把我昨天晚上去舞音坊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两位公公跟我原本就是老熟人。”
“想留他们一起吃饭,但他们却说,有人已经把我盯上了。”
“我这个永康伯,都被说成了青楼伯。”
“他们担心别人说我勾结内侍。”
“便没有留下来,急匆匆回去复命。”
“老朱调教身边人的能力,真是没得说。”
“两位公公真乃贤宦也!”
“只要有老朱在,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宦官霍乱朝政的问题。”
“我把他们送来的荔枝一口气干完。”
“没过多久,贾二小姐带着朱高煦和朱高燧赶来道贺。”
“看他们三人的样子,就知道是打劫蹭饭的。”
“贾二小姐抢了我从贾氏商行定制的沉香手串。”
“还拉上我参见晚上的黑市拍卖会。”
“我想让他们知道海禁的危害性,便答应下来。”
“……”
“朱家两兄弟因为喝醉了酒,胡言乱语之中争抢王位。”
“说什么等他们父王驾鹤西去,他们谁才是燕王的继承人。”
“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燕王突然出现在现场。”
“两人被燕王拧走后,贾云正式跟我摊牌。”
“我的所作所为,她认定是老朱亲自授意。”
“无奈之下,我顺着她的意思去忽悠。”
“……”
“晚上我伪装成贾氏的管家,跟贾云一起参加黑市拍卖会。”
“朱家两兄弟没来,燕王却来了。”
“他坐在一旁,把发生的事情全部看在眼里。”
“海禁一刀切的政策,不但催生了黑市的交易。”
“而且,那些巨大的利润,也是落到私人的腰包。”
“大明真是损失巨大啊!”
“凭借燕王的才能,我相信他亲身体会之后,绝对会把事情禀报给老朱。”
“不巧的是,我在这里碰上了那该死的倭奴,佐藤和藤野。”
“经过一番抬价,我把他们坑了数次。”
“最后要结束时,黑市居然低价出售红薯。”
“这农作物可是能够亩产千斤。”
“有了它,大明百姓何愁饥荒?”
“我担心贸然出手,倭奴会因此抬高价格,引起不小动静。”
“经过一阵思虑,我动用了怯薛军令牌!”
“让一旁的元裔色目人阿纳木帮我圆满完成。”
“能够获得如此神物,实在是太棒了。”
“红薯和秧苗,现在就在我府中。”
“我想请一个会种植的人,先在我的小院之中将它种植起来。”
“成功了再慢慢进行推广。”
“我要为大明没有饥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后的黑市拍卖会,我还会继续参加。”
“也许还有什么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出现。”
“那些高产量的农作物,非常容易种植。”
“甚至我在幻想,老朱看见这些让大明百姓吃饱的粮食时。”
“那皱巴巴的老脸,会笑成什么样子?”
写完日记,楚潇合上日记本。
“恭喜宿主,获得神奇厨艺功法奖励!”
“神奇厨艺,可以让你精通各种烹饪技巧。”
“……”
“技能融合中!”
“恭喜宿主成为食神!”
楚潇嘴角上扬,一脸无奈。
写日记的奖励,真是越来越玄乎。
种植技术没有,却来了厨艺。
不过,技多不压身。
以后烹饪美食也非常不错。
……
第二天。
皇宫大内外间,寅时。
朱元璋起床之后,按时翻看楚氏日记。
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调教身边的人和大臣。
小云子和小弘子,是他从小就培养起来的。
为人耿直、办事得力。
最重要的是懂得进退。
不过,这也是他吸取了历代朝代宦官乱政的教训。
他特意下旨,太监们不能读书识字。
按旨办事就行!
只要大明的后世之君,按照他的方法管理宦官就行。
“……”
“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燕王突然出现在现场。”
这两个混球,王位也是可以胡乱编排的吗?
大明的王位,一直都是按照顺位继承。
老四到底是怎么管理他们的?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009/111110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