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高冷女帝,微服私访撞见我的一条龙 > 第81章 怕是不易

第81章 怕是不易


第八十一章  怕是不易

墨先生躬身站在秦阳面前,神色有些凝重。

“公子,这铁甲舰,怕是不易!”

他手里拿着一张画满了繁复线条的图纸,图纸巨大,铺满了整个桌面。

“钢铁倒还好说,只要时间足够,桃源县的炉子昼夜不停,总能凑够。

但这驱动的核心,这颗‘蒸汽之心’,必须造的极大,要比现在酒厂那台,怕是要大上十倍不止,其中关窍极多,稍有不慎,便是炉毁人亡的下场!”

墨先生顿了顿,指向图纸上另一处。

“还有,公子,造船容易,驭船难。

这铁甲舰要纵横大洋,就需要懂得观星宿、识水文、辨地理的人才。

更要有一位能统领千军、调度舰队的大将。

这些人,可不是光靠会造船的工匠就能成的,得是真正的海军人才。

恕老朽直言,这样的人,莫说桃源,怕是整个大乾也寻不出几个!”

秦阳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知道墨先生说的都是实话。

这就像他前世造航母一样,光有船壳子没用,上面的雷达、战机、还有最关键的指挥系统和人员,才是一艘战舰真正的灵魂。

“你说得对!”

秦阳终于开口,声音很平静。

“没有人才,造出来的就是一堆废铁。

既然大乾没有,那我们就自己造!”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了南方的望海城。

“传我的令,在望海城,成立‘桃源海军学院’!”

墨先生愣住了。

学院?

“学院只考三样东西,算学,格物,还有胆识。

不看出身,不问过往,只要有本事,敢出海,桃源县就以前所未有的高薪聘请他们!”

秦阳的手指,重重点在望海城的位置。

“依托南方商盟的财力,还有当地最好的船匠,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为我们的大乾,不,为我们的桃源,培养出第一批能驾驭铁甲舰的海军!”

消息传到望海城,整个城市都炸了。

桃源县要办海军学院!

而且这学院的招生要求,简直闻所未闻。

不考四书五经,居然考什么算学和格物,那不是商贾和匠人才会的东西吗?

更离谱的是,这学院还请了一个“荣誉讲师”。

当那个叫什么约翰的西方人,顶着一头金发,蓝的像海一样的眼睛,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望海城都轰动了。

让一个“蛮夷”当老师?教天朝上国的子民?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时间,望海城的茶楼酒肆里,到处都是议论纷纷。

有的人觉得秦阳疯了,有的人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可当学院贴出告示,言明一旦被录取,不仅学费全免,每月还有高额的银钱补贴,毕业后便可直接进入桃源海军,授予军职,享受桃源县官员的待遇时,所有非议的声音,瞬间小了大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时间,无数读不起书的贫寒子弟,还有那些渴望出人头地的亡命之徒,都挤破了头的往海军学院报名。

京城,宰相府。

李斯年听着手下的密报,一张老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桃源海军学院…

金发碧眼的蛮夷教官…

这个秦阳,总能搞出些让他意想不到,却又无比扎心的名堂。

他知道,秦阳这是在挖他大乾的根。

军事上的威胁他尚且不怕,可这种人才的培养,思想的侵蚀,才是最可怕的。

他不能再坐视秦阳在南方做大了。

“来人!”

李斯年声音嘶哑的喊道。

一个幕僚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

“拟旨!”

李斯年的眼中闪过一丝毒辣。

“望海城太守刘敬年,勤政爱民,卓有功绩,朕心甚慰。

特擢升为青州刺史,即日赴任,不得有误!”

幕僚心头一颤。

好一招明升暗降,釜底抽薪!

谁都知道,望海城是南方第一大港,富得流油,而那青州,是内陆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恶水之地。

这哪是提拔,这分明就是流放!

更是要斩断秦阳在南方最重要的一只臂膀!

桃源县,县衙后院。

上官凤拿着一卷刚刚从京城用最快渠道送来的密报,快步走进了秦阳的书房。

“李斯年动手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秦阳正在看海军学院报上来的学员名单,闻言抬起头。

上官凤将密报递了过去,将李斯年的毒计和盘托出。

“这老狐狸,是想把刘敬年调虎离山。

刘敬年一走,望海城群龙无首,他便可安插自己的人手,到时候,你的海军学院,还有和南方商盟的贸易,都会被掐住脖子!”

她看着秦阳,继续说道。

“而且这一招是阳谋,他用的是陛下的名义,是‘恩旨’。

刘敬年若是不接旨,就是抗旨不遵,给了李斯年发难的口实。

若是接了,你南方的大好局面,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秦阳看完密报,脸上非但没有愁容,反而笑了。

“这老东西,还是只会玩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他将密报随手丢在桌上。

“他以为我会在乎一道圣旨?”

上官凤一愣。

秦阳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玩味。

“凤儿,你教我的帝王术里,可有教我怎么对付这种阳谋?”

上官凤的脸颊微微一红。

“君无戏言,天子之诏,便是天命。

若想破解,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让这道圣旨,发不出来,或者,让接旨的人,接不了!”

秦阳哈哈大笑。

“聪明!”

他走到上官凤身边,俯身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那就让他接不了!”

第二天,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从望海城送往了京城。

望海城太守刘敬年,听闻天子浩荡皇恩,激动不已,竟引发旧疾,当场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如今已是卧床不起,性命垂危。

奏报的末尾,还附上了一封秦阳的亲笔信。

信中,秦阳用情真意切,几近泣血的文字,痛陈刘太守为国操劳,积劳成疾,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让刘太守留在望海城安心养病,以全君臣之义。

这封信写的,那叫一个感人肺腑,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008/111110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