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所以罗镜文先前没怎么注意到他。

如今听了他这办法后,觉得颇为可行,脑子里便想起了这一层关系来。

罗镜文赞同道:“可行。”

“一斤粮食能换至少两、三斤红薯,红薯同样也有饱腹作用。”

“届时在赈灾的粮食里混多一些红薯,灾区百姓能吃饱一些,我们朝廷的粮食也能节省不少。”

“这样能节约赈灾的成本!”

沈华粱提醒说:“苏誉说过,红薯虽能作为主食,可单吃红薯却是不行的。”

“须得搭配其他的主食一起。”

潘弘图说:“所以我的意思是,拿一部分谷粮换成红薯即可。”

“届时谷粮和红薯掺和着赈灾,肯定没问题的。”

其他人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个办法好。”

“这红薯我也尝过了,饱腹感极强。”

“掺进米粥里一同煮,味道也挺不错的。”

沈华粱看着其他人都赞同的样子,也没再说话。

这些人现在说是米粮里掺杂红薯一起赈灾,但不用想,后面肯定会变成全是红薯的赈灾。

他提醒的,其实是这种事情。

不过现在还没走到这一步,就算在场有人听懂了他的话,也暂时不想去细究。

夏阳江看了沈华粱一眼,说道:“既如此,那便用此次收上的青苗钱去购买红薯。”

“加上夏粮一起,暂且先运一部分往苏北地区。”

“好让当地官府能尽快组织人手去开凿新的海口,引排积水。”

石有为点头说:“我这便去安排。”

“不过此次事关重大,不容有失,朝廷最好再指派钦差前往苏北。”

“一是安抚人心,二是监督赈灾情况。”

苏北那边每年都会指派巡盐御史前往。

但如今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巡盐御史得忙着盐场的事情,对于赈灾估计是分身乏术。

再指派一个钦差,确实很有必要。

但人选的话……

罗镜文在思索着,要派什么人去。

这种赈灾是苦活,可一旦赈灾完回来,那就是大功。

想去的人会有,不想去的也有。

在他考虑的时候,夏阳江突然说:“如今正值夏收,税粮入京,又有几处灾区要处理,朝廷的诸公恐怕都不能离开各自的岗位。”

“我前两天收到江东提学钱远洲的奏疏,他今年任期将满,马上要回京城述职。”

“不如直接派他前去苏北,帮助处理当地的灾情?”

“钱远洲?”

罗镜文念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熟悉。

一旁马英伟的表情在听到这个名字后,顿时变得有些高深莫测。

在场的这些人还没有想起来,但他是立刻就想起来了。

钱远洲在调往江东之前,是江陵一带的提学都督。

而他的小师弟苏誉,当时就是被钱远洲取中为江陵府院试第一名。

朝会散去,石有为行色匆匆,赶回户部衙门处理正事。

罗镜文想了一阵,总觉得这姓钱的有点耳熟。

突然灵光一闪,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名单。

罗镜文问道:“那两次率领读书人对抗朝廷的学生钱玉宇,他与钱远洲可有关系?”

夏阳江笑了笑,解释说:“钱玉宇是钱远洲的侄儿。”

“能率领读书人质疑朝廷,督促朝廷办事,这也说明叔侄二人对朝廷都是忠心耿耿,绝对可堪大用。”

罗镜文对于他这种书法觉得有点不认同。

因为第一次这群读书人冲击朝廷,那是要把他们王党连根拔起!

不过这种话不能说出口。

说了就等于承认了他老师王阁老真的参与了弑君。


  (https://www.02ssw.cc/5029_5029087/242712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