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云安林氏
傍晚时分,林向东回到家中。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客厅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将整个屋子映照得温馨宁静。
父亲林岩正坐在沙发上看着新闻联播,茶几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母亲陈娟系着那条用了多年的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音伴随着饭菜的香气阵阵传来。
"爸,妈,我回来了。"林向东换上舒适的拖鞋,走到父亲身边坐下。
林岩的目光从电视上移开,看了儿子一眼,又将视线转回屏幕:"今天这么早回来?"
"有点事想问问您。"林向东拿起茶壶,给父亲已经半空的茶杯续上热水。
“什么事啊?”林岩拿起遥控器,将电视的声音调小。
自从儿子事业有成,坚持让他回家享清福后,林岩就很少过问家里的事务了。
不论是生意上的重大决策,还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由林向东自己拿主意。
"咱们家祠堂在哪里啊?"林向东故作随意地问道,眼神却不经意地留意着父亲的反应。
林岩立即坐直了身子,语气带着些许激动:“就在我们云霞村的老街,你小时候去过的,你忘了吗?那年你六岁,还在祠堂前的石狮子旁边摔了一跤,膝盖都磕破了。”
林向东微微一笑:“小时候的事情,都记不清楚了。”
林岩有些诧异地看着儿子,细细打量着这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在他的记忆里,林向东从小到大对亲戚朋友都不太热络,更别说主动关心宗族的事情了。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林岩忍不住问道。
林向东没有明说李国昌父子的事情,只是笑着握住父亲的手:“爸,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儿子现在赚到钱了,想着带您回去寻寻根,让您也风光风光。”
“寻根啊。”林岩闻言,眼神顿时变得悠远,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他轻轻摩挲着茶杯,感慨道:"我们的老祠堂,就是在我们老宅附近,那棵大樟树往右拐,青石板路走到头就是。我小时候还在那里上过族学,老师学问好得很……"
一打开话匣子,林岩就刹不住车了。
从老祠堂到新祠堂的变迁,从族里出了哪些大人物,到他们在海外如何发展,后来又如何回乡捐资修路、建学校,林岩都如数家珍,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林向东耐心地听着,不时点头回应。
这些信息他前世确实听父亲提过,但那时他年轻气盛,满心都是如何在外打拼,对宗亲血缘的概念比较淡薄,从未把这些放在心上。
直到后来在商海沉浮中吃尽苦头,他才逐渐意识到人脉关系的重要性。
可惜那时他只能出点小钱,宗族的很多事务都插不上手,自然也借不上力。
“我们和云安镇的林氏祠堂有关系吗?”林向东适时问道。
“当然有关系了。”林岩立即挺直腰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骄傲:
“我们云霞村的祠堂,就是从云安镇的林氏祠堂分出来的。那还是两百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年景不好,闹饥荒,咱们这一支的先祖带着家小迁到云霞村开枝散叶……后来族里很多人都去了东南亚,在好几个国家都有我们的分祠,这两年都陆续回来认祖呢。"
林向东认真倾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
前世他了解到,云安镇林氏祠堂底蕴深厚,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在政商两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如今面对李国昌父子背后的李氏家族,他必须借助云安林氏的力量,这样才能旗鼓相当。
......
周末清晨,十一辆崭新的黑色奔驰车排成长龙,缓缓驶入云霞村。
车轮碾过村道的尘土,扬起细小的烟尘。
这阵仗比起村里最风光的迎亲队伍还要气派,立即在宁静的村庄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孩子们兴奋地追着车队奔跑,光着脚丫在土路上踩出一串串欢快的脚印。
村民们纷纷从屋里探出头来,有些正在吃早饭的甚至端着碗就出来了,相互打听着这是谁家的贵客,竟有如此排场。
"这是哪家闺女要出嫁啊?"
"不对啊,没听说谁家要办喜事。"
"快看,是林岩!"
林岩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虽然觉得有些束缚,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年轻时他离开云霞村外出打拼,从未想过能有朝一日如此风光地回乡。
此刻看着乡亲们惊讶又羡慕的目光,他感觉这些年来受过的苦都值得了。
"岩哥回来啦!"
"这是向东吧?都长这么大了!"
"真是出息了啊!"
村民们很快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好奇地打量着这一行光鲜亮丽的人。
有些老人拄着拐杖,眯着眼睛仔细辨认;
妇女们抱着孩子,窃窃私语;
年轻小伙则羡慕地看着那一排奔驰车。
林向东微笑着打开后备箱,开始指挥随行人员搬卸准备好的物资:成袋的优质大米、精制面粉,整扇的新鲜猪肉还冒着热气,一箱箱的牛奶和花生油堆成了小山。
在村支书的陪同下,他亲自挨家挨户给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送去温暖。
"三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林向东将红包和一袋米面递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您记得我吗?小时候您还给过我糖吃呢。"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东西,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记得记得,你是岩哥家的小东子,都长这么大了......"
"六叔公,这些米面您先吃着。"在另一户人家,林向东蹲在门槛边,将一沓钞票塞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手里,"这里的钱,是我一点心意,您买点需要的。"
林向东态度谦和,每到一户都会蹲下身与老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丝毫没有有钱人的架子。
在村中心那棵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古樟树下,全村老少都聚集了过来。
林向东站在树下的石台上,当场宣布捐款100万元,用于修缮村里的道路和安装路灯。
这个消息自然获得了全村的掌声、欢呼声、惊叹声。
(https://www.02ssw.cc/5029_5029012/436857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