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何日雁北归 > 第一百二十四回 临安要变天 湖州姜汝城

第一百二十四回 临安要变天 湖州姜汝城


史弥远听了禀报,抖动着满脸肥肉说道“;这姜汝城,乃是赵扩那个老糊涂故意安排在临安北门户湖州的,目的就是要给本相提个醒,这大宋,是他老赵家的。现在他出面包庇太子余党,也不稀奇。”

“:恩相,要不要现在就点齐兵马,围了湖州?”夏镇抱拳继续问道。

史弥远习惯性的将目光放到了薛极身上“:薛大人,你觉得现在咱们明目张胆的调动兵马,是否妥当?”

薛极一看史弥远现在还对大张旗鼓的动用兵马犹豫不决,立马站了出来“:恩相,现在可是千钧一发之时,您怎么还犹豫不决?要知道,现在皇上已经被我等囚在凤凰别苑,朝中耿直的大臣,也都被严加监管于宅内不得外出。如此紧要关头,怎能容得纰漏?下官以为,恩相应当迅速发兵讨了这群人。好在日后登基大典之上,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薛极之所以这么着急劝史弥远动手。并不是拍脑袋随口一说。话说自打宋宇出了临安,薛极就像疯了似的,一直不间断的劝史弥远动手。

原因很简单,薛极认为宋宇是个刺头,史嵩之十有八九会被他摆平。但史弥远对薛极所言一直没有采纳,因为旁边郑清之一直劝史弥远再等等。直到左等右等,明显都超过了临安到襄阳的使者,往来所用时间数日。史弥远这才心里没底了。

招来薛极等人问计。薛极和夏镇是力挺动手篡位之事。郑清之孤掌难鸣,只好选择了沉默。

其实要说郑清之这人吧,并不是宋宇一派,可为什么他始终要劝史弥远再等等呢?因为他太在乎名声了。郑清之认为,史弥远扶持一个亲近自己的傻皇帝这个可以理解,但要是不等宁宗死就提前篡位,这个郑清之真接受不了,古往今来多少篡位的,哪一个不是被史书大书特书,一臭就是上千年?

但话又说回来,郑清之在史弥远这里,除了提意见,就连反对都不敢,他又能咋样?

就这样,史弥远主意已定,便吩咐夏镇,领兵圈禁了宋宁宗。同时让夏镇带领心腹禁军,包围了宋宇府邸,想要将这太子府一锅端了。

哪知就在即将得手之时,韩令辉这个怪胎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突然打肿脸充胖子,杀了出来,救走了刘克庄等人。

要说宋宇这帮子兄弟,是又命大,又讲义气,还有本事。这要是搁了后世,别说三言两语认识的兄弟了,就算是亲生的骨肉兄弟,碰上这等子事,十之八九也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生怕惹祸上身。

所以说,有时候,古人的价值观,未必就是后人心中想的那些。而韩令辉救了刘克庄等人后,又神不知鬼不觉的帮他们混出了临安。着实是气坏了史弥远一众人。

从那天开始,史弥远便派人四处搜捕。这不,终于在今天,打探到了刘克庄等人的藏身之处。

而史弥远之所以囚禁了宁宗这么些天,还不让假帝理宗即位,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在等良辰吉日。

而这良辰吉日,就是史弥远和杨桂芝杨皇后最终达成的妥协。没办法,杨皇后一听说史弥远要废旧立新,立马一百个不同意。

但史弥远搬出来兵马相恐吓之后,杨桂芝又如同历史上一样,妥协了。没办法,她杨皇后一个兄弟,两个侄子都被史弥远花钱买通了,在不同意,那他杨桂枝就是个傻叉了。

史弥远得了杨皇后助力,御前军三军全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自认为高枕无忧了,所以也就同意了杨皇后暂缓几日登基的提议。

所以现在史弥远见薛极又着急忙慌的劝自己,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薛大人太过小心谨慎了。想我兄弟史嵩之,掌控京湖数万人马,更兼苦心经营襄阳一年有余,心腹骨鲠之士何其之多?谅他一个光杆太子,能翻起多大浪来?

想必我那兄弟得手之后,一时开心,忘了赶紧回报。撇开京湖不论,就说逃窜在湖州的那百八十人,能翻起多大浪?他们就算是打着太子的名义招募兵马,这天下官员将领,七成都是我等爪牙,他们又能招募到谁?要本相说,派出区区千余人,足可剿灭其等。”

史弥远是真的没把宋宇等人放在眼里。说来这也不奇怪,搁着谁,掌控天下十数年之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更兼现在天下兵马尽归其所掌,心里有点小骄傲,也是自然!

薛极见史弥远十分不把湖州之事放在眼里,心急如焚,正要继续劝说,夏镇却跳了出来“:恩相,千八人都多了,在下愿统精兵五百,讨了湖州太子余党,若不能成,甘愿受罚。”

“:好,哈哈!夏将军真不愧是我大宋朝第一勇士。不过目下临安还离不得将军,再者,区区湖州,焉能让御前军都指挥使前去?派一偏将,足可胜任。”

史弥远见夏镇顺着自己的话说,夸奖之余,又婉转得将夏镇留在了临安。之所以把夏镇留在临安,不为别的,实是史弥远一众人中,真没几个武人。

一则这大宋能够得上高级武阶得,真是屈指可数,武位要职多由文人掌管,二则,这个时代的武人,有本事的,看不上史弥远这类卖国求荣之贼,宁愿屈居低位,浑噩度日,也不愿削尖了屁股往上爬。

在后世来说,这叫不入群。再则,武人看不上史弥远,这史弥远等人也着实是看不起武人,原因也很简单,武人再有本事,也只能做到如夏镇这般,值班守夜的头头罢了,钱粮做不得主,兵马调动做不得主,下边人升迁更做不得主。你说他史弥远要这些没用的玩应干嘛?

只见史弥远拒绝了夏镇,眼神在厅内一扫,停在了一处,随即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杨谷杨石二位贤侄,可否为本相辛苦这一趟?”

杨谷杨石,杨皇后的两个侄儿,分任御前军步军指挥使司副指挥使,正指挥使不用说了,正是杨桂芝的堂弟。而这三人,史弥远钱威并施,已经纳入了麾下。

两人眼见新认的叔叔喊自己两人,屁颠屁颠的站了出来,一拱手说道“:侄儿,谨遵史叔叔吩咐。”

史弥远见这俩人很上道,十分开心,继续亲昵的说道“:好,两位侄儿果然是国之干城,本相也不废话,现差你二人,领本部人马三千,兵发湖州,向那湖州知府,讨要前些时日逃过去的判贼。湖州知府若是敢说半个不字,直接就地正法。”

“:侄儿,定不辱使命!还请史叔叔静等我二人凯旋!”两人得了令,告了辞,马不停蹄的整顿兵马,当天便出发了。

将目光移向湖州一座普通的宅院内,几个人正坐在桌前饮茶聊天。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些天大难不死,从临安逃到此处的刘克庄,华岳等人。

只听刘克庄开口道“:早就听闻姜大人贤名,今日到府一观,才知并非谣传。想你堂堂知府,房不过丈许,财不过廖以度日,一日三餐不过白米咸菜,身边多了余钱,您还分给了乡里孤寡老弱,想我大宋有您这样的官员,真是一方百姓之福啊!姜大人,在下佩服。在下总算知道,为何太子当初提到你,会信任非常。今日又逢姜大人救命之恩,真是无以言谢!”

再看姜汝城,不过四十余岁,但白发已然爬上鬓梢,或许是营养没跟上,干瘦干瘦的,看着像是六十多岁的老叟。

现在听这太子跟前的人,如此夸赞自己,赶忙摆手“:可当不起,下官只是恪守本分而已,比起那些经天纬地之才,征谋沙场之辈,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再者,这湖州本就不富裕,百姓生活困苦,靠打鱼为生者,多不胜数,没有让一方百姓富足,已经是才不堪大任。我若在做那贪鄙之事,还怎么有脸出门?而且下官乃是皇上任命,他史弥远何等样人,下官岂能不知?他说放人便放人,那这天下岂不是改姓史了?”

说到这,刘克庄接嘴道“:对了,前几日有渔民来报,说是有些人鬼鬼祟祟混进了城,跟踪了一阵,竟然不见了踪影,这些人,怕是史弥远派来的吧?我等还需早做准备,以防史弥远遣兵来攻才是。”

聊到这,华岳接口道“:刘兄,你且先走吧,我一人留在这湖州便可。”

刘克庄听华岳如此说,微微摇了摇头“:兄弟,莫急,我之所以迟迟不肯招呼你们离了这是非地,一则咱们在这里有兵有粮,坚守起来,十分容易,二则,这块地,乃是太子殿下亲自选择的根基,太子殿下没下命令前,我等岂可偷生而逃,丢了此处?三则,这湖州背湖靠山,地势险要,他史弥远即使派大军来攻,咱们也能坚持些时日。到时杨辉寻到殿下,与我们会合,在言撤退与否不迟!”

话说到这,刘克庄转过脸询问华岳道“:华兄弟,陈达兄弟在城外的东西,可都搬回了城内?”

华岳见问,忙答道“:经过一日忙碌,已经全都搬了回来,还请刘兄放心。”

刘克庄听了华岳之言,点了点头“:经过这一路来的劫难,我是越来越佩服太子殿下了,若非他事先给咱们留了这条后路,只怕现在我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华兄弟,这陈达兄弟手里的东西,殿下很是看重,为了报答太子殿下的恩情,我等要好生守护这些东西,直至殿下消息传来为止。”

自打宋宇走后,这太子府内的一干事务,自然而然就都落到了刘克庄这位准大哥身上,


  (https://www.02ssw.cc/5028_5028974/502727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