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淑和公主
眉庄心中腹诽皇帝,自己给自己戴绿帽子,现在反应过来,怪人家没看出来。
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看来怡亲王的突然赶到,没有让甄嬛给皇上解释清楚。
“为何是朕自寻烦恼。”皇帝不解的看向眉庄。
眉庄从座椅上起身,坐在离皇帝更近的位置,缓缓开口。
“皇上,不是揣测各位姐妹,这里是皇上的后宫,能进后宫的男人,也只有三种人,皇上您自己,大内侍卫和各位王爷。”
“侍卫都是统一穿着,至于各位王爷,哪位爷不是有名有姓的,莞妹妹还能将皇上认成别人不成。”
“你的意思是莞贵人一直知道朕的身份,和朕打哑谜。”
皇上甩着手中的念珠,有些不悦,并不想打破和甄嬛初见的唯美幻影。
“皇上这话就有些为难臣妾,臣妾又不是莞妹妹,怎么能完全揣测莞妹妹的心思。”
“听说莞妹妹在家中也是好生受过教导的,就像臣妾,便是别的不知,各位爷大概年岁还是勉强知道,难不成莞妹妹将皇上认成三爷,五爷不成。不过我记得皇上和莞妹妹认识那段时间,并没有召见过三爷和五爷?”
眉庄貌似疑问的看着皇帝,毕竟,她可不知道皇上和甄嬛认识,是假借果郡王的身份。
“不是三哥和五弟,那段时间十七弟常常进宫给皇额娘请安,朕不想让莞贵人太过紧张,就说朕是果郡王。”
“呵呵,皇上和莞贵人是在玩游戏吗?”
眉庄捂嘴呵呵轻笑。
“臣妾虽然无缘见过十七爷,但也不会认错皇上,那想来是皇上和莞贵人心有灵犀,哄着对方。”
“不过也对,这是皇上的后宫,自然是皇上说自己是谁,那就是谁,只要皇上开心。”
皇上也想起第一次和甄嬛说自己是果郡王时,甄嬛脱口而出的看着年岁不像。
这个解释自然打消了甄嬛是之前就听过允礼的名声,所以是冲着允礼才会和他品箫弹琴。不过皇上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对和甄嬛初见,杏花微雨,品箫弹琴的唯美场景,经过曹贵人和眉庄的两种不一样的解释,添上一些不一样的颜色。
甄嬛不管是就当他是果郡王,还是明知道他的身份却装不知道,皇帝都有些膈应,尤其是经过上午和允礼射箭,想起允礼幼时父皇宠爱后。
不过也罢,总归是谁也比不上纯元,聊胜于无吧。
皇帝沉思过后,将此抛之脑后,又想起今日来天然图画的目的。
伸手,将手放在眉庄肚子上。
“今日和十七弟一起射箭,到想起早年和众兄弟一起在上书房学习的时候。”
眉庄见皇帝将话题揭过,也没有继续话题,毕竟这点小事,又不是甄嬛真的做了什么。
只是扭转皇帝心中的印象,甄嬛还是只要做好纯元皇后的影子就好。
“臣妾和外祖父学习书画时,曾听外祖父提起过皇上和各位爷的风采,各个都是人中龙凤。就像皇上的字,行楷笔法精湛,行云流水可见功底。臣妾恐怕要努力十多年才能追上一二。”
虽然知道眉庄是捡着好听的说,但听一个书法精湛的人,夸你的书法,皇上还是很是受用。糟糕一天的心情,慢慢好转一些。
“只说了朕的字,是不是还说过朕的骑射比众兄弟多有不如。”
“皇上冤枉臣妾,臣妾可没有这么说过。不过就像刚才所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自然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说骑射,想来各位爷中也应该是大千岁最是骁勇。”
“这回答的就是投机取巧,我们兄弟哪个没有让大哥指导过骑射。”
“朕倒是希望你生下的皇儿,日后好好学习骑射,超过朕,不输于他各位叔伯。”
皇帝好心情的一指眉庄肚子。
“超过皇上想来不难,不过万一臣妾生的是两个公主呐。”
皇上手上动作一顿,又继续道。
“公主也好,我们满族女子也是精于骑射的。”
“到底是朕登基后的头胎,朕都喜欢。”
“皇阿玛膝下子女众多,今日见过曹贵人,问过温宜的情况,朕膝下还是单薄了些。”
“温宜公主病情好转了吗?”
“没什么大碍?”
“那淑和公主怎样?”眉庄像不经意提到一般问道。
皇帝一顿,没想到眉庄会问起淑和。
“臣妾还没有见过淑和公主,淑和公主是皇上的长女,算算年岁,翻过年要到进学的年纪,臣妾这个做长辈的少不得要送份礼物的。”
“打算送什么?”
“皇上刚才不是提到,满族女子也要学习骑射吗?臣妾到时候也送淑和公主一套好的骑具。”
眉庄顺势将自从怀孕后,一直想提的话题,扯出一个线头。
“看来沈爱卿在家,没有教过你骑射吗,淑和就算要学骑射,也要再过两三年。现在送她可暂时用不到。”
皇帝意外的看向眉庄,以为眉庄会送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东西。
“那皇上可要猜错了,臣妾早年也是和哥哥一起学过骑射的,不过是这两年,要和母亲学规矩才停的。淑和公主现在用不到,过两年再用也不迟。”
“朕今日只来得及见到温宜,还没有来得及见淑和。”
眉庄没有傻到去问为什么见过温宜公主,不去见淑和公主。而且继续扯线头,正好也送敬嫔一份大礼。
“说来,臣妾进宫时间短,还没有见过淑和公主,倒是见过温宜公主好几次。”
“为何温宜公主养在后宫,而淑和公主却养在东六所?”
皇上将手放下,又浅饮一口茶。
“为何有此一问?”
“臣妾只是好奇。毕竟臣妾也马上要做额娘。”
“你和她们自然不同,曹贵人和欣常在位份不够,曹贵人那边还有华妃在。温宜算是养在华妃膝下,这才能养在后宫,不过是华妃做主,让曹贵人可以把温宜养在启祥宫,朕念着温宜还在襁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欣常在的储秀宫没有主位,淑和自然不能养在储秀宫,就按例养在东六所。你自然不一样,你生下的无论是公主还是皇子,自然是养在你膝下。”
“谢皇上,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臣妾觉得臣妾的慈母心,越来越明显。对两位公主不禁生出许多慈心。皇上勿怪。”
“你这是一片好心,朕怎么会怪罪。”
“若不是皇上疼爱,升臣妾的位份,等胎儿降生,臣妾若不能日日得见,不知臣妾要忍受多少思念之情。”
言尽如此,眉庄拿起手帕,在眼角擦拭一二,以示感伤。
皇帝也被眉庄勾起幼时伤感,不自觉感慨
“儿童绕膝下,母子话灯前。”
(https://www.02ssw.cc/5027_5027243/248296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