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调你兄长回京
华妃斜倚着案几,离皇帝不过咫尺之距,微微侧身,眸光低垂间全不似往日那般锋芒毕露,反倒都是病弱时见到情郎的依恋。
“劳皇上费心,臣妾这几日已经好多了,只是身子还有些虚,不碍事。”
皇帝见华妃这般神色,眼神既怜又叹,没有立刻多说什么,伸手拂过华妃的鬓发,又略过华妃略显苍白的脸颊,动作轻柔得仿佛碰不得她一般。
手中的念珠也擦过华妃的脸颊,华妃非但没有躲开,反而顺势靠得更近些。
皇帝印象中的华妃一样是骄纵的,是气血充足,趾高气扬的。
现在这般柔弱的模样,倒叫他一时恍惚。
上一次见到她这般虚弱,还是那年小产之后。
不过那时的她,醒来之后也没有这般柔弱,反而因失子之痛更显刚烈。如今这一份病容里的温顺,倒叫他既不适应却又生出几分怜惜和感慨。
皇帝微微凝神,将手中的念珠放下,伸手握住华妃的手,指尖轻轻摩挲她略显冰凉的手背。
“朕前几日来过,见你卧病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连唇色都褪了大半。朕看你那副模样,心中实在慌乱。”
“朕只觉得朕的世兰就应该光彩照人、意气风发,而不是病恹恹的模样。”
“朕那日匆匆离开,只交代江诚好生医治,让苏培盛日日询问你的情况,却一直到今天才敢来看你,你可怪朕?”
听着皇帝的袒露内心,华妃眼中只有感动,哪里还有半分之前听说自己醒来后皇帝不曾第一时间来看她,反而去永和宫时的委屈和不满。
华妃摇摇头,用力握住皇帝的手,含情脉脉,双眼明亮的看着皇帝。
“臣妾怎会怪皇上呢?”
“臣妾醒来后,听身边人说,皇上那日来看臣妾发了好大的脾气,是臣妾身子不争气,吓到皇上。”
“听说皇上特意询问江诚问臣妾的病情,还每日让苏公公来给臣妾送最好的药材和补品,臣妾心中只有感激,哪里会有一丝怨怼”
华妃声音轻柔,似被皇帝刚才的温情融化一般,语气春风拂柳,带着三分病态的虚弱,却更有十万分真挚的情感。
皇帝听罢,眼神微动,似乎被华妃这一番话触动。
但却是掩饰什么一样,微微垂目,错开华妃过分明亮的目光,喉结微动,收回手轻咳一声,接过宫女递来的茶盏。
华妃的病从何而来?皇帝为何亲自过问?苏培盛之前日日来翊坤宫除送药之外,还有什么?
华妃永远不可能知道。
皇帝放下茶盏后,再次抬眼看向华妃的眼神还是那样怜惜,刚才那一瞬间的慌乱与躲闪全似幻影一般消散无踪。
皇帝再次伸手,拉着华妃从对面的床榻上起身,牵引着华妃在自己身边落座。
一手拉着华妃的手,一手拂过华妃鬓边垂落的流苏。
“世兰,朕让广储司给你做了新的凤钗,过段时间让人给你送来,以后换新的戴吧。”
“皇上...”
华妃惊喜的看着皇帝,就算心中已经有八成的把握,现在听皇帝轻描淡写定下她的贵妃之位,也难掩激动。
当下就要起身行礼谢恩,却被皇帝拉住手,力道适中却不容抗拒。
皇帝拉着华妃的手不让她起身,手还是在华妃发簪上的流苏间流连。
“虽然朕觉得世兰什么样的首饰都配得上,但朕刚刚登基三年,前朝那些老狐狸们总爱拿些祖制规矩说事。”
现在委屈你,咱们还有以后,
至于以后会有什么,你自己想,我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但华妃显然以为听懂皇帝话里的深意,又是在皇帝刚要升她位份的时候,华妃也伸手在自己头上那只虽然华贵,但没有任何品级象征的步摇上一扶。
眼中都是狂喜,但嘴上还是谦虚。
“只要皇上念着臣妾,什么钗都是好的。”
皇帝听后不管信还是不信,只轻笑一声,手终于从华妃的发间移开,温柔的看着华妃。
“世兰懂事,这次时疫更是帮朕大忙。朕自然全都看在眼里,不仅是贵妃,朕还为世兰准备了别的惊喜。”
“朕准备调你兄长回京,协理军机处,和老十三一样在朕身边为朕分忧,也能就近照看你。”
皇帝说的全然为华妃和年羹尧考虑周全,甚至拿出怡亲王对比年羹尧回京后的地位,不过华妃却没有欣然接受,反而微微蹙眉,有些迟疑。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皇帝的声音立刻冷下来,手从华妃手上抽离,挪到案几茶盏之上。
眼神还是那个眼神,抽离的手却给华妃带来一阵微凉,让华妃心头一紧。
“皇上的想法自然是好的,臣妾也想常常能见到兄长。”
华妃先皇帝一步,将茶盏递到皇帝手中。
“只是...”
“只是什么?亮工是朕潜邸旧人,又功劳卓著,朕自然比旁人更信得过,回京之后朕自然只会更加倚重。”
皇帝眼神还是如刚才对华妃的疼惜,要让华妃戴最好的凤钗一样的温柔。
似乎在等着华妃说出自己的为难之处,什么事都能为华妃排忧解难一样。
只是微微垂目,组织语言的华妃却看不出皇帝眼中藏在那层看似温柔之后的试探与审视。
更不知道年羹尧如果不能按照皇帝的预期回京,等着华妃的会是什么。
“哥哥是武将,自然应该在边疆建功立业,为皇上镇守四方。臣妾不知他回京会不会不习惯京城的安逸。”
华妃不懂朝堂险恶,更不懂皇帝和年羹尧之间的君君臣臣。
在华妃眼中年羹尧是皇帝的肱股之臣,皇帝对年羹尧也是极为倚重。
就算皇上再包容,哥哥能不能适应京城的规矩呢?
更何况在华妃看来,边疆虽苦,却是武将正经建功立业的地方。
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既不让皇上觉得她不识抬举,又不让哥哥陷入两难之境,更不知道她哥哥是什么想法。
可惜华妃还是对皇帝太过坦诚,不知直接就以妇道人家不谙朝政为由将难题推回去。
皇帝对华妃的这点微末理由,自然有的是话应对。
(https://www.02ssw.cc/5027_5027243/237521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