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诸侯来朝
刹那间,整个皇宫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万岁!万岁!”
联军将士激动万分,山呼海啸。许多原大唐旧部、不良人更是热泪盈眶,跪倒在地。
“臣等,参见殿下!参见殿下!”
袁天罡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个手持朱温首级、沐浴在血与火中的少年身影,面具下的嘴角,终于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这一刻,他在李星云身上,真切地看到了那位天策上将、贞观天子的影子。
杀伐果断,气吞万里!
他等这一刻,太久太久!
李星云将朱温的头颅扔给亲卫,目光冷冷地扫向瘫软在地的朱友贞。
“朱温之子,一并诛绝,以儆效尤。”
声音落下,自有军士上前,手起刀落。
梁国伪帝一脉,至此彻底覆灭。
李星云踏步走出大殿,站在高阶之上,残阳如血,将他周身染上一层金红。脚下是朱温未干的鲜血,身后是伪梁覆灭的宫阙。
烽烟在城中零星升起,喊杀声已渐次平息,取而代之的是联军震天的欢呼与“殿下万岁”的山呼。
他目光扫过下方无数激动、敬畏、狂热的面孔,缓缓抬起双臂。
喧嚣渐息,万众目光聚焦于他一身。
“袁卿。”李星云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四方。
袁天罡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躬身:“臣在。”
“拟旨。”
李星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声震四野,响彻在汴州皇城的上空,甚至压过了战场余烬的噼啪声。
“伪梁已灭,国贼伏诛!”
“大唐社稷重光,天下亟待匡扶。着令天下诸侯、节度使、刺史,无论南北东西,凡受唐恩、食唐禄者,即刻启程,奔赴汴州觐见!”
他微微停顿,好似俯瞰天下,仿佛能穿透千里,直视那些仍在观望或心怀鬼胎的各方枭雄。
“孤,在此等候。凡不至者——”
李星云的声音骤然转冷,森寒彻骨,伴随着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弥漫开来,让下方万千将士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视为逆党,天下共击之!”
最后一句,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每一个听闻者的心上。
袁天罡深深躬身:“臣,领旨!”
他身影一晃,已然消失,去执行这足以再次震动天下的命令。
李星云独立高台,衣袍在晚风中猎猎作响。
残阳彻底没入远山,夜幕悄然降临,但汴州城内外,火把依次燃起,如同星河落地,将这座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城池照得亮如白昼。
光复洛阳,诛灭伪梁,传召天下。
三件大事,如同三道惊天霹雳,以汴州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疯狂传递开去。
天下,为之失声。
—————
晋阳,通文馆。
李嗣源手中的茶杯跌落在华贵的地毯上,摔得粉碎,茶水浸染开来,他却浑然不觉。
“传召天下……不至者,视为逆党……”他脸色发白,重复着那几句话,额角有冷汗渗出。
李存忠等人站在下方,大气不敢出。
“他……他这是要效仿光武中兴,云台召将吗?”李存礼声音干涩。
“云台召将?”
李嗣源戏谑一声:“光武之时,天下思汉,群雄景从。如今呢?藩镇割据,谁肯轻易交出手中的权柄兵甲?他这是要以雷霆之势,逼天下人站队!”
“那大哥,我们……”
“去,现在就动身!”
“人家占据大义,没听见咱们这位殿下的召令吗,怎么,你想被天下诸侯讨伐吗,还是想做下一个朱温?”
李存礼连忙拱手回应:“只是,义父那边呢?”
李嗣源面色阴睛不定,手指急促地敲击着桌面。
李存礼的之问恰好切中要害,说到底,晋王李克用才是这晋地之主,他李嗣源只不过是代管罢了。
而且他这位义父深居简出,功力深不可测,是绝不可能屈服于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的。
“义父那边……”
李嗣源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我亲自去稟明。但旨意已下,刻不容缓。”
“你即刻以晋国的名义,先行准备仪仗贡礼,挑选精锐护卫,做出即刻动身的姿态,并且要大张旗鼓,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晋国积极响应殿下召令。”
他站起身,语气凝重:“记住,姿态要做足,要显得我们比任何人都惶恐、都恭顺。但在见到父王,明确他的意图之前,队伍可以走得稳妥些,明白吗?”
李存礼立刻心领神会:“大哥的意思是,表面极尽恭顺,实则拖延观望,待义父决断后再定行止?”
“正是!”
李嗣源点头:“如今形势比人强,李星云携灭梁之威,锋芒正盛,更有那支鬼神莫测的军队,不可正面抗衡。我们先把自己放在忠臣的位置上,就算日后也有转圜余地。快去吧!”
“是!”李存礼领命,匆匆离去。
李嗣源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与不安,转身向后山闭关之处走去。
与此同时,天下各路藩镇、节度使的反应与李嗣源如出一辙,无不震骇。
岐国自然不必多说,水云姬在汴州便已明确支持,岐国大军更是参与灭梁之战,此刻正协助稳定局势,清理梁地。
至于其他藩镇诸侯,吴越、南平、楚地、蜀中……一道道震惊、愤怒、惶恐、犹疑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原汴州。
蜀王王府内,蜀王孟知祥看着手中抄录的旨意,手指微微颤抖。
“不至者,视为逆党,天下共击之?好霸道的口气!”他看向麾下文武,“诸位,以为如何?”
有将领愤然:“王爷,蜀地险塞,富庶安宁,何必听他一黄口小儿号令?他刚经大战,岂有余力远征我蜀中?”
亦有文臣谨慎道:“王爷,李星云虽年轻,然其势已成。灭梁之战,如雷霆万钧,尤其那支不死军,非人力可敌。朱温前车之鉴不远啊。”
“且其乃李唐正统,名分大义在手,若拒不奉命,恐予其口实,届时若联合岐、晋来攻,我蜀地虽险,恐难久持。”
孟知祥闭目沉思良久,叹道:“备礼吧,本王亲自去一趟汴州。是龙是虫,总要亲眼看看。”
类似的争论与抉择亦在各地上演。
驿道上,通往汴州的快马信使骤然增多,随后,便是各色依仗、车队,代表着各方势力,怀揣着不同的心思,却朝着同一个方向星夜兼程。
有人欲抢先投效,搏个从龙之功;有人心惊胆战,只为免遭兵祸;有人冷眼旁观,欲探虚实;亦有人暗中串联,图谋不轨。
但无论如何,无人敢公然无视这道带着血火气息的征召令。
诛灭伪梁、阵斩冥帝、手刃朱温的赫赫凶威,以及那支传闻中不死不灭的鬼神军队,足以让最桀骜的藩镇低下头颅,先行臣服。
汴州,一时成为天下风云际会之中心。
—————
十日后,汴州皇宫。
虽经战火,但主要宫殿已被迅速清理修缮,勉强恢复了皇家气象。
只是空气似乎仍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提醒着人们不久前发生在这里的惊变。
大庆殿外,广场之上。
各路诸侯、使者依序而立,鸦雀无声。他们穿着各式朝服或藩镇礼服,神情各异,或恭敬,或忐忑,或好奇,偷偷打量着四周。
殿前侍卫皆换上了不良人精锐与岐国甲士,肃立如林,杀气森然。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广场两侧,肃立着数排青灰色皮肤、眼神幽红、周身缠绕淡淡黑红色煞气的尸俑士兵。
他们沉默如山,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这就是那支破洛阳、定汴州的鬼神之军!
众人只看一眼,便觉心胆俱寒,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殿下驾到——!”
内侍尖细的嗓音打破沉寂。
众人精神一振,连忙收敛心神,屏息凝神。
只见李星云自大殿深处缓步走出。他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只佩了那柄龙泉宝剑。
然而其步履沉稳,目光扫过之下,竟无一人敢与之对视,仿佛有无形皇威弥漫开来,比任何华服冕冠都更具帝王气概。
袁天罡如同最忠诚的影子,紧随其后,面具下的目光冰冷地扫视着全场。
岐王水云姬、晋王代表李嗣源(李克用称病未至,由李嗣源全权代表)等地位较高者,立于百官前列。
李星云立于丹陛之上,俯瞰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并未立刻开口。
沉默,有时比言语更具力量。
无形的压力在寂静中累积,许多诸侯额头开始冒汗,腿肚微微发抖。
良久,李星云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朱温弑君篡国,祸乱天下,今已伏诛。伪梁既灭,大唐重光。”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电,扫过众人:“然,天下崩坏已久,藩镇割据,政令不行,民生凋敝。此非盛世之象,更非大唐应有之貌。”
“孤,既为李唐子孙,受命于天,自当拨乱反正,重整河山,再造盛世!”
李星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要告知天下。自即日起,废节度使世袭之权,收归中央。各地兵权、财权、官吏任免,皆需遵从朝廷法度!”
此言一出,下方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抽气声。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如此直接、如此彻底地收回藩镇大权,依旧让许多人脸色煞白,下意识地想要反对。
但当他们触碰到李星云那双冰冷锐利的眼睛,感受到两侧那支沉默军队散发出的恐怖煞气,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李星云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铁血意味:
“当然,诸卿若能恪尽职守,安抚地方,效忠朝廷,孤亦不吝封赏。有功于国者,可入朝为公卿,可赐丹书铁券,福泽子孙。”
“然——”
他话音一转,森然杀气骤起:“若有阳奉阴违,心怀异志,甚至意图割据自立者……”
李星云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缓缓取下了龙泉剑柄,拄在身前。
“呛啷——”
一声轻微的剑鸣,仿佛龙吟,响彻在死寂的广场上。
与此同时,两侧的尸俑军阵仿佛得到无声指令,眼中幽红光芒骤然炽盛一分,滔天煞气如同实质般压下,让不少心智稍弱者几乎瘫软在地。
无声的威胁,比任何斥责都更具力量。
李星云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诸侯。
最终,他的视线定格在晋国使团的方向,落在了为首强作镇定的李嗣源身上。
“晋王,李克用何在?”
李星云的声音平淡无波,却让李嗣源浑身一颤,连忙出列,深深躬身。
“臣在,启禀殿下,臣之义父,晋王李克用,因闭关修炼至紧要关头,元气行岔,实在无法长途跋涉,特命臣.
“闭关?”
李星云打断了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笑意却未达眼底,“是闭关,还是闭门观望,欲效朱温旧事?”
李嗣源额头瞬间布满冷汗,急声道:“臣等万万不敢!晋国上下对殿下忠心可鉴,对大唐赤诚一片!义父确是……”
“孤的旨意,说的很清楚。”
李星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最终判决般的冷酷,“凡不至者,视为逆党,天下共击之。晋王,是觉得孤的剑不够利,还是觉得他那十三太保,能挡得住孤的千军万马?”
话音落下,全场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这是要拿实力最强、态度最曖昧的晋国开刀了?
李嗣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殿下明鉴!晋国绝无二心!绝无二心啊!”
李星云却不再看他,只是微微侧首,对身后的阴影轻声道:“袁卿。”
袁天罡无声踏前半步,躬身:“臣在。”
“去取我给天下诸侯准备的那份礼物!”
“谨遵殿下旨意。”
袁天罡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在众人眼前微微一晃,便已消失不见。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990/111109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