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229章 古蜀多鬼神

第229章 古蜀多鬼神


冯宝宝摇了摇头,依旧望着那个方向,慢吞吞地组织着语言:“不认得,但是,他看我的时候,我感觉怪怪滴。”

    “怎么个怪法?”徐三追问。

    冯宝宝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摸了摸自己的胸口,似乎想从身体上找到那种感觉的源头。

    她努力形容道:“就像、就像他眼睛里有个钩子,一下子看到我最里头去了。不是坏人那种看,也不是好人那种看。”

    徐三的眼神变得愈发危险起来,冯宝宝的直觉向来准确,刚刚那人,不会是色狼吧?

    冯宝宝却顿了顿,似乎词穷,最终用了一个她认为最贴切的比喻。

    “有点像……嗯……有点像以前在山里头,我蹲在潭边看水里的石头子儿,水清亮得很,一眼就看到底喽,石头是啥样就是啥样,清清楚楚,没得一点躲藏。”

    “他看我,就像我看那些石头子儿。”

    冯宝宝抬起脸,依旧是那副平淡的表情,但眼神里那丝细微的困惑还未完全散去。

    “看得我心里头空落落的,还有点痒酥酥的?说不清噻。”

    徐三闻言,神色凝重了几分。他再次看向韩云消失的方向,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能一眼看透宝宝?还能让宝宝产生这种被“洞穿”的异样感?

    这人绝不简单。

    他拍了拍冯宝宝的肩膀:“行了,别想了,可能就是个路过的异人,气息比较特别而已。走吧,我们去看别的熊猫。”

    “哦。”

    冯宝宝乖巧地应了一声,又回头看了一眼,这才被徐三拉着,慢悠悠地朝前走去,嘴里又开始嘀咕起“阿宝小气”、“下回带啥子笋子”之类的话。

    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异样感,只是平静湖面上投下的一颗极小石子,涟漪泛起片刻,便又迅速恢复了往日的深潭止水。

    只是那石子,终究是沉入了水底。

    —————

    青城山。

    此地乃四大道教名山之首,乃神仙都会之府。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

    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合称为“蜀中四秀”。

    而青城山之所以出名,其实还是要源于天师府初代天师,张道陵。

    东汉顺帝初年,张道陵入鹤鸣山修道,创立五斗米道,亦即天师道。而鹤鸣山与青城山同属古岷山山脉。

    天师府除了天师印,也就是阳平治都功印外,还有一件传承法宝,不为外人所知,那就是三五雌雄斩邪剑。

    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天师剑验曾有记载:天师剑,五所铸。状若生铜,五节连环之柄,上有隐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两,常用诛制鬼神,降剪凶丑。升天之日,留剑及都功印,传于子孙……

    但实际上,雌雄二剑其实是分开的。其中,雌剑镇于鹤鸣山戒鬼井,雄剑随历代天师传承。

    这些记录,也是韩云在观看哪都通的一些秘密档案中,才有所了解。

    而这戒鬼井,便是当初张道陵镇压横行川省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以及一干鬼众之地。

    其重要性几乎和当初绵山的压龙洞相当,只不过绵山镇压的是五条龙灵,而这戒鬼井中镇压的是两千多年前横行肆虐的鬼怪精灵。

    蜀地乃天府之国,本就是盆地,常年多雾,气候潮湿,聚集阴凉之炁,物华天宝,不光养人,还养精灵。

    据《华阳国志》等记载,秦惠王以“金牛产金”为诱饵,诱使蜀王派遣五丁力士开辟金牛道;后再次以献美女为计,五丁力士在运返秦女途中拽巨蛇引发山崩身亡,秦国借道灭蜀。

    只是五丁开山,你真当是五丁吗?

    实则是古蜀国所供奉的五位大力鬼神!

    有搬山填海之能,这才能只凭借五丁之力,开辟金牛道。

    而那巨蛇,实则也是地脉精灵化身,巨蛇被五丁强制擒拿脱离山峦,自然会山崩地毁。

    所以,蜀地其实一直都是精怪、鬼神的“出产之地”。

    自张道陵平鬼怪之乱后,蜀地才终于得以安宁,而后天师府历代天师都会遣人在鹤鸣山镇守,防止鬼怪出逃。

    后来,除正一派外,又不断有上清派、北帝派、清微派及全真道龙门派等支脉移居此地,共同看守。

    而这青城,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另类的酆都城。这城内的道爷都是看守鬼怪的牛头马面,黑白无常。

    只不过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戒鬼井下究竟是何等情景,谁也不知道,包括当代天师张之维。

    韩云来到这青城山,首先邀拜访的就是镇守在此地的正一派。

    张之维其实是有很多师弟的,但在原漫中并没有被过多描述出来,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分在天师府下属的各个治所之中作为主事之人。

    并有一部分能力出众的人,分到一些重要的地方职守,如绵山的张玄霆,再比如青城山的张宵炼。

    青城山后山,一处游人罕至的幽深院落。

    此处并非对外开放的道观,而是正一派在此地的一处传承静修之地,亦负有看守之责。

    院墙古朴,苔痕斑驳,与周围苍翠的山色几乎融为一体,唯有袅袅香火气,透出几分人迹。

    韩云叩响门环,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

    不多时,一名年轻道士开了门,见到韩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稽首行礼:“福生无量天尊。居士有何贵干?”

    韩云还礼,语气平和:“劳烦通传,灵宝派韩云特来拜会此间主事道长。”

    年轻道士不敢怠慢:“请道友稍候。”

    片刻后,道士引韩云入内。

    院中并不宽敞,却极是清幽,一株古柏虬枝盘结,亭亭如盖。

    一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的老道长正立于树下,在看到韩云,上前恭敬一礼。

    “贫道张宵炼,暂主此地俗务。小祖师远来,有失远迎。”

    老道长声音温和,却自有一股沉凝气度,周身之炁极为凝厚,仿佛一尊金钟山岳屹立,显然修为精深。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990/111109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