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我靠村里人碾压众禽 > 第173章 张家村的发展

第173章 张家村的发展


“东城区的方明远主任,特意为张家村申请了一百亩荒地,就是为了让咱们得这些功臣们,用他们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带领乡亲们战斗天地。”

曹爱玲听到这里,心底那股熟悉的排斥感又涌了上来。

当记者的求的是真相,不是跟着唱高调搞浮夸,那些套话官腔,在她听来格外刺耳。

她深吸了一口气,离开两人的谈话圈子,然后走到老兵那里,努力压下之前对张家村的成见,拿出职业素养,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和。

“老同志您好,我是记者曹爱玲,能跟您聊聊吗?”

老耿头抬起眼皮,说:“聊啥?记者同志。”

她先是问了下他们是如何受伤的,当看到沈国昌的脸以后,她鼻尖一酸,然后背过身去抹掉涌出来的泪水。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战争的故事固然悲壮,但他们如何在和平岁月里生活,才真正需要被人看见。

她重新回到李秀兰的面前,问:“李大姐,这些年你们家里的日子,过的还成吗?有没有什么难处?”

“过日子嘛,哪能没点磕绊。”

李秀兰轻轻叹了口气,但脸上并没有什么怨气,只有一种认命的平静。

“街道一直记挂着,逢年过节送点东西,还会帮着修修房子,我就在家附近给人缝缝补补,做点零活好贴补家用,苦是苦点,但俩人都在心里就踏实。”

“李大姐,还有各位同志。”

曹爱玲带着一种探寻真实的诚恳。

“我知道组织上安排了,张家村的乡亲们也热情。但我还是是想问问,你们自己是真的愿意离开城里,去张家村吗?”

她怕众人误会,又补充道,

“我知道大家伙儿日子可能过的有些紧巴,但总归是熟悉的街道邻居,这去了乡下,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你们心里头是怎么想的?是真心实意想去吗?”

这个问题很尖锐,甚至有点不合时宜。

“你问是不是真心想去?是,是真心的。”

“对,是真心。”杨初发也瓮声瓮气地附和。

“为什么?”曹爱玲需要更具体的答案,不是口号。

“为啥?咱不能当包袱。”

老耿头的声量提高了一些,语气里带着一点执拗。

“城里啥光景你不清楚吗?定量就那么点,咱这些人干不了重活,吃穿用度,哪一样不是国家供着?”

“是啊,给我们的东西,都是组织上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咱看着心疼啊,国家也难,咱不能光躺着等救济,我们是当过兵的人,骨头怎么可能会软。”

供应紧张是铁一般的事实。

每月那点抚恤金和粮票,勉强糊口已是万幸,但对他们和城市来说,仍是实实在在的负担。

“张家村的乡亲们,他们是真心实意地需要我们,这事儿我觉得值!只要我还有点用,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荒地也是地,我们现在是城市户口可谁打根儿上不是泥腿子出身?刨地的手艺,还没忘光。”杨初发的爹说道。

老耿头总结道,

“我们心里都明白,不会有人不管我们,可是,比起那些没回来的兄弟,这点苦算啥?要是只能做一个躺在功劳簿上吃白食,拖累国家的废物,那我宁可去死!”

曹爱玲彻底沉默了。

之前所有的怀疑和预设,在这片赤诚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她默默地举起相机,没有言语,镜头对准这些平凡却伟大的面孔,郑重地按下了快门。

两个记者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心情复杂地与众人道别,赶回去写稿。

而老耿头他们也到了张家村。

刚到村口,眼前的景象让车上所有人都愣住了。

村口站了不少人,最显眼的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

张仲民站在最前方,没有喧天的锣鼓,但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是质朴的热情。

几个还没大人腿高的小子,努力举着用红纸糊成的小旗子,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向英雄学习、欢迎新社员。

“我是张家的族长张仲民。”

张仲民上前一步,笑容热切的说道,“各位叔伯婶子可把你们盼来了,路上辛苦了。”

老耿头喉咙滚动,声音有些哽咽,“不辛苦,张族长,该我们说谢谢,谢谢你和张家村的乡亲们,肯收留我们这帮人。”

“快别这么说。”

张仲民连忙摆手,说:“走,咱们先去给你们安排的新家看看。”

众人被簇拥着,走向村西头那片新起的土坯房。

房子从外面看着还是有点简陋,但推开门进去,里面拾掇得干干净净。

土炕盘得结实平整,炕席是新的高粱秆编的,几张粗木打的桌凳也擦得锃亮。

最让人心头一热的,是每张桌子上都摆好了饭菜。

谈不上丰盛,就是几个杂面馒头,一盆稀粥、一碟炒青菜、一小碗咸菜疙瘩。然而,这份心意对他们来说,真的很是厚重了。

“张族长,这太破费了,我们这刚来啥活儿都没干,哪能吃白饭啊。”没有胳膊的小刘说道。

“是啊张族长,这我们咋能安心吃下去?大家伙儿都不容易。”

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脸上写满了过意不去,他们不怕吃苦,而且刚来这边,他们自己也带着吃的来的。

“耿叔杨哥刘哥,你们叫我仲民就行了。”

张仲民笑容依旧,诚恳的说道:“大家都别多想,基本的温饱咱们这边是完全能提供的,这并没有很丰盛,而且不光是这些饭菜。”

他说着,又指了下正间放的六十粮食和两斤猪油。

“这些都是给你们一个月的定量。”

“不行,这不行,我们不能要,什么事儿都没做呢。”

“张族长,不,仲民,这绝对不行。”

老耿头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不成白吃白喝了吗?”

沈国昌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是同样的坚决。

其他几位和他们的家属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示拒绝。

“对!不能要!”

“这哪成?我们是来干活儿的,不是来当少爷太太的!”

“你们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这粮食和油,说啥也不能收,我们自己去挣。”

张仲民看着眼前激动的人群,脸上那的笑意并未消失,反而更添了几分赞许。

闻超给他找来的这些人真的很不错,不过他也不能给的更多了。

他们是英雄,但是不是张家人。

“好了各位。”

张仲民说道:“没有你们在前线拼命,哪有我们后方的安稳,这点东西,是我们张家的一番心意,往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

“可是……”

老耿头还想说点什么,直接被他截断了。

“咱们张家有张家的规矩,你们既然来了,我也跟你们说一下,凡是把户口迁到我们张家的,按人头,每人分三分自留地。”

“户口还在城里的人,也别担心,我们都商量好了,公社给的百亩开荒的那些地,要是有人想去的话,也可以把公分记在迁过来的那些人头上,到时候你们自己分就行。”

“这个行,我还有一把子力气,能跟着一块开荒。”杨初发的爹说着。

张仲民点点头表示没问题,然后继续说道:“每家都有个家禽的小院,这个也是去公社畜牧站申请的,要是有人愿意饲养这些东西,那就去领家禽苗和饲料。”

这是用一个工作名单,换来的条子。

“我会养鸡,养牛也会,这个我来干。”

张仲民说:“养这些东西的人,每个月可以分十个鸡蛋,养的特别好的,年底还能多分些奖励。”

这样下来张家村家禽养殖的公私合营模式,就完全合法了。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961/244642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