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对不住,晚发了一会儿
晚上七点多,张仲民也跟着进了会议室。
他的位置虽然不算核心,但也足够惹人注目。
上午那场会议,他作为当事人需要避嫌,但是他在事故中的临危不乱,为自己赢得了提前进入的入场票。
“同志们,二车间的事情,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沈立人的声音低沉有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是是给我们所有人敲的警钟!设备老化,备件卡脖子,根子在我们管理层的集体失职,对安全重视不够,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
此话一出,原本等着看赵周两人被开刀的众人,神色都变了。
大家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哪个车间没点超负荷运转的老爷车?
真要追究起来,谁都别想完全撇清。
沈立人继续施压,“这不是哪一个部门的问题,是我们在座所有人共同的责任,要集体反思,深挖根源,而不是简单处理一两个人了事,那是敷衍,是对工人的二次伤害。”
“沈书记说得对!”沈系的王委员这时候出来接话。
“这个教训真是发人深省啊,咱们必须从上到下,深刻反思,彻底整改!赵明、周进好同志当然有责任,但更大的责任在我们这个班子,我们必须集体扛起来。”
沈系意图保人的姿态,已经很明确了。
“我反对!”
李系的人霍然起身,声音带着锋芒,“集体反思我赞成,但责任有大小,主次要分明。”
“这不是一句集体管理失职,就能糊弄过去的,这就是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的严重渎职,要是不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那这反思还有意义吗?”
“注意你的措辞。”
另一位沈系委员语气不满的说道,“什么叫糊弄?沈书记强调的是思想根源!是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揪住具体人不放,搞惩办主义,就能解决备件卡脖子的问题了?”
他环视四周,继续说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才是对工人的不负责任!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是拿出办法来。”
“解决方案?”
一位无派系的委员忍不住插话,声音里透着压抑许久的怨气。
“平时口号喊得震天响,安全第一!可产量指标压下来的时候,安全又在哪?光反思不落实,光喊口号不解决问题,有什么用?工人们在车间里,是在用命搏啊!”
这番话,让角落里几位同样务实的中层都低下了头。
会场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可这些却打动不了,任何闭着眼睛说话的人。
“我们也要看到赵明和周进好两位同志过往的贡献。”很快就有人出面缓和,“事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虽然处置方式有误,但初衷是想解决问题……”
“没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关键是如何处理,才能既给工人兄弟一个交代,又能让他们吸取教训,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无论客观困难有多大,当工人兄弟的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时,任何侥幸,都是不可原谅的。”
沈立人这时候起身骂道:“周进好,安全规程是擦屁股纸吗?为什么不坚决停机?是怕产量掉下来挨批,还是怕得罪了谁?”
周进好嗫嚅着:“我请示过的,可领导说任务紧……”
这句话,一下剖开了集体沉默下的脓疮。
任务与安全间扭曲的优先排序,在批判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李厂长,沈书记,各位领导。”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张仲民站了起来。
“作为昨天在现场的人,关于那台天车和轴承,以及厂里其他几台关键的老旧设备,我有些在现场观察到的情况,或许对深挖根源、预防再发有帮助。”
李怀德抬眼看向他,见他神色笃定,颔首道:“仲民同志,你说。”
沈立人的目光也投向了他,缓缓点了点头。
张仲民拿出下午从冯国良那里,得到的资料。
“我下午的时候,看了下设备科记下的记录,近三个月,这台天车平均负荷超设计上限,连续超时运转,维修日志上,当班工人几乎天天报,这不是偶然失足。”
周进好的头,几乎埋进了胸口。
“但是工厂的任务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国内没完全替代品,外汇难批,是事实。”
张仲民继续说道:“但,我这边已经找到了同型号设备,隔壁省半年前就用上了国产改良轴承,强度够用,成本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计划处完全可以去那边沟通一下。”
“仲民同志,你确定?”李怀德有些超出预料。
“李厂长,情况属实。”
张仲民笃定地回答,“隔壁省机械厂半年前就完成了技术攻关和批量生产,性能可靠,已经成功替换了同型号设备,具体联系方式和样品信息,我这两天可以整理出来。”
“好,太好了。”
李怀德难言振奋,“仲民啊,你这是又立了一件大功,好好好,赶紧先把详细信息整理出来,形成正式报告。”
会上的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更关心实际问题的人,看向张仲民的目光都充满了热切。
能搞物资,还能发现关键备件来源,这简直是轧钢厂的及时雨。
沈立人适时开口,语气带着赞赏。
“仲民同志带来的这个信息,确实非常关键,为我们解决设备隐患的燃眉之急,指明了方向,这再一次证明我们厂里是有能人的。”
他将话题指向商务的核心议题。
“我们之前,不就是后勤保障这个关键岗位的人选吗?怀德同志提议张仲民同志担任后勤主任,当时有同志对他的经验和能力有所疑虑。”
沈立人继续说道,“通过这次突发事故,仲民同志在现场的表现,就是最过硬的能力证明了,这难道不比单纯的资历更说明问题吗?”
他目光炯炯,看向李怀德。
“怀德同志,我认为你上午的提议,非常有预见性,后勤部这个担子现在看来,真是非仲民同志莫属。”
他一锤定音。
“我提议,立刻形成决议,上报上级,任命张仲民同志为后勤主任,同时,让他牵头负责这次国产替代轴承的引进,试用和全厂设备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大家看如何?”
这番话,石破天惊!
上午反对最激烈的沈系委员们,面面相觑。
王委员想说什么,但看到沈立人坚定的眼神,又生生咽了回去。
李怀德系的人也是一脸意外,随即是狂喜。
他心念电转,立马明白了沈立人这招以退为进的深意。
“沈书记说得太好了!”
李怀德立刻接话,“让仲民同志当后勤主任和主持设备隐患整改,我看是再合适不过!我完全赞同沈书记的提议!大家举手表决吧!”
此时,两位大佬做了决定,反对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立人说:“好,关于张仲民同志的任命,原则通过,按程序上报上级批准!”
李怀德紧接着抛出对赵周二人的处理意见,语气显得很是宽容。
“至于赵明同志和周进好同志,虽然负有直接责任,但眼下正是设备隐患整改的关键时期,千头万绪。”
他说:“追责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杜绝后患才是根本!我提议,给予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整改工作中将功补过。”
“嗯,怀德同志这个安排,体现了惩前毖后的原则。”
沈立人表示认可,“给他们一个机会,用实际工作来弥补过失,也符合我们解决问题的初衷,我同意。”
事情定调,会议室内再无其他声音。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961/241904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