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陆老太跟女儿随军去了 > 第191章他们不愿意跟我玩

第191章他们不愿意跟我玩


姜珊母子两个人走在路上,姜珊总算有机会问小书逸刚刚发生什么事了。

“小逸,刚刚在爷爷奶奶家,你怎么不喜欢去跟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呢?你不是很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的吗?难道你不喜欢哥哥姐姐?”

小书逸一想到刚刚发生的事情,撇撇嘴:

“我去跟他们玩,可他们不喜欢我呀,我一过去他们就跑开了,都没人愿意跟我玩,他们不喜欢我,我为什么还要去跟他们玩呢?”

姜珊一听,眉头皱了起来,竟然还发生这样的事,没想到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他儿子竟然受了这么多的委屈。

摸了摸小书逸的小脑袋,姜珊安慰道:

“好的,没事,他们不喜欢跟你玩,那咱们也不要跟他们玩了。以后咱们回来的时间也不是很多,都不经常见面,玩不到一起就算了。”

姜珊其实也想得到是什么原因,因为小书逸的这一身穿着,不管是衣着布料还是样式,都是京都百货大楼里最受欢迎的款式。

小书逸人长得玉雪可爱,再加上这一身衣服,让小书逸看起来有点儿跟他们格格不入,所以那些孩子就不愿意跟小书逸起玩了。

乡下孩子都懂事得早,一下子看到这么光鲜亮丽的弟弟,心里难免有点自卑。

姜珊还没有去随军的时候,对陈家的那几个孩子还挺好的,想着都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让小书逸跟他们好好的亲近亲近。

没想到才两年没有回来,那些孩子就这样一直对她的儿子,真的让人觉得有点心寒啊。

算了,合不来就合不来,她儿子以后也会有新的玩伴的。

姜珊回到家,看到陆婉芝在院子里除草,让小书逸坐到阴凉处,自己就过去帮忙了。

陆婉芝看到姜珊回来了,关心的问了一句:

“你公公婆婆怎么样,都还好吧!”

“都挺好的,他们看到小逸回来了,可高兴了,他们应该是料到我今天会回去,我公公一大早就去买了两条大鱼回来,我婆婆还把家里存的腊肉也给拿出来做菜了。他们还给了小逸一个红包,说是见面礼。”

“哦,还给红包了呀?”

陆婉芝惊讶的问道,没想到陈家二老竟然会想到这个?

“那他们喜欢小逸吗?还是看在泽明的面上给的?”

说的陆婉芝还问旁边坐着的小书逸:

“小逸,去爷爷家感觉怎么样?爷爷奶奶喜欢你吗?”

小书逸点点头:

“喜欢,爷爷奶奶挺好的,爷爷还带我去村里玩了,一直跟别人介绍我。”

陆婉芝点点头,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嘛,哪有人不喜欢自己家的亲孙子的。

聊完这些,姜珊又问了问陆婉芝去公社的时候有没有买香烛之前回来。听到陆婉芝买了,立即问道:

“妈,那咱们什么时候去给我爸跟外婆上香去呀?咱们需要在这里住很久吗?”

“怎么?你不想待在这儿?你想回京都还是想回岛上找孩子他爸呀?咱们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泽明不是打电话回来他说出任务去了吗?他也没在岛上呀!”

陆婉芝以为姜珊想要回岛上陪陈泽明,但,人都出任务去了,她们过去干嘛?

姜珊拔了一会儿草,就气喘吁吁的了,停下来休息一下。

“小逸不是马上就要过生日了吗?我想着孩子生日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比较好。不过妈你说的也对,泽明哥现在又没在岛上,这出任务的时间又不怎么规律,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陆婉芝听了,刚刚觉得陈泽明没在,她们去了也见不到人,去不去都无所谓,但现在却觉得还行。

就算陈泽明还没有回来,但她可以回去看看曾大娘她们呀!在京都的时候,曾大娘还给她寄了鱼干了,这多好的邻居呀,她当然得回去看看她了。去京都之前,她还跟曾大娘说,等姜珊放假的时候她就回岛上了,她可不能食言啊

陆婉芝脑海里风暴不停,就下定了决心了。

“行,那咱们就先在这里待上几天,把家里规整一下,然后就去部队。哎呀,咱们好久没有吃海鲜了,没提起来的时候还没想呢,现在一提起来就想吃那些海鲜了!”

由于现在仍受“破四旧、立四新”等思想影响,对封建迷信活动持否定态度,上坟烧香烛纸钱等被视为封建迷信。

大白天的时候,陆婉芝是不敢上山祭拜的,只能等天快黑下来的时候,带着姜珊跟孩子悄悄的去。

姜老三的坟墓,清明的时候,姜家两房就已经帮忙清理过了,所以长出来的草不是很多,陆婉芝就随手拿锄头锄起来了。

说实话,陆婉芝刚刚上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毕竟她不是原身,没有跟姜老三相处过,要是姜老三的鬼魂还在,看出来她不是真正的陆婉芝怎么办?

墓地嘛,都是担心碰到那些阿飘,再加上这个时候来墓地,心里当然害怕了。

这天虽然还没黑,但四周安安静静的,心里毛得很。

但来都来了,还是速战速决吧

“小珊,赶紧的,把东西摆出来,好好的跟你爸说一说,让小逸拜拜他外公。”

陆婉芝迅速的清理出一块供姜珊双子烧纸钱的地方,免得杂草太多,容易引起火灾。

陆婉芝其实也知道带这么小的孩子来坟地,肯定是不好的,但是,这是自己的亲孙子,总得让姜三这个当外公的看一看吧。

没办法,还是赶紧弄完,赶紧下去吧!

姜珊把香插上,然后就准备烧纸钱了,陆婉芝就在一旁,看哪里的杂草比较多,然后用锄头锄一锄。

“爸,这是我儿子小艺,你当外公了,来,让你外孙给你磕个头。”

珊珊说完,这让小书逸跪了下来,给姜老三磕了三个头。

看儿子磕完头了,姜珊就继续说了。

“爸,你知道吗?现在高考已经恢复了,我也考上大学了,是京都大学,你以前最向往的地方。你以前不是经常跟我,你说想去看那天安门吗?我已经替你看过,真的很宏伟壮观。妈的话,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她现在和我去京东那里生活。”

“爸,你还不知道吧?妈找到了亲人了,大舅舅就在京都,他们也对妈很好……”

姜珊一边烧纸,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没一会儿那纸钱就烧完了。

看火堆熄灭了之后,陆婉芝就匆匆的跟姜老三说了一声下次再来看他,就带着姜珊跟孩子下山了。

唉,上个坟还要偷偷摸摸的,刚刚烧纸钱有烟冒出来的时候,她都担心会有人冲上来看到她们了。

今天她们先来给姜老三上坟,明天再去给陆婉芝的老娘,也就是养母上坟,陆婉芝打算明天早上等别人上工的时候就去。

因为她那老娘的坟墓在后山坡上,离上工的地方很远,她白天去了,别人也不会发现。

下了山,路过牛棚,陆婉芝想到这里以前还关着那些改造的人,现在只有那赶牛车的老头住在这里了。

姜珊也知道这里关的是什么人,好奇的问陆婉芝:

“妈,你说这些下放的人是不是都已经平反回去了?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了?”

其实她们上河大队的人还是挺好的,没有像别的村一样,动不动就批斗人家,只不过是他们来了,村里给他们分好活后,不怎么理会而已。

生活上虽然是苦了些,但相对来说比较自由。

陆婉芝摇摇头:

“这我哪知道啊,我去年回来的时候,他们还在呢!你现在问我,我上哪知道去?等回去的时候我问问桂芬去。”

陆婉芝其实也挺好奇的,除了这牛棚里的人,她还好奇那知青点里的那些人,现在还在不在?

回家后,看到桂芬在自己家门口乘凉,陆婉芝放下东西后,也提了一个凳子过去跟桂芬说话了。

桂芬看到陆婉芝三人回来了,她是知道陆婉芝干嘛去的,关心的问了一句:

“阿芝,事都办完了?”

陆婉芝把小板凳放到桂芬旁边,坐了下来,点点头:

“办完了,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再给我娘烧。哎,桂芬,那些牛棚里的人都回去了吗?我刚刚路过的时候,怎么一个人都没看见?我记得,我去年回来的时候,牛棚里还有人呢!”

说到这个,桂芬就来兴致了,头往陆婉芝这边偏了一些:

“哎呦,你可不知道,你走了没几天,咱村里来了好几辆小轿车,把牛棚里的那对老夫妻接走了。说这对夫妻是大学老师,我们那时候还不知道为啥接走了,后来啊,高考恢复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回去工作去了,还是很了不得的大学老师呢?剩下的几个人,在断断续续几个月里,也都走了,所以在牛棚就空下来了。”

“阿芝,你不知道,咱们大队长当时都吓坏了,他们当中不是也有当大官的吗?好家伙,那小轿车来接的时候都点头哈腰的。大队长都怕那些人责怪咱们村没有照顾好牛棚里的人,给村里使绊子呢!哪知道,牛棚里的人还挺感谢他的,走的时候还送了好些东西给他呢!这事美的,大队长那断时间心情可好了。”

陆婉芝是知道牛棚里人,都是大佬,被接走那只是时间问题。

“那知青呢?咱们知青点里还有知青吗?这高考都恢复了,那些人应该都考上大学了吧!”

桂芬撇撇嘴,一副没眼看的表情,还没说话呢,旁边的儿媳妇儿就接上话了:

“婶子,你以为咱们知青点的人都像你家小珊一样,那么厉害呐!那恢复高考的通知下来以后,他们个个都报名了,那段时间都忙着读书,一天只上半天工,你猜怎么着?最终考上大学的只有四个,其他的都落榜了。”

陆婉芝想到了一件事,上个月好像也是高考的时间,问道:

“这上个月不是也是高考的时间吗?那那些落榜的人有没有再继续考啊?前一次的时候还能说是准备的不充足,这次有那么多的时间应该都考上了吧?”

桂芬拿着手中的蒲扇扇了扇风:

“你以为这考大学像上茅房那么简单啊?他们这次是准备的时间比较多一些,但是,还是只有三个人考上。现在知青点里还有五个人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了。”

陆婉芝是知道村里的知青点有多少个知青的,除了跟村里人成家之后搬出去的那些知青典礼,还剩下12名知青,

“你不知道啊,那没考上大学的那几个知青,现在依然没有放弃高考呢,整天就知道抱着个书本看,都觉得自己明年肯定能考上。”

姜珊也带着孩子过来一起听着了,听到桂芬婶子这样说,好奇的问道:

那那些跟咱们村里结婚的那几个知青呢,他们也去考试了吗?

其实他们生的知青并不少,有些人吃不了苦,就跟村里人结婚了,江山在村里有个姐妹,也是跟知青结婚了,然后那资金就搬到了丈母娘家,就相当于入赘了。

因为她那个好姐妹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都说好了以后是要招入赘的女婿。

现在高考恢复了,也不知道小姐妹家里的那知青丈夫,有没有考上大学。

桂芬也是知道姜珊问这问题的意思,姜珊她那姐妹结婚的时候,姜珊还很难过呢,劝这姐妹不要嫁给知青,知青不靠谱。

哪知,那姐妹竟然一意孤行,死活不听劝,非要找个知青来当丈夫。

真是把人气得半死。

“小珊,你说的是二妮家的那个知青吧?他呀,考上了,考上了咱们本地的一所大学,去年的时候就考上了。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她去上学了,之后就不再回来了,没想到一放假,他竟然每次都回来村里来,说是媳妇孩子在哪,哪里就是家。说得可好听了。”

陆婉芝听了,满脸的惊讶:

是嘛!还有这样的事呀!那这么说来,这知青还算是有情有义的人了?”

桂芬满脸的理所当然:

“当然了,都考上大学了都没跑,这不是有情有义是什么?”

陆婉芝觉得,人真的不可貌相啊!

这二妮的知青丈夫,她是知道长什么样的,那一副看起来小白脸的模样,竟然这么有情有义,看来她走看走眼了。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811/233104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