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考校皇子
顺天府知府秦禹带着府丞李施公,在一队衙役的簇拥下急匆匆赶到东平郡王府门前时,只见朱漆大门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嗡嗡议论着,伸长了脖子向内张望,各种猜测、惊呼、唏嘘之声不绝于耳。
秦禹与李施公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棘手与无奈——这大年初二的,竟摊上这等涉及勋贵的泼天丑闻!
事情闹得如此之大,如野火般迅速蔓延,五皇子的外祖家高府自然早已得了风声。
高家舅舅闻讯又惊又怒,立刻命心腹家人火速往宫中递消息,务必要让宫里的锦妃娘娘和五殿下知晓,早做应对。
然而,今日着实不凑巧。
因是年初二,并不举行常朝,皇上难得清闲,竟一大早就将自己目前在京的三个儿子——大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全都召至御书房,美其名曰“考校功课”,实则也是想看看这几个儿子离宫一段时间后是否有长进。
可怜大皇子已是为人之父的年纪,一大早被从温暖的王府被窝里提溜出来,顶着寒风进宫。
在御书房里,先是被考问经史典籍,背得磕磕巴巴,汗流浃背;接着又被要求演练拳脚功夫,好在他在武艺上确实下了些功夫,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风,力道十足,总算勉强弥补了文试的不足。
皇上看着长子那略显憨直却卖力的模样,虽对其文采不抱希望,但对其武勇尚算满意,总算没多加斥责,让他勉强过了关。
轮到五皇子时,情形却急转直下。
这位素来以“勤奋好学、文采出众”闻名的皇子,今日却像是丢了魂一般。
皇上问及《左传》中一段典故,他竟支吾半晌,答非所问;令其解读一段策论,更是前言不搭后语,错误频出。
直惹得皇上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沉了下来。
一旁的大皇子见五弟状态极差,额角甚至渗出冷汗,以为他是身体不适,刚想开口替他向父皇求个情,却被皇上一个极其严厉的眼神瞪了回去,吓得他立刻噤声,不敢再多言。
其实,五皇子功课退步,本也在皇上意料之中。
他心知肚明,这个儿子从前在宫中时表现优异,一方面是因为宫规森严,没什么玩乐分散心神;另一方面也是其生母锦妃望子成龙,盯得极其严苛。
但这两年他去了国子监读书,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宫外,见识了京城的繁华与自由,怕是早已被那些浮华事物迷了眼,心思哪还能全然放在圣贤书上?皇上心中冷笑,只怕他那“好学”的名声,早已掺了不少水分。
不过,这倒是皇上有些冤枉了五皇子。
他虽然近两年确实不如在宫中时那般日夜苦读,但基本的功课还是维持在了不错的水准。
真正让他如此失常的,是腊月二十九那日,京郊别院的管事回来后的禀报,让他心生警兆,立刻派人去详查,结果就在除夕宫宴开始前不到一个时辰,他得到了确切消息!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炸得他心神俱裂,一整晚的宫宴都食不知味、强颜欢笑。
好不容易熬过初一繁琐的朝仪,本指望今日赶紧出宫与舅舅和谋士商量对策,岂料又被父皇抓来考校功课!
不知是否真有心灵感应,从他父皇开始考问大哥起,他就莫名地心慌意乱,右眼皮跳个不停。结果可想而知,他结结巴巴的表现招来了父皇的一顿雷霆怒斥,还被罚禁足一月,苦读思过!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更加焦头烂额,烦闷欲死。
最后轮到六皇子萧承煜时,皇上本没抱太大期望。
毕竟这个儿子从前在宫里就是出了名的懒散贪玩,其生母宁妃性子温和,也多半由着他。这次派他去扬州历练,山高水远无人管束,皇上甚至都做好了听到他功课一塌糊涂、需要从头学起的心理准备。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对于皇上的提问,六皇子竟然大多能对答如流!
虽谈不上见解多么精辟独到,但基础扎实,思路清晰,偶尔还能引据经典,说出些自己的看法,远比从前在宫里时进步神速!
皇上大感意外,他哪里知道,六皇子在扬州的那段日子,前期有林淡这个状元郎潜移默化,后期更有林清这个“严师”就近“督促”。
林清自己就是个读书狂人,不是埋头苦读就是奋笔练字。
六皇子起初还想蒙头大睡,后来发现睡得日夜颠倒实在无趣,加之林清与他“约法三章”,限制他上街玩乐,他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也拿起书本。
起初是装样子,后来顺着林清给他划定的书目和讲解看下去,竟意外地看出了些门道,许多以往觉得艰涩难懂之处豁然开朗,不知不觉间竟有些融会贯通的意思了。
这段经历,倒是阴差阳错地成全了他的学业。
御书房内的考校还在继续,而宫外东平郡王府门前,秦知府已经将自称是江家大小姐的姑娘,和一口咬定这姑娘是胡乱攀亲的郡王府管事一同带回了顺天府。
听说王妃今日一早去了海津娘家,回来还要些时间,秦知府马不停蹄的赶往皇宫。不是他有所推诿,主要是涉及到了东平郡王府,以他的品级管不了啊!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779/228302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