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人在综武扮演嘉靖:朕何罪之有? > 第142章 奉天讨逆清君侧檄

第142章 奉天讨逆清君侧檄


“逼你?”

顾思凌怒极反笑,猛地将他推倒在榻上。

“是谁在逼谁?”

“卢世煜为你保驾护航,顾家为你出生入死,朝中多少大臣为你挡风遮雨,才让皇帝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你!”

“我们拼尽心血,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辅佐出一代明君。”

顾思凌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宇文权,眼前的宇文权,与他所期望的那个英明神武的太子相差甚远。

“可你呢?”

“优柔寡断,畏首畏尾!”

“该狠时不狠,该断时不断!”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你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妄想保全天下?”

宇文权被他逼得踉跄后退,眼中泪光闪烁,却仍固执地摇头。

“舅舅,我不能让南楚因我而乱。”

“你清高,你了不起。”

顾思凌闻言更加愤怒,一把将他拽到帐门口,指向军中的将士们。

“你看看他们,这些将士们,哪一个不是抛家舍业,甘愿为你赴死?”

“你以为你退缩,皇帝就会放过他们,放过顾家,放过那些支持你的朝臣?”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父亲!父亲!”

顾惜朝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双眼赤红。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母亲他们全死了,狗皇帝屠了顾家满门。”

刹那间,帐内一片死寂。

宇文权心里咯噔一下,大脑一片空白。

顾思凌则是缓缓松开宇文权,不可置信的看着顾惜朝。

“你说什么?”

宇文权也失声叫道:"不可能,舅母可是父皇的亲妹妹,他怎会下此毒手?"

"消息从何而来,可曾确认?"

顾惜朝抬起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而眼中尽是刻骨的恨意。

"禁军派人送来了他们的头颅,还有废太子为庶民的诏书。"

这件事自然是青龙私底下干的。

刑部大牢之中顾家人确实是被烧死的,但在烧死之前,他们的脑袋已经全部被砍了下来。

接着又换上的一群死囚的脑袋。

混在一起烧成了黑炭,谁也认不出来。

而顾家人的头颅被他私自运出京城,送到岳州。

就是为了激起顾思凌等人的杀心。

并且在这一颗颗头颅之中,还夹杂着他精心为宇文权准备的惊喜。

当然这一切,皇帝是不知情的。

他虽然怀疑顾家和太子妃之死有蹊跷,但一时间也查不出来端倪。

轰!

下一秒,顾思凌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木屑飞溅。

再也无法保持镇定,踉跄着朝帐外冲去。

宇文权和顾惜朝也慌忙追出。

只见中军大帐中,十几个浸血的麻袋堆积。

众将领看着麻袋,个个面如土色。

顾思凌跑进来后,颤抖着扯开最近的麻袋。

只见一颗披散着头发的妇人首级滚落出来。

那双还未瞑目的眼睛正空洞地望着他。

"夫人!!!"

顾思凌顿时跪倒在地,伸出手想要去抚摸那颗头颅,却悬在半空中不敢落下去。

而顾惜朝也发疯似的扯开其他麻袋,里面的每颗头颅都仿佛在剜着他的心。

"宇文鉴!"

顾惜朝仰天嘶吼。

"我顾惜朝在此立誓,必取你项上人头祭我满门!"

而宇文权呆立的站在他们身后,望向那一颗颗头颅。

忽然瞳孔猛地一颤。

在那些首级间,他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是太子妃!

"阿鸢…"

宇文权也跪倒在地。

霎时间,心中对宇文鉴的所有期待,全部化为失望和愤怒。

四周将领们也通红着双眼,义愤填膺。

不知是谁先"铮"地一声拔出佩剑,随即便是此起彼伏的利刃出鞘声。

"昏君无道!"

顾思凌的副将持剑狠狠劈向面前的案几,暴怒道。

"连亲妹妹都不放过,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是啊,太子妃娘娘贤良淑德,竟也遭此毒手。"

"这哪是明君所为,分明是暴君行径。"

整个中军大帐顿时沸腾起来。

数名将军齐刷刷跪在地上,抱拳行礼。

"请大将军下令。"

"打进京城。”

“清君侧。”

"为嫂夫人满门报仇。"

一时间,声浪如雷。

顾思凌缓缓起身,染血的手指一根根攥紧。

他转身看向瘫坐在太子妃头颅面前的宇文权,质问道。

"太子殿下,事已至此,您还要继续刚才的想法吗?"

“如今的南楚朝廷,配不上你的仁德。"

宇文权闻言,整个人恍惚了一下。

视线从爱妻的首级移到顾家满门上。

再掠过义愤填膺的众人。

接着他颤抖着伸手,从太子妃发间取下那枚他曾亲手为其戴上去的发簪。

狠狠在自己手上划开一道口子。

“父皇被严东楼等奸佞所蒙骗,孤以血为誓,必为国除贼。”

"传令,三军缟素,兵发京城。"

“是!”

见宇文权终于下定决心,顾惜朝等将领纷纷应和。

不多时,整个岳州大营号角震天。

顾思凌留下了三万大军应对大梁云南十万兵马。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留下三万人,足以防备云南十万兵马。

同时,一篇讨贼檄文传遍天下。

《奉天讨逆清君侧檄》

南楚国储君宇文权,谨告天下臣民:

盖闻明君治国,必亲贤臣而远小人;社稷之安,在辨忠奸而明赏罚。

当今皇帝,宠信奸佞,致使朝纲倾颓,黎民涂炭。

权虽不才,忝居储位,岂能坐视奸佞祸国?

今特举义旗,清君侧,诛奸佞,以正朝纲。

严东楼等奸佞小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蒙蔽圣听。

其罪有三。

一,构陷忠良,顾氏满门忠烈,世代将门,竟遭满门抄斩。

卢世煜等贤臣,或贬或诛,朝堂为之一空。

二,祸乱朝纲,卖官鬻爵,贪墨成风。

三,谋害储君,设计构陷,欲置孤于死地。

孤本欲忍辱负重,以全孝道。

然严东楼等人变本加厉,诛戮不止。

先有顾氏满门遇害,后有太子妃惨遭毒手。

此等暴行,天理难容。

孤今奉天命,顺民心,起兵讨逆。

誓要清君侧,诛严东楼等奸佞,肃清朝堂。

望天下忠义之士,共襄义举。

檄文到日,咸使闻知。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424/243645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