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中央大街
唐枭离开后,张学良让人喊来了赵有金。
让他坐,赵有金摇了摇头。
“父帅走了,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张学良说。
赵有金眼圈发红:“大少爷,我想家了……”
“有金?!”
赵有金没让他继续往下说,端端正正地敬了个军礼:“大少爷,保重!”
两行泪缓缓流下,张学良也已经哽咽。
跟随大帅18年的侍卫赵有金走了,寿夫人给他拿了一笔钱,回到了老家鞍山腾鳌镇,后来以开烧窑厂为生。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快,一封免职函下发,帅府的副官处处长、大帅的贴身副官俞恩桂,因安插亲朋故旧、收受礼物被免职。
唐枭找到了俞恩桂:“俞大哥,跟我回哈尔滨吧!”
他摇头苦笑:“少帅生我的气,没有保护好大帅,莫要再连累到你……”
“俞大哥……”
“算了,我也该回去陪陪老娘了!”
“……”
同一天,宪兵队长陈海山提交了辞呈。
企图拉拢唐枭,让其做东北王的阴谋破灭了,接下来的日子,各方势力便加紧了对张学良的攻势。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特使林权助,以及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长秦真次和土肥原贤二;苏联驻奉天总领事库兹涅佐夫等人,开始频繁约见张学良。
他们轮番上阵,竭力游说推动东北独立。
起初,张学良的态度尚不明朗。
他曾对库兹涅佐夫委婉表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当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贵国的劝告,我自然予以考虑,但必须以东三省人民的利益和志愿为准绳。”
某日被逼问急了,张学良终于按捺不住,怒视林权助,厉声道:“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独立?那不就跟中国脱离了?!”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3日。
张学良正式宣誓就职,发表就职通电。
他提出了五项举措:罢兵言和、交邻亲善、整饰戎政、提倡实业、改革政治!
并表示愿为国家统一,与北伐军会谈。
而就在同一天,蒋中正发出声明,要和平解决东三省问题,提出南京方面的条件:奉军完全撤到关外、东北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服从三民主义等。
张学良再次通电:本月10日,会派代表团赴京城会谈。
日苏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关东军司令部和驻奉天领事馆一种军政,对唐枭更是恨之入骨,如果他在张学良回来之前能够起兵造反,东三省已经变了天!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尘埃落定。
这天,唐枭去告辞,并提出老部下军衔问题。
“没问题,把名单报上来就行……”张学良一口答应,又说:“10号会谈,振羽你能不能替我跑一趟?”
唐枭不想去,一脸为难:
“汉卿,我出来太久了,儿子年幼,家事、政事一大堆,让我回去吧……”
“好吧!”他无奈答应。
唐枭带着刘铭、贾宝鱼和杜小山他们,回到了哈尔滨。
49天的祭奠日还没过,哈尔滨火车站的月台上,没有什么欢迎场面,只有陈卫熊、赵木、吴铁牛、蔡运升和李杜来火车站迎接。
当晚,警备司令部摆下了酒宴,唐枭把事情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引来阵阵唏嘘。
第二天下午,部队还没有开始按照要求整编,唐枭便趁热打铁,把晋升军衔的名单寄了出去。
中将二人:
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陈卫熊;警备司令部副司令赵木;
少将八人:
警备司令部后勤军需处长刘永祥;第8骑兵旅旅长兼哈尔滨城防副司令吴铁牛;第4炮兵旅旅长许猛;第31步兵旅旅长秦川;警备司令部宪兵队队长朱自强、军法处处长王福生、副参谋长贾宝鱼、副官处副处长刘铭。
事实上,贾宝鱼和刘铭还没有正式任命。
可机会难得,唐枭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儿了!
上校若干,包括副官处处长罗涛、参谋部参谋钱少杰、第31步兵旅副旅长孙华堂、第8骑兵旅副旅长陈大阳(二丫头)、第4炮兵旅副旅长乔有德(乔大抹子)、第8骑兵旅第1骑兵团团长丁大磊(丁大虎是唯一个上校级别的团长)……
其他军官也都升一级。
李杜的第二十四旅是独立旅,隶属张作相部,轮不到唐枭操心。
尽管陈卫熊一再叮嘱低调,可连续几天,哈尔滨一些中高档的酒楼还都是爆满。
接下来,开始整编和换防。
七月的哈尔滨,空气里浮动着溽暑的粘稠。
市政厅那间铺着厚绒地毯的会议室,吊扇慢悠悠地搅动着烟草的气息。
一名办事员,恭恭敬敬带着唐枭往里走。
上午的时候,哈尔滨特别市首任市长储镇给他打电话,说有个重要会议,唐枭便来了。
推门进去,才发觉阵仗不小。
滨江道公署道尹蔡运升、滨江警察厅长高齐栋、副厅长兼市警察局局长盛东子、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兼哈尔滨城防司令李杜、山东商会会长傅巨川……军政商三界头面人物,济济一堂。
寒暄落座,唐枭才发现大伙都在打趣儿盛副厅长。
他侧头小声问李杜,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吴俊升去世之后没多久,有人在中国大街上见到了他的六姨太俞婉玉。
而陪在这位六姨太身侧的,正是一身便衣风度翩翩的盛副厅长!
消息传出去以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而那些原本还在质疑盛局长身后关系是谁的人,也都解开了疑惑。
有吴督军枕边风的加持,一个警察局局长算个屁!
唐枭记得那个女人,那个‘兴安班’的当家俏花旦,那年因为鹤立岗煤矿的事情,他去齐齐哈尔滨见过。
储市长清了清嗓子,道出正题:“诸位,今日请各位贤达前来,实为一件关乎我市门面,亦彰显主权之要务,‘中国大街’,该换新名了!”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此名源于旧时,今我政府既已收回市政,再沿用此等旧称,不合时宜……”
随即抛出三个备选:
中山大街,追念国父伟业,契合革命精神!
商埠大街,彰显我哈埠万国商贾云集之实!
松江大街,沿地理旧称,稳妥无争,亦不失大气。
会场立时起了嗡嗡的议论。
唐枭和李杜都没有说话,他们是军人,此等市政更名,受邀是面子,举手是本分,可插嘴却是越界了。
中泰银行的徐中一嗓门洪亮,率先摇头:“‘商埠’俗了!俗了!储市长,您瞧瞧满街的巴洛克门脸儿、文艺复兴的廊柱,叫‘商埠大街’,那不成了吆喝大白菜的菜市场?”
蔡运升慢悠悠接口:“‘中山’怕是欠妥。听闻南方诸城,以此命名之街道,多如牛毛矣。”
众人七嘴八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场面渐显纷乱。
储镇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一直静坐如山的唐枭身上:“羽帅?”
他带着几分征询,也似有几分期待:“您久镇吉东,洞悉世情,给个高见如何?”
唐枭本不想多言,心思与李杜相仿,可市长点了名,再缄默便显倨傲。
他搁下手中把玩的纯金烟袋,指节在光洁的桌面上轻叩两下,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下了满室嘈杂。
所有的目光,包括蔡运升探究的眼神、傅巨川好奇的打量、李杜微微抬起的眼帘……都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唐枭开口,声音沉稳,带着军人特有的严谨:“‘中央大街’怎么样?”
“中央?”储镇与蔡运升飞快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异。
储镇追问:“羽帅,这‘中央’二字,作何深解?愿闻其详。”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71/228820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