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振羽,大才!
接下来的一周,帅府又接到了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的三封密报,电文中客气得不像话。
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拉东北军入伙!
沈阳也都回了电,大意与回南京的电文相仿,无非是东北军处境困难,精神支持,但无力出兵云云。
5月1日,蒋中正发表《讨伐阎冯誓师词》,第二日,在南京举行讨逆誓师大会。
战争主要在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沿线展开,双方在河南、山东一带反复争夺,形成拉锯战。
陇海线方面,冯玉祥部与蒋军在归德、兰封等地激战,冯军一度占据优势。
山东战场,蒋军在韩复榘叛变后占领济南,切断了阎锡山军与冯玉祥军的联系。
《民国日报》在报道中,首次使用了‘中原大战’这一名称。
很快,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线越拉越长。
蒋、阎、冯、李四大派系,双方投入兵力已逾百万,战场覆盖河南、山东、安徽等中原腹地。
7月7日,张学良秘密抵达北平。
当晚8时,与蒋中正在北平饭店会晤,少帅详细汇报了东北易帜后的政治、军事、党务和外交情况,重点谈及东北对苏联的政策,并承诺东北外交将移归中央办理。
双方就中原大战的局势交换意见,张学良表示一定会出兵支持,但要给自己一些时间。
来之前,唐枭就一再叮嘱:千万别松口,还不到时候。
两天后,张学良便返回了沈阳。
8月中旬,反蒋联军晋军傅作义部攻占济南,蒋军面临失守风险。
此时在哈尔滨办花魁大赛的唐司令,给帅府发了一封密电:
“司令勋鉴:
济南危局,蒋军疲敝,晋军傅部虽占济城,然黄河北岸已成孤注。
此诚天赐之机,司令若以‘助蒋夺济’为名,率东北健儿挥师入关,必可震慑群雄,定鼎中原!
今蒋困于徐蚌,胡宗南、刘峙诸部疲于奔命,李韫珩第53师亦难支大局。
副司令若此时电呈南京,以‘和平接收济南、稳定华北’为条件,要求:
一、黄河以北军政全权(后可调整为津浦、平汉、平绥三路);
二、蒋方每年拨付军费三百万银元;
三、准东北军在平津设银行、控关税。
蒋必诺!
盖其此刻亟需东北军威慑晋阎、冯玉祥残部,更恐我军与桂系李宗仁联手。
司令当效仿大帅当年‘保境安民’之策,借机扩地盘、聚实力,待中原底定,我军可坐拥津浦、平汉两路,进可图中原,退可守关外!
枭窃以为: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若失此机,恐蒋他日坐大,必效仿袁世凯削藩之举。
副司令宜速电南京,以‘助蒋平乱’为名,行‘扩疆固本’之实!
临电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唐枭顿首
民国十九年八月二十日”
张学良只回了两个字:速来!
花魁大赛结束后,唐枭带着五百万大洋的存单,带陈卫熊等人抵达沈阳。
见面后,他先放下存单,随后只说了两句话:
一、时机到了,该咱们捞取最大好处了!
二、吉东警备司令部的兵力太过分散,要留下防止日本人异动。
第一句话,张少帅已等待多时。
第二句话,让他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儿,嘀咕道:“小心眼儿!”
骂过后,连忙拿起那张存单,笑了起来。
这次轮到唐司令翻白眼儿了。
截至此时,蒋中正中央军已经出动了约50万兵力。
反蒋联军方面,冯玉祥西北军约40万、阎锡山晋绥军约20万、李宗仁桂军约20万。
9月18日,已经与南京方面达成协议的张学良,发表全国通电,宣布拥护南京中央政府,并率10万东北军精锐入关‘武装调停’。
东北军9个以步兵为主的精锐旅,配属3个骑兵旅、炮兵、工兵等部队,分两路入关:
第5军团,王以哲指挥,沿津浦路南下,直扑天津、河北;
第6军团,张廷枢指挥,沿平汉路推进,去与蒋军会师郑州;
骑兵部队负责快速机动,切断反蒋联军退路。
东北军此时总兵力约26万人,入关部队占其精锐力量的五分之二,此次出兵,未动唐枭部一兵一卒,却被委任为前线总指挥官。
张学良任东北军入关部队总司令,陈卫熊任总参谋长。
东北军于学忠部很快到达平津地区,先头部队董英斌第五旅,后续陈贯群、刘遒昌等旅陆续到位。
9月21日,于学忠部兵不血刃占领天津。
9月22日,司令部移至天津,唐枭继续指挥战斗,张学良应约抵达南京。
蒋中正亲自到下关码头迎接,并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彰显重视!二人联袂检阅中央军部队,象征‘蒋张联盟’的巩固。
南京政府正式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地位仅次于蒋总司令,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国民政府二号人物,实际权力超越其他军阀。
这标志着张学良成为蒋最信任的盟友,地位远超其父张作霖时期的安国军总司令。
权力分配谈判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军事部署:确认东北军继续驻扎华北,中央军不干涉其防区。
财政承诺:蒋中正承诺每年拨付军费300万银元,并补贴东北军在华北的行政开支。
控制区域:华北三省两市,河北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及北平市、天津市。
战略要地: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平绥铁路(北平至归绥)的控制权。
财政控制:华北地区盐税、关税等主要税源归东北军管辖。
军事独立:允许东北军在华北自设银行、发行货币,经济自主性显著增强。
蒋中正以‘兄弟’相称,赠予亲笔信函及礼物,强化私人情谊;张学良回应‘愿以肝胆涂地,报效党国’,奠定两人政治合作基础。
9月26日,张学良进驻北平。
晋军主动后撤,未与东北军发生冲突。
东北军接管平津后,与晋军协商整编,收编了部分晋军部队。
东北军控制平津及河北,反蒋联军失去华北根据地!唐枭提议,少帅任命了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巩固控制。
10月17日,冯玉祥西北军、阎锡山晋军沿平汉路北犯,企图会师石家庄,进而控制华北。
董英斌部第五旅、陈贯群第二十三旅、刘遒昌第二十七旅等精锐约3万人,接到前线总指挥唐枭的命令:诱敌深入,东西夹击!
他们先让反蒋联军第40军、新8军、第30军北渡漳河。
10月24日,以钳形攻势三面合围敌军。
11月初,敌军残部南撤,东北军与蒋军乘胜追击,彻底击溃平汉路反蒋联军。
此战切断了反蒋联军退路,加速其溃败,成为平汉战役的关键胜利,为后续控制华北奠定基础。
指挥如此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并不是正规军校毕业即可,这需要天赋。
蒋中正发电嘉奖:“振羽,大才!”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71/225148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