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 秦岭神树23——青铜神树2
秦墨看着眼前的巨型青铜树,这就是传说中的秦岭神树!
只见那枝桠纵横交错,与之前老痒挖出来的青铜枝桠一模一样。
“这玩意儿拿出去卖的话,得值多少钱啊!”王月伴摸着双层下巴,嘀咕道!
梁师爷更是激动得直哆嗦:“这青铜树比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还要大上不知道多少倍!埋在地下这么多年,竟然还这么完整!真是奇迹啊!”
无邪也看得发怔,伸手想去触碰树干,却被秦墨拦住。
“别乱碰。”秦墨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格外清晰,“这树有问题。”
他绕着树走了半圈,火苗照到树干一处凹陷,那里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与之前在铁链上看到的如出一辙。
“地宫入口不在别处。”秦墨指尖点向那处凹陷,“就在这树上。”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潘子握紧工兵铲:“树上?墨君,那怎么上去啊?”
秦墨颔首,没再多说,率先朝着树身的凹陷处走去。
其他人连忙跟上,梁师爷边走边嘀咕:“难道这青铜树里藏入口?这厍国人的心思也太绕了……”
这青铜古树存在着物质化力场,也就是说,只要身处这力场之内,便能无限使用物质化能力。
秦墨眉头微蹙,心生疑惑:这物质化能力,难道是人人可用?
还是说,需看个人体质或其他因素决定?
至于如何使用,他忆起原著剧情,是靠潜意识幻化想要的东西!
可这潜意识该如何驱动,秦墨也不甚明了,想来应与魂魄强度有关联。
“咦,梁师爷你干什么?”无邪忽然出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梁师爷目光呆滞,一步步朝着青铜树走去,竟作势要往上爬,模样极不对劲。
无邪赶紧冲上去想拦他,可就在靠近的刹那,一股强烈的念头猛地窜入脑海——他也想爬那棵树!
人瞬间愣在原地,眼神渐渐变得茫然。
旁边的老痒见状,连忙快步上前,可刚走到青铜树附近,也猛地定住了,目光呆滞,如同被勾了魂。
“老痒!无邪!”王胖子低喝一声,却见两人毫无反应,不由皱眉,“这俩咋回事?中邪了?”
梁师爷这会儿倒清醒了些,颤声问秦墨:“秦爷,他们……他们这是被树迷了心窍?咱们过去会不会也这样?”
秦墨没理会他,径直走向青铜树。
他身为太古将臣,魂魄强度远超常人,根本没将这力场放在眼里!
那青铜树的精神力刚想探过来,便被他磅礴的精神力碾碎。
秦墨冷哼一声,就这小小的青铜树,还想撼动我太古将臣的神魂?简直是蚍蜉撼树。
“胖爷我来试试!”王胖子撸起袖子就往前走,他身为二代将臣,虽不及秦墨,却也远超凡人。
果然,他走到无邪身边,那青铜树的力场竟对他毫无影响,还伸手拍了拍无邪的脸:“小子?醒醒!发什么呆呢?”
无邪毫无反应,眼神依旧呆滞。老胡和古猜也跟着上前,同样丝毫不受影响。
老胡摸了摸下巴:“这树能影响人的心神,看来只对普通人起效。”
古猜则直接抽出刀,在无邪胳膊上划了道小口子,鲜血渗出,无邪却依旧没反应,仿佛失去了痛觉。
“潘子!”秦墨忽然喊道。
一直守在后面的潘子闻声上前,刚靠近青铜树三米范围,脚步猛地一顿,眼神也开始发直,竟也朝着树干走去。
“果然。”秦墨沉声道,“潘子、无邪、老痒、梁师爷,他们都受影响了。”
王胖子咋舌:“合着就咱们几个没事?这破树还挑人?”
秦墨走到青铜树前,指尖轻抚过冰冷的树干,感应着里面流转的力场:
“这树的力场专攻魂魄薄弱者,你们三个身为二代将臣,魂魄有本源庇护,自然不受影响。”
说着,他走到青铜树前,指尖凝聚起一缕淡金色的本源之力,猛地按在树干的凹陷处的。
“嗡”的一声,整棵青铜树剧烈震颤起来,力场波动瞬间变得狂暴。
“敕!”秦墨低喝一声,体内磅礴的神魂之力化作无形冲击波,朝着被迷惑的四人扩散而去。
这股力量带着源自血脉的威压,专破精神蛊惑,在力场中撕开一道裂口。
首当其冲的是离得最近的无邪,他浑身一震,像被人兜头浇了盆冷水,眼神瞬间清明:“我……我刚才怎么想爬树?”
他摸着后脑勺,一脸后怕。
潘子正往树干上凑,被冲击波扫中后猛地回过神,踉跄着后退几步,看清自己差点贴到树干上,顿时冷汗直冒:“娘的,刚才像被鬼迷了心窍!”
老痒和梁师爷也相继惊醒,两人瘫坐在地,大口喘着气。
老痒抹了把脸:“邪门……太邪门了,刚才脑子里就一个念头,非爬上去不可。”
梁师爷更是腿肚子打转,看向青铜树的眼神里满是恐惧:“这树……这树是活的?能勾人魂魄?”
“不是活的,是力场在作祟。”
秦墨收回手,树干上的符文红光渐渐黯淡,“它能放大人心底的执念,引诱魂魄薄弱者自投罗网。”
王胖子踹了老痒一脚:“还愣着干啥?赶紧起来!再被勾走魂,胖爷可不管你了。”
老胡走上前,检查了下四人的状态:“都没事吧?有没有哪不舒服?”
无邪摇摇头,看向秦墨的眼神感激道:“墨君,刚才多亏了你。”
秦墨点点头,没在说啥。
接着,无邪又想了想,转头问梁师爷:“对了,师爷,你见多识广,可知这青铜树是做什么用的?
我知道寻常青铜器多是食器、酒器、水器,或是乐器、兵器,可这东西跟这些都不搭边啊。”
梁师爷琢磨片刻,答道:“邪小哥,你说的那都是小件。这么大的物件,估摸着是祭器,看样式像商周时期的东西。至于具体在祭祀时派什么用场,年代实在太久远,就超出我的见识了。”
商周加起来一千一百多年,再往早了算上夏朝的四百多年,几乎占了中国有记载历史的一半。
这模糊的判断跟没说差不多。
无邪追问:“能不能再精确点?到底是商周哪一段?”
梁师爷摊了摊手,一脸无奈:“这肉眼实在看不出来,在下只能凭经验瞎猜。
你看这雷纹在下、云纹在上,是天地相对的寓意;再看锈色偏黑灰,可能是锡青铜、铅锡青铜或铅青铜中的一种。
依我看,西周的可能性最大,能有五成把握,剩下的五成我就说不准了!
您也知道我们这行的规矩,能看出这些已经不错,再往深了说就是瞎掰了。”
古董行当里,朝代上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大量古董是宋以后的,唐以前的少见,商周时期的更是寥寥无几,业内对这类器物的认知本就有限。
这么看来,梁师爷的判断确实算不错了,比自己强得多。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69/247687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