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开个玩笑
肖姨的岳父岳母都没有要。别说是她们,便是肖姨平时做衣服,收费也只是数元,最高的也不过是五十元,她也不敢找钱,非要别人拿出十元,生怕是假币,那可就悔之晚矣。
所以,这六百元的价格,谁也没有要。
那人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她也笑着说:“叔叔,要不你给我十块钱,五十块钱,或者五块钱,我们都怕是假币。”
“行。”王耀应了一声。那人接过了那六百元,然后拿出了六十张十元的钞票,递给了青。
看到六十张10元的钞票,姚世玲和肖姨一家终于回过神来,确认了一下,那是一支破旧的钢笔,竟然能拍出六百元的价格。
这也太夸张了吧。
男子名叫汤权,是南州的一家制衣厂的老总,曾经在海外工作过,最近才回来,因为设计出中国人都能理解的独特服装,但都失败了。这一次,她去见一个朋友,无意中发现了一份很简单的素描,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每一件衣服,每一双鞋,都是那么的完美,而且,他也知道,这幅画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于是他兴冲冲地等着,却不知道是个漂亮的小丫头。
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汤权交换了自己的手机和住址,然后在一份简单的合同上签字,唐泉就离开了。
“我们就这样离开?”肖姨奶奶问道。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清从一叠十元大钞里拿出七张递给肖姨,道:“肖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资金了,你不用担心,宝宝不会有事的。”
肖姨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她急着治病,也急着要用这笔钱,她连忙道谢,等着儿子好起来,“青……”
“肖姨,没关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肖姨的服装店里等您的。”清鼓励着肖姨。
肖姨点了点头,眼眶里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清没有再说什么,她留在这里,只是为了让肖姨和她的家属感到更大的压力,所以,她把姚世玲从医院里拖了出来。
离开医院后,她又到了一个馒头铺,用两块八分的价格,给她们两个馒头和两个白色的瓷碗,这是她们在等公交的时候喝的。
“青。”姚世玲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清向她解释,她那张画之所以能值六百元,就是因为她以前没有过白色衬衣、喇叭裤和紧身裤,但现在,却被人发明了类似的款式,做了一款,卖到了全国各地,赚了几万,上百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创意。
姚世玲恍然大悟:“这样的话,你的600元岂不是要亏本?”
青笑道:“放心吧,妈妈。你给我等着。”
姚世玲看到自家闺女水嫩的小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心里也很高兴,现在的清儿已经不是当初的小丫头了,她是打心眼里高兴。
接着,青一个包子,姚世玲两个包子,坐在车上,下了车,晴就直接去了代销商店。
姚世玲问道:“小青,你怎么会在这里?”
“买烟。”王耀笑着道。青回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那挂在经销柜台上的香烟,什么“飞马”、“武士”、“制造香烟”、“红双喜”、“渡河牌”、“大前门”,一边说,一边又对着那“老大,来一盒大前门香烟”。
“三毛五。”陈曌很干脆的说道。
“好的。请给我一根火柴。”
“一包两毛的火柴。”
“行。”王耀应了一声。
走出便利店,姚世玲问道:“小青,你要这个做什么?”
“给我的牛!”
姚世玲愣了愣,晴的心思可真够缜密的,今天她带着一头奶牛出门,村子里不少人都看到了,还在背地里议论呢。
要是那头牛丢了,肯定会被人耻笑,他们家里已经很穷了,现在又失去了一头牛,她要做一件衣服,肯定要花点钱。
“小清,有这个价钱,你怎么不去买一头牛肉?”
她说:“妈妈,您别担心,我要是想干这一行,就不用把那头奶牛给卖了。我们去买一头牛肉,免得朋友们伤心。”
两个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一个大的市场,这个市场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
“也许那个买家早就离开了。”姚世玲说道。
“没什么,随便看看,实在不行,我们就到他家里看看。”
“好。”姚世玲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
两人在市场里逛了一圈,也没看到自己的牛,出了市场,就看到自己的牛拉着一大堆货物上了一条土路。
“叔叔,叔叔!”清在远处喊道。
摊主瞥了她一眼:“喂,小丫头,你怎么来了?”
清咯咯一声,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自家的奶牛,赶紧把香烟和火柴都拿出来,交给了买家。
买家疑惑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叔叔,实不相瞒,我今天早上就将这头母牛卖掉,是因为我儿子的病好了,我就想将它买下来。”
“不会吧!”买家立即反驳道。
“叔叔,你冷静点,冷静点。”清笑道:“也不能让你吃亏,刚才那支香烟和那根火柴,算是我给你赔罪,四百五十五元就收了,那就用四百六十元收回去,给你五元如何?”
买家疑惑地看着她。
牛市就是一个买卖的地方,你一只手拿着一只手,一只手一只,第二只手都是二手货,而且这只牛的四百五十五只,还是一只猫。
这时候,一些股民也加入了进来。
“好啊,好啊!”
“五块钱,你上哪去找?就算是再牛的牛,也是用来种地的。”
“是啊!看起来挺有眼色的,把它给我。”
“……”
买家忍无可忍,一咬牙道:“好,四百六十,你把它带走。”
姚世玲高兴坏了。
她知道,有了这头母牛,母亲和两个哥哥都会很开心,这幅画花的很值得,她很开心。
“走吧。”姚世玲笑得合不拢嘴。
“嗯。”陈曌应了一声。清伸出手揉了揉那头牛,却并没有和姚世玲一起回到水湾村,反而直奔肖姨的成衣铺而来,还没到,便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其中一名女子指向肖姨的衣服,“就是这个,骗钱的!”
言,清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什么情况?”
“骗人?这怎么可能?肖姨在这里经营多年,肖姨人一向很好。”
“嗯,我每年都会来这里,帮家人缝制衣服,从来没有被骗过。”
“……”
很多熟客都选择了信任萧婶和萧婶,但她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认真地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客人,沉声道:“你上当了!”
几人一愣:“啥意思?”
女士问道:“你曾在这个商店购买衣服吗?”
“买过。”没人回答。
“有没有回去测量一下?”
“我已经给你买好了,然后在她家里煮。为什么要测量?”
“面料量好了吗?”
“没有。”几个人的信心都不是很足,心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女子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大腿上:“都说了,有钱就是任性,懂不懂?我前几日去过她那里,”妇人指了指门口:“就是这里,她把八尺晴伦布都卖了,还让家里新来的丫头帮我缝制衣服,那丫头叫什么名字?”
“青。”他叫了一声。
“没错,绿!”妇人磨着牙,“就是她!”
青正站在一旁,黛眉紧皱,默默地观察着,她觉得自己和肖姨都是光明磊落的,为什么会被人说成是“坑人”呢?哪怕是上一世,她虽然霸道,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害人。
这一次,她没有像上一世那般不顾一切的冲上去,而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等她弄清楚了再说。
女子兴奋地说道:“那丫头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对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心里却在打着小算盘。”
“阴谋,什么意思?”
“前几天帮我测量尺寸的,就是那位姓秦的,她卖我一件八尺晴伦布八元八角,一件T恤,七分裤子,一美元二角,这可是我整个夏天都要用的东西。于是我就把10美元交给了她。然后呢?”女子声音一变,众人齐齐朝着她看来。
“发生了什么?”
“材料太少了。”妇人说:「您说,我这样的纤体,我只会织一件背心,七分长裤,八尺布有什么不好?最后,她要了我额外的50美分。她只卖了我十元半的衣服,连一寸布料都没有!”
听到这话,清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你说的是清儿那个小妮子?”
那女子双眼放光。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说道:“啊,你说的对,我记得有一次,我老公在给他缝制一身中山装,肖姨说料子和料子都足够,可青非却说不够用,最后他从裤子里拿了一块,加了两个钱。”
“而且,我的衣服是用九英尺的布料买的,一厘米都没剩下,你拿了我三元的劳务费。”
“……”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口的,说到这里,众人不禁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在肖姨的服装店里,到底是不是被骗了。
顿时,全场哗然一片。
无论“青”是不是偷了布料,现在看来,她已经涉嫌盗窃了。
“其实,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不会再追究你的责任了。”女人好心地说道。
“我怎么可能不在意?”
一米的布料,一美元一张!”
“……”众人下意识地站在了女子这边。
“我还真不愿意跟她一般见识,一个女孩子,生的这么水灵,做出这种事来,实在不太好。”“可是,我表姐前几天来这里买鞋的时候,只花了四美元。
此时,她正沿着回水湾村那条宽阔的泥道往前行,脑子里却没想着做什么,反倒是看到了那个叫纪友生的人,顿时想到了自己二舅。
想到二舅待自己极好,二舅还活着的时候,曾说过:
“我们家青那么漂亮,那么聪慧,这样的人,娶了也是浪费。”
“你的脾气好也就算了,谁说女孩子一定要对一个男人温柔一点?如果你不改变主意,那就继续吧,谁要是敢欺负我们,我们就一耳光抽过去。”
“晴,你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你该不会中意了吧?”
“……”
想到这里,清的眼圈就泛了起来。
清儿边走边想,到了村口。
如今,她每次回水湾村,都是从村子东边的修鞋店回来,免得被街坊们说闲话。
她提着袋子,路过那修鞋匠时,忽然听见一声惊呼:“姐姐!姐姐!”
清转过身,看到彭正提着一个巨大的篮子,篮子里装满了草,他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脸上全是汗水。
“大姐!”她喊了一声。
清走过来,扶着篮子,问道:“彭朋,这是你喂的吗?”
“嗯。”鹏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妈妈说,我们可以在家里养一头母牛。”
她很清楚,朋友是家里最亲近的人,自从他会干活后,就喜欢上了割草、喂牛、赶牛、拖着牛去耕地。
"我很开心,"鹏哥说,"我早上醒来时,发现那头母牛消失了,我哭了很长时间。这会见到一头母牛,心情才好起来。”
清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你今天为什么不去上学?”
“今天早上,就是期末考的最后一科,考过之后,我们就可以休息了,二哥也要到了第二天,他就可以休息了。等到新学期开始,我将升到四年级。
清这才想起,对呀,现在正是学校假期,再过两个多月,就是两个多月。
想到这里,她回到了家里。
在青与姚世玲、朋一起给牛拦草时,晴的一段话语让两人大吃一惊。
晴说:「妈妈,等这个学期开始,我也会去学校的。」她原本考上市的中学,后来二伯死了,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供她读书,而她又不愿意用纪彦均的钱,所以就没有读下去。纪宁芝常说青没有文化,那是因为纪宁芝即将参加高考,她才刚刚高中。而且,张放芳已经是个大学毕业生了,这个时代,很多公司都会给她安排工作,张放芳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有很多公司找她了。
“上学?”鹏哥说道:“高中的费用很高的,姐姐,你还是不要去了吧。我还想着,等我上了五年级,我就辞职,出去赚钱。”
“胡说。”姚世玲瞪了他一眼。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19/1111092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