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那群人没用
那群八卦的人,一听到青家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是无辜的,他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嫁得出去,他马上就要考上城里的高中了,他马上就要考上大学了,你就别坏了他的好名声!”
“那为什么会有人开车到这里来?”
“这是小的能力!“不是,我不是你!”
张放放将银子交给纪宁芝,抬头看了一眼文具铺,清兄妹三人已经消失不见,张国芳心想,现在的清已经不是当初的清了,以前的清,都是直来直去,可现在,清却能轻易骗过纪宁芝,还将自己也牵扯进来,看样子,她要多加注意了。
要知道,当初的清是多么的霸道,而季彦俊又是那样的人,所以她才会这样……
和晴这时早已离开文具街很远了。
梁良不满道:“你生气也就算了,还买那么多干什么?简直是暴殄天物!”
“我没有生气。”
亮一脸不相信地看着她。
晴说:“两个铅笔箱,一只给你,一只给我一只。”十根铅笔,五把小刀,五把尺子,这些东西除了你我和朋友用之外,肖姨的衣服最少也要给我留两套,我们家的衣服也要一套,我要拿去上学,一边写功课,一边还嫌不够用。”
听了清的话,良立刻就知道了,清都早就打好了主意:“纪宁芝怎么办?”
良子认出了她就是纪宁志,清笑道:“没事,她可以一直用到你大学毕业。”
朋严肃地说:“姐姐,十个瓶子的墨水,你上完了就会烂掉的。”
“就你嘴甜。”亮板着脸。
清拍了拍他的头。
另一边,纪宁志和张芳芳拎着一大堆礼物走了出去,两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张放放还对纪宁有些恼怒,没能保持冷静,被绿光一刺,就中了计。
纪宁芝对章方方也很不满意,说好的陪她去逛街,最后却只拿了十五元,加上二人一共二十六元,连那文具店主都少了一角。
而文具铺的店主,却是笑开了花,心里盘算着,以后青那丫头再来,再帮她采购一些东西,就便宜她了。这一次,就是靠着那个女孩的三言两语,才有了这么大的收获。
与此同时,秦亮和彭亮已经去了一趟肖姨的服装店,留下了两张尺子,一张铅笔一把铅笔,一把铅笔和一把铅笔刀,三个人一起留在了店铺里,自己则去集市上买了一些新鲜的肉,打算回家做个水饺,和家人一起吃饭,再去学校。
做完这件事,三兄妹愉快地在大土路上闲聊起来。
鹏哥拿着海报,心情很好。
“看你高兴的。”梁良翻了个白眼。
晴曰:「朋朋,要努力读书。」
“好。”鹏哥应了一声。
两个人回家,简单的做了一个饺子,里面包着猪肉和芹菜,然后就聊起了关于青在学校的事情。
现在的中学和现在的中学完全不一样,他们只需要自己准备课本,被子,被子,食物,吃饭,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准备,虽然没有校服,但谁也买不起。
姚世玲早在两天前就把家里最好的一床,也就是两年前缝好的一床棉被拿了出来,缠得严严实实,还叮嘱道:“晴,在大学里,你要克制自己,千万别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好。”青收拾着书籍,点了点头。
“话可不能乱说,不然会惹得大家不开心,会被所有人排挤的。”
“好。”王耀应了一声。
“多吃一点,不要把肚子撑坏了。”
“好的。”
“没事就呆在校园里面,不要到处乱走,外面有很多坏蛋,而且你一个女生。”
“嗯。”陈曌应了一声。
***********************************************************************
“不要和男生在一起,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等你考上了学校再说,懂不懂?”
“好的,妈。”
姚世玲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那叠叠的棉被,“小青,这是不是太厚了,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下雨的时候天气会很冷,你说是不是很冷?”姚世玲有些担忧。
清笑道:「妈妈,不要拿棉被,好沉,我再去再去拿。」
“新的太贵了,这床是用棉花做的,很舒服。姚世玲一边说,一边从垃圾桶里掏出一个空瓶子。
晴很奇怪:「妈妈,这是什麽?」
“豆酱。”豆丁喊了一声。姚世玲道:“你王婶跟我说,现在的学生都挺穷的,山湾村有一个男生上技校,每周都要步行回来,抱怨食堂的伙食不好,他就带着一包玉米面和一瓶豆浆来上学。”
青笑虽然穷困潦倒,但也是因为他穷,连食堂都买不起。
“我在豆沙里面放了一些碎肉,如果学校的伙食不好的话,可以和这些东西一起吃。”姚世玲端起一个白色的瓷碗,说道:“这是炒豆,里面加了点面粉,你可以用它来做零食。”
“妈,我每个月都会回家一趟,你不用让我一个人住在这里,豆浆我要了,剩下的就留给亮亮和鹏鹏了。”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全部戴上。”
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收拾完后,青要拿的行李比她自己都要多,她不得不劝姚世玲,让她把自己的行李减少了一半。可姚世玲还是不太相信,往小绿的嘴里塞了点什么。
临行前的一夜。
晴拿出二十元,朋子十元,叫他们明日再来缴,其余的自己留着。然后,他拿出一百元塞到姚世玲手里,叮嘱她不要节省,一定要好好吃饭,亮朋还在发育。
姚世玲红着眼眶回答。
鹏哥眼泪都下来了:“姐姐,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清呵呵一笑,揉了揉他的脸:“我还在这里。”
“我不想让你离开。”
“每个月我都会回去一趟。”
“好,我过去接你。”
“好。”王耀应了一声。
第二天早上,亮和朋穿上新衣服,提着新的背包,恋恋不舍地与晴道别,接着又到了上学报到的地方。
姚世玲坐在一辆牛车上,将小青的行礼,带到了镇上。
过了大概三十分钟,姚世玲的马车到了四个十字路口,秦卿也在旁边等着。
清肩膀上扛着一个军用背包,手里还拿着一条毯子。
姚世玲:“别着急,等你上了车,我们就出发。”
“没事,我自己等着。”
姚世玲还是不死心:“没事,我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王婶说要给我看家的。”
她只能放弃。
姚世玲见大巴还没有到,便对清说道:“清,你去了大学,记得多带些肉,还有我们家的缝纫机,我都会用,我天天给你做鞋,你要多吃饭,好吗?
清笑道:“妈妈,您不是经常跟我说,我只会盲目的去消费么?我还能委屈自己不成?”
姚世玲有些不舍,之前她不在家的时候,二伯还能照顾她,让她放心一些。如今是青独自一人前往南州市,而且还是一个女孩子,这让姚世玲有些担心。
“巴士到了,巴士到了。”
清,姚世玲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辆老旧的大巴车摇摇晃晃地开了进来,很快就到了路边。
“妈妈,那我先回去了。”
姚世玲见她要离开,眼眶一热,忍不住叫了一句:“青啊。”
“妈。”青早已经坐进了自己的车里。
姚世玲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晴,你别管我的事,你半个月回家一趟就好了,反正我也不缺钱。”
清从姚世玲的话里,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快点,我们要去市区,每人五块钱。”列车员赶紧把她推进靠窗的位置,然后又拉了拉,又丢了出去,然后将那条蓝色的毯子丢在了引擎上。
清连忙推开窗户,看到姚世玲抹着泪水,一脸的不舍,她的心里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明白了,妈妈,你走,我们走。”
“嗯,嗯,嗯。”姚世玲一边哭一边点头。
晴不敢多看姚世玲一眼,因为这一别,她心里很难受。当马车拐过一个弯时,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姚世玲正独自一人坐在牛车边,身上还披着她亲手缝制的衣服,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清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两世为人,竟然会有如此丰富的感情,悲伤、痛苦、不舍,让她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她也不想和母亲分开。
“你这丫头,怎么哭了,我们只是要去学校而已,现在已经是9月1号了,离中秋也只有两周了,我们的学生应该都会放假的。”
她为自己的眼泪感到羞愧。抬起手揉了揉自己的双眼。
“嗯,那就对了,上了大学,你就努力读书,等你有了一技之长,有了钱,在市里站稳了脚跟,我就带着你妈妈进城,过上好日子!”
“那就多谢你姐姐了。”
“不用这么客气,不会哭的。”
青点头:“嗯。”
一路上,司机都在和她聊着天。
原本她还有些担忧,因为她身上的行李实在是不少,而且从南州市一中到公交站台也很远,到时候肯定要累死。
但女检票员却告诉她,他们不需要步行,只需要五块钱,而且还可以租一辆牛车,把他们送到南州市的一中。
她对着女检票员千恩万谢,然后就去寻找一辆牛车,周围还站着好几辆牛车,赶车的都是南州市附近的农户。
“舅舅,一中要花多少钱?”
舅舅仔细看了看小青,见她一脸干净,便道:“一分钱。”
“我之前还只是五块钱的座位,这才多久,就多了一块钱?”青说道。
阿舅以为来的人多,就说道:“算了,算了,念在你还是个学生的份上,我就让你打个折。”
“谢大伯。”苏知行道。
舅舅一把将被子和包裹拿了过来,放在了马车上,拉出一张草席:“坐吧。”
清没有犹豫,直接上了车。
从南州市到水湾村,又从镇上到市区,一路上,她看到的学生并不多,不过在去南州市一中的路上,她遇到了很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学生。
“姑娘,你几岁啦?”此时,那牛车大叔又说了一句。
“十七。”
“什么时候?”
“高二。”
“这么小?”
清笑道,由于现在还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一开始就是一年一年,因此,校方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七岁以上,七周岁也不算小,不过有的家里的兄弟姐妹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就会延迟哥哥姐姐的入学年龄,让他们留在家里照顾两年,等他们长大了,在入学。
所以,很多九、十岁的学生,都在上学。而像晴这种十七岁上大二的学生就更少了。
她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学生结婚了。
“丫头,你读书多好,考上了就有工作了,以后还能当公务员。”
清笑道:“是啊。”
“小姐,我们学校就在这里,你要不要过去?”
“下车吧。”
走到南州市一中的时候,清从口袋里掏出五个1美分的零钱,递给了车上的大叔,道了声谢,然后就提着书包,走进了学校。
上一次,她是带着几个朋友去见赵教授的。
但是,这一天,他终于要正式踏入校园了,这一次,他却没有“恍如隔世”,反而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清望着那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南州一中”三个大字,心中一动。
“嘿,快来帮我。”
清回头一看,只见有好几个穿得破破烂烂,但都很整洁的女孩,正相互搀扶着,帮对方拿着背包和被褥。
“几点钟了?”
“才到没多久。”
“你上个学期的分数有没有公布?”
“暂时还不行。老师还没到。”
“我在哪里登记?”
“先回自己的教室,等老师过来,再把书给我。”
“赶紧的,给我拿回寝室,然后我们就回学校报到,哦,我给你带了一些咸菜,是我妈妈亲手准备的,我们可以在食堂吃一顿。”
“当然可以。”
女孩子们嬉笑着,一个个洋溢着青春和纯真的笑容,和水湾村的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让清一下子回到了上学的时候。
她背着书包,拿着棉被,往学校里走去。
南州市一中,作为南州市最好的一所学校,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学生比较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教学楼也是最多的,就算是男女两个人的宿舍楼,也有三层。然而,在南州市一中,砖房居多。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19/111109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