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这才是唯一
姚世玲道:“那是他唯一一次来看你姐姐的时候。”
“或许他之前也想过,但她很热情,所以在他来之前,她就去了镇上。”清说道。
“别乱说。”良没好气地骂了一句。
姚世玲也道:“别说这个了,就说我们家多好,好好学习吧。”
“妈妈,我们家里也不是很好,肖姨在她的成衣铺旁边,也有一间铺子,同样的衣服,同样的鞋,价格也更低,有什么好的?”鹏哥说道。
梁亮被鹏哥的毒舌给噎住了。
姚世玲回头,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咋了?”朋问道。
“咋了?”朋问道。
梁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姚世玲道:“没关系,我不会让你写信的,我会给你弟弟写信的。”
“不管怎么说,二哥写的都是最好的。”鹏鸟说。
这封信,是在星期天送来的。
整个寝室都是空的,就她和万敏隔着一张床,隔着一张床正对着她读书。
她坐在床上,将桌上的布条搬到一边,打开信纸,看了起来。
信纸上的字很漂亮,很朴实,无非就是夸萧婶的服装店有多好,对姚世玲有多好,对他有多好有多好,让她好好读书,多穿点衣服,多睡觉。
清心中一暖,在信的末尾,还写着一句话:“姐姐,别把邮票扔掉,把它交出来,我要收集!”
“撕”字被他一连写了两次,要么是一横一竖,要么就是一横一竖,他都没有完成,干脆就把两个字给抹去了,到了后来,他又换成了一个“si”,这才让他的音调变得正确。
清在一旁微笑。
“你们家有什么消息吗?”万敏听到清儿的笑,把手里的书放下来。
“是啊,哥哥看不懂,那就用拼音吧。”
“这么机灵,有没有回家啊?”
“嗯。”陈曌应了一声。
“我也考虑过,但没关系,我们还有五天的课程,从周五起,我们就放假了,下周就是周二了。”
说话间,纪宁芝三人已经走了过来。
万敏赶紧闭嘴,继续埋头读书。
青将信揣进怀里,心想,也不知道肖姨的成衣铺现在怎么样了,她有没有经常到汤权的服装店取衣服,自从她来到学校后,每天都要上一节课,下课后很快就会关灯,没有缝纫机,也没有用来缝制衣服的大剪刀,这一个多月来,她都没有织过衣服,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把鞋子和鞋子都磨好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青收拾了一下手中的图纸。
“宁芝,中秋假期是下周五,你要不要回去?”室友许珊珊问道。
纪宁芝则是道:“回。”
“我们可以一起去。”
纪宁芝看了她一眼:“我可不会搭巴士,周五我弟弟开车带我和方方姐去的。”
“你们家有车吗?”
“有,家里有一台小车,还有一台大卡车呢,大哥还说今年年底要换一台大卡车呢。”纪宁芝自豪道。
清儿装作没有听到,这几日她根本就没有理睬纪宁芝。
纪宁芝可受不了别人的挑拨,现在没了章方方的挑拨,她也不会再去找青麻烦了。
而且,她还很爱玩。
就像现在,他刚回家,在床上擦了擦药膏,梳理了一下发型,就跟着许珊珊他们离开了。
纪宁芝一离开,纪宁就立即离开了。
万敏便把那本书放在桌上,对她说:“晴,你可晓得?当初上学时,因为纪宁芝的弟弟送了一百多元,她每天都要请客,如今短短数日,一百多元就没了。一百多元,可以让我们一家人过上一年的生活。”
清从来都不喜欢在人后说别人的坏话,“嗯”了一声,就开始问万敏数学问题。
万敏停止了对纪宁芝的议论,开始和青讨论算术问题。
她曾经在班上,甚至在全校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长相不错,成绩优秀,入学时很嚣张,一年后又回到了学业上。所有人都很好奇,但也只能静静看着。
她的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读书。不能再和前世一样,出去玩,打架,逃课了。现在的她,读书,读书,读书,日子过得很平静。
新学期的时间一晃而逝,顾惜玖和纪宁芝相处的很好,和其他学生没什么交集。
到了周五,三点三十分,所有的同学都像发了狂似的,拿起自己的课本和包裹,向校门涌去。
青,万敏从课堂返回,沿着寝室走廊,一路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
很多学生都在收拾自己的白瓷罐和瓶子,准备回去后,买一袋地瓜糕,一瓶咸菜,一瓶豇豆,一周的时间。
万敏问道:“小晴,你也要回去啊?”
青点头:“那我们先去吧,估计傍晚之前能回来。”
“我也是。”雷格纳点点头。
“要不要搭一辆车?”
“不用了,要五毛,我一个人去就好。”万敏说道。
青和万敏都很着急,昨晚就把自己打扮好了。
反观纪宁,在寝室内却是慢悠悠的,擦着药膏,擦着指甲油。
许珊珊则是要和纪宁芝一起坐马车,所以她并没有离开,而是紧紧的靠在了她的身上。
清拎起自己的书包,对万敏说:“我们能出发了吧?”
万敏说:“可以。”
说完,两人提着背包出了寝室。
纪宁芝一怔,她刚才故意慢吞吞的,就是担心晴死皮赖脸的纠缠自己哥哥,谁知道清竟然一句话都不说就离开了。
她不想再纠缠她哥哥了吗?
青跟万敏一边往楼下走,一边交谈着。
“青。”他叫了一声。章方方穿着自己的衣服,是她自己做的,青色的圆领T恤,七分牛仔裤,脚上是一双皮拖鞋,看起来很时尚。
万敏怯生生地看了一眼。
“你好。”清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楼下走去。
章方方再次问道:“晴,宁芝是不是在上面?”
“在。”青没有回头,直接下了楼梯。
章方方轻声道:“谢谢。”
青不理她,万敏却是不停地往后看,出了寝室门,万敏才问:“晴,刚才那个女孩是什么人,穿得真漂亮!”
青歪了歪头,笑眯眯地问道:“你说她这身衣服怎么样?”
万敏点了点头,“很漂亮。这可比那些时髦的衣服漂亮多了。”
“这是给你的。”
“得了吧,我们还是回去吧,这种衣服,我们也就是看一眼,哪来的那么多钱。”在万敏心里,晴一整年都不去学校,都是由于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她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青与万敏见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两个人左右也要步行,便从后面去了。
同一时间,张放放也到了202寝室,一进去,纪宁芝便欢喜的上前:“方方妹妹,这衣服是从哪里弄来的,真漂亮!”
“是吗?”雷格纳点点头。
“是啊,很漂亮,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衣服,真是太漂亮了!”纪宁芝眼睛都直了。
张放芳微笑道:“这个款式刚刚兴起,不过味道好,我前天付了定金,次日就拿到手了。”这件青色的T恤,白色的长裤,很适合你,就是有点时尚,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什么。”
“不管别人怎么说,这身衣服很漂亮,我很满意!”
“要不要我给你买个套子?”
“太好了,太好了。”纪宁芝欢喜的很。
章方方左右看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那张床上,被子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让她看不到里面的情况,问道:“打扫完了?”
“好,那我们就出发。纪宁芝拉着张放放的手臂,喊道:“珊珊,我们快去。”
三人锁好房门,出了寝室,来到校门外,只见季彦钧正站在一辆轿车旁,看着进进出出的同学。
“哥,哥,我来了!”纪宁芝一挥手,喊道,“我来了!”
收拾完东西,二人关上了萧姨的店门。
看到这一幕,修鞋者立刻迎了上来:“肖姨,你在做什么?难道是那家服装店欺人太甚?”老人很是担忧自己的孙女失业。
清朝着另一家服装店的方向望去,人来人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肖姨的服装店,却是冷冷清清。
肖姨道:“你忙完了,快回去收豆吧。”
修鞋者:“你干农活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回来摘豆?”
肖姨:“……”
清泽微笑道:“这一次不同了。”“爷爷,中秋快乐,你要回家了,告诉宝红,让她下个礼拜再来公司,到时候我们有的忙了。”
老头一听,顿时大喜:“好好好。”不再缠着青和肖姨问个清楚。
清还塞了十元钱给那修鞋匠,说这半个红儿的工资,要带回家过年,剩下的十元,要等下一个月才能到。
老人很是开心,连声道谢。
肖姨却是一脸的担忧,肖姨的服装店是她亲手建立起来的,让她很是不舍,而且她也没指望清会“转型”,因为这年头,卖衣服的人更多,卖衣服的人更多。
但是,这一回,她选择了信任。
与肖姨分别之后,晴回到水湾村。
今日正是中秋时节,尽管许多家庭种得比较早,但也要在这天停止,大家一起吃午饭,或是晚餐。
青家的黄豆成熟得比较慢,要等到收获的时候,还得过上两三日的时间。
姚世玲把镰刀削好,便开始为中秋做起了饭,做了些白糖,做了些芝麻,做了些糖糕,做了几个糕点,像是做了月饼。
她一回家,就搬了一张大桌子,摆上竹篓,剪刀,顶针,针,线,木尺,皮尺,绿色粉笔头,铅笔,橡皮等。
直到下午,姚世玲来叫她,她才狼吞虎咽的吃了点东西,然后拿起一块饼干,走到机器旁边,开始用针线把线头扎起来。
“小清,先把饭菜准备好,然后把衣服给我。”姚世玲说道。
清拿起一块甜糕啃了两下,就说:“妈妈,这糖块真香,真香!”
“这么好吃,那就来吧,你忙了这么久的衣服。”
“放心吧,我已经撑死了。”
等到她做完这一切,已经是中午了,一套简单的白色女式秋装已经做好了。
青让亮拿出一根树枝,做成一个简易的架子,支着架子,吊在绳子上。
“妈妈,怎么样?”
“好看!”姚世玲颔首。
“是的,漂亮!”鹏说。
“我也不确定,只要是合适的衣服,我都喜欢。”
“妈妈,你试一下。”
姚世玲道:“我怎么可能会穿这种衣服,她看起来好年轻啊。”
“试试吧。”晴催姚世玲换上她新缝制的衣服,晴看了看姚世玲,又说:“妈妈,你把它摘了吧,我帮你修改一下。”
她见月亮圆圆,想到今天是中秋,便也不织衣服了,一家人围在院中,一边赏着月亮,一边吃着糕点,一边闲聊着,说着自己的父亲,说着青二伯。
晴发觉母亲提到父亲,眼睛里闪耀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满脸都是开心的笑容,晴这才发觉母亲很喜欢父亲。
“我父亲是如何死的?”彭问道。
“生病。”姚世玲说。
彭好奇地问道:“什么病?”
姚世玲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我父亲给他的病,给他做了很多活的鱼类和蚯蚓,还有很多的中草药,但都没有效果。”
青闻言,不想多说病情,岔开话题。
姚世玲把青二叔的丑态说了出来,惹得青、亮、彭三人哈哈大笑。
“你二叔很看重一个人的颜值,以前他就是因为青长得漂亮,才把她养在身边,处处照顾她。如果青丑的话,二伯才不会搭理她呢。”
青笑道。
一直到深夜,一家人都上床休息。
晴不想穿衣服了,次日一早就谈起了要去城里买的那台缝纫机。
青怕有太多的人要回学校,所以一大早就带着姚世玲和亮,拉着一辆牛车,把一台缝纫机搬到了镇上,然后在四叉口等巴士。再加二角,这位师傅就肯把这台缝纫机抬出去了。
“还好你是上午来的,不然等会儿人多了,我就把你的缝纫机给挤出来了。”
清微笑着道谢,挥了挥手,让梁良和姚世玲回到了水湾村,原本姚世玲也想陪着姚世玲到镇上,被清拒绝了,说一切都要等她忙完了再走。
所以,她提着自己的书包,里面塞得满满的,全是衣服和衣服。
下车后,她请了两个牛车,一个拖着缝纫机,一个拖着往绿地花园走,进了小区,清给了二块钱,让二人把机器搬上二层,然后把机器送到了绿地花园的出租屋。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19/111109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