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 第405章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405章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四百零五章,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少年的文天祥,就是再刻苦的学习中长大的。

同时,他也早早就有神童之名。

古代有很多神童,像仲永啊,曹冲啊什么的,但要么神不起来,要么活不长。

当然也有甘罗、晏殊这样的一神到底的。

而文天祥,虽然神童之名后世并没有那么出名,但他却是真正的神童。

古代的神童怎么衡量呢?

那必须是考科举啊!

接下来,就写到文天祥科举了。

但现在,还是先发表出去,看看读者们的反应吧。

“这才像主角啊……年纪轻轻就有神童之名,刻苦学习,态度端正,不骄不躁,思想觉悟高。”

“这确实是个主角模板了……千万别像杜甫那样,科举考不好,当官当不好了。”

“你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我觉得没这个可能,人家是神童,是在科举考试中的神童,这种人,怎么可能科举考不好呢?又不是通过写诗词博来的神童之名。”

“也有道理……”

“咦,文天祥写了这几章了,竟然还没写诗词呢!”

“就是啊,或许文天祥就不是个诗人词人吧……”

“天地有正气,杂然复流形怎么说?”

“卧槽,以前的诗词,都是什么当不了官好愁啊,百姓太苦好愁啊,不能北伐好愁啊,丈夫死了好愁啊,国家亡了好愁啊……文天祥的这一句诗,天地有正气啊,卧槽,感觉逼格都不在一个次元了!”

“你别说,还真是……但是,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诗词的,也不是都在喊愁。”

“文天祥绝对是个了不得的人!”

“那个主考官说的,此子风骨透射,非尘埃中人也!是什么意思啊,什么叫透射啊?什么叫不是尘埃中的人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个人神采气度和内在的品格诗如此的鲜明而强烈,由内而外的能散发出来,他绝对不是着凡尘俗世中的平庸之辈。透射,就是风骨太鲜明了,藏不住。”

“好吧,果然是大男主!”

“教授既然在,那顺便解释解释这一句——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这一句我也完全看不懂,什么豆啊,红豆?红豆姐现在干什么呢,还和复来大神在一起吗?”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殁,这个字读mo,四声,意思就是死亡、死了。不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不,表否定。俎豆  ,这两个字读zu、dou,意思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放食物的两种礼器。这里就当作动词用,指被祭祀、被供奉、受人崇敬。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死后如果不能被供奉在他们中间,就不算是个大丈夫!”

“不的意思你也要解释一下?”

“不的意思就是不,竟然是表示否定的意思,学到了学到了……”

“文天祥有大志向啊!”

“主角没点大志向,能叫主角吗?”

“话说,这个庐陵在哪啊,这地方感觉挺厉害的啊,名人辈出,忠义之乡啊!”

“我就是庐陵的啊,哈哈哈哈……江西吉安!”

“原来是江西老表啊,着反差有点大。”

“什么鬼的江西老表,不应该是广西老表吗?”

“啊,哦,对,广西老表……”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天祥的试卷题目啊——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是什么意思?”

“古代科举考试是怎么考的啊,不应该是默写诗词和写作文吗?”

“哈哈哈哈,默写诗词,写作文……真要这么简单,那岂不是只要是读书人都能考上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古代的科举考试,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还无从得知。但根据一些零星的记载,还有复来大神的小说中豆提到了策论,想必,应该是一种论述题吧。就比如这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应该就是让考生来论述这一句。”

“这一句到底啥意思啊?我踏马连题目都看不懂……”

“任重而道远我能理解,士不可不弘毅是什么意思?”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一句里面,最难理解的就是弘毅这两字,弘,是心胸宽广,志向远大的意思。毅,则是意志坚毅,果敢刚强的意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一个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所以,要论述这一句话?论述是什么意思,怎么论述?”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咱们先来看看文天祥是怎么写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后面应该还有很多,这一句也可能不是第一句,复来大神也不可能真的严谨地搞出一个科举题目,然后完完整整答完。我们从这两句,来看文天祥的这个中心思想就行了。”

“教授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能想出来这么个题目就已经让我五体投地了,要是真写出来一篇什么策论,复来大神还是人吗!”

“别替复来大神解释了,你还是先翻译翻译这两句又是什么意思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解释题目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把实现‘仁’的理想当作自己肩上的责任,这难道不沉重吗?为此奋斗到死方休,这道路难道不遥远吗?仁,这是古代思想中最高最大的品德和理想,大概包括仁爱、道义、甚至是让天下归于仁政。这个重任,不是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担当,是世界上最沉重的责任。”

“厉害啊~”

“死而后已我知道,诸葛丞相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放在这句话里,是为解释道远的——这条践行仁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刺,而是终其一生、永不停歇的马拉松,是一辈子的修行。所以道远,所以要弘毅。”

“你别说,还真像一个古代的题目和答题啊,思路都是对的。”

“这个解释还挺合理的啊……后面呢,后面怎么不写了?我想看全部的试卷!”

看着这些评论,韩复来心中微微一动。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他随便瞎几把写的,不能算是正规的试卷,甚至连答题都没有,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本来就是他后面的原话。

但你如果非要古代的题目和完整试卷的话,那我也是有的。

文天祥的科举试卷《御试策》,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可是流传了下来的啊。

写出来吓死你!

……

死而后已这一句,最开始是出现在论语中的,诸葛亮,也算是借用。

但对于现在的普通人来说,相对于这篇论语,诸葛亮的出师表更加让人熟知。

请老爷们用发财的小手点点用爱发电吧……最近日收已经跌破50了,番茄完全不给量了。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281/433884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