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被逐出家门,全家跪求我给口吃的 > 第589章 王长乐,你他么要干什么

第589章 王长乐,你他么要干什么


嘉佑帝好奇地拿起玉米棒,凑近鼻尖轻嗅,一股清新的谷物香气扑面而来,这种味道只有地里能种出来,不会错。

试着掰下一粒玉米,放在口中咀嚼,顿时眼前一亮。

挺甜的。

可吃着吃着,忽然发现中间的芯儿根本咬不动,似乎不能做食物...

嘉佑帝眉头微皱,大司农见状,厉声喝道:“大胆!这中间的芯儿占了近半重量,如何能算得一千二百斤?”

青州知府吓得扑通跪地:“回大人,这一千二百斤是不算芯儿的纯玉米粒重量!”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老臣激动得胡须直颤,户部尚书失态惊呼。

嘉佑帝猛地站起身:“此话当真?若真如此,我大秦...”

“陛下!”

大司农突然打断,“此物对土地可有要求?如此产量,想来种植条件极为苛刻。”

青州知府额头抵地:“回陛下,此物在乡下旱田就能种植...”

嘶——

倒吸凉气声一片。

若真如此,大庆皇朝便再也不缺粮食了。

嘉佑帝眼中精光一闪,急问:“此玉米是何人所种?”

“回陛下,此乃轻车都尉王长乐家中所种,五月种植,八月收获...”

大殿内鸦雀无声,众臣屏住呼吸,脑瓜子嗡嗡的...

搞什么鬼?!

又是王长乐?!

你他么要干嘛啊,写边塞诗,营救永安郡主,扳倒巡按御史,献上凶兽黑虎,桩桩件件都是震动天下的大事儿,这会儿又种出来亩产一千多斤的玉米!!!

嘉佑帝都懵逼了,接二连三献上祥瑞神物...

良久,嘉佑帝:“好一个王长乐,自今年以来,先有《大秦出塞》传颂边关,后有永安郡主营救之功,更兼扳倒贪腐巡按、剿灭黑虎匪患...”

每说一句,殿中诸臣的脸色就精彩一分。"

“今又献此亩产千二百斤之神物,使我大秦再无饥馑之忧。”

嘉佑帝目光如电,扫视群臣,“如此功绩,岂能不赏?着晋王长乐为平山伯,赐金万两!”

话音方落,金殿内落针可闻。

众臣面面相觑,脸上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要知道王长乐年未及冠,如此年纪便封伯爵,实乃千古未有之事!

与王长乐有旧怨的左都御史第一个出列反对:“陛下!王长乐虽功勋卓著,然年未弱冠,骤封伯爵恐非祖宗成法。不若待其成年后再行封赏...”

“哦?”

嘉佑帝冷笑一声,目光如刀:“崔爱卿若能进献一种庄稼,不需亩产千二百斤,只要八百斤,朕即刻封你为侯,如何?”

左都御史顿时语塞,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殿中几位武将发出嗤笑,让他无地自容。

谁还看不出来,王长乐现在就是皇帝面前最红最红的人,没有之一,就连之前非常厌恶的《大秦出塞》都时不时念叨两句呢...

嘉佑帝把玩着手中的玉米,喜不自胜,感觉自己就是大秦皇朝的中兴之主,回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意气风发!

“传朕旨意,青州知府,清兰县令治下有方,加俸两级,赏金千两,赐“良牧”匾,嘉奖山东刺史,青州府所有官员赏俸一年。”

“着户部,工部,兵部,礼部,大司农联合种植推广玉米,三年之内,朕要见到玉米遍布我大秦每一片土地!”

“陛下圣明!”

回乡探亲假过了快一半了,王长乐玩的不亦乐乎,要么在家里吃好吃的,要么进大芒山打猎,前些天干掉了大芒山最后一只凶兽。

那是一头大青牛,力大无比,横冲直撞,甭管面前是树还是石头,全都给你撞碎,就是王长乐被它撞到都得去了半条命。

好在这家伙虽然力量大,但是脑子不灵光,被王长乐略施小计,引诱到了悬崖上,再一激怒,啪嗒一下摔悬崖底下去了,死的不能再死。

大青牛守护的是一朵青色的花,有趣的地方在于,只有一株,却开出了三朵青色花瓣,王长乐没敢乱碰,怕摘下来就枯萎了,跑去问郑狼,郑狼说这叫定颜花,五十年才能长出来一株。

女子服下,能定住容颜五十年。

又说王长乐好运气,居然开出了三朵,可以送给三个红颜知己了...

王长乐心里咯噔一下,自己才俩啊,不行,还得再找一个...

定颜花先放在那里,不着急,王长乐将大芒山扫荡完了,将目光投向两个更加危险的大青山和大龙山。

传说中有龙存在的大龙山,跃跃欲试了...

八月二十三,处暑,暑气渐退,早晚转凉。

王长乐在家休息了两天了,正打算去逛逛大青山呢,青州知府和沈县令带着一大帮子人,敲锣打鼓的来了云溪村。

大上午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中午饭,忽然听见远处鼓点如雷,号角震天,村里的狗狂吠不止,孩童们纷纷跑出家门张望。不用想,肯定又是长乐娃得了封赏,云溪村村民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见村口尘土飞扬,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朝云溪村行进,男女老少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从青石路尽头涌来的队伍,头不见尾,尾不见头,把窄窄的村道堵得水泄不通。

王长乐也有点懵逼,这场面有点大啊,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隆重,难道皇帝老儿这次给的赏赐很大?

王长乐却不知,这次嘉佑帝真的很大方,不顾群臣反对,愣是给了大秦三百年未有的殊荣。

敕封使团阵容那是相当豪华,朝廷重臣礼部侍郎任钦差大臣,身着绯红官袍,腰悬玉带,手持圣旨,骑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八名锦衣卫护卫。

青州知府一身深蓝官服,满面红光,沈县令等一众官员跟在后面,个个高兴。

仪仗队那就更离谱了,打头儿是二十名禁军,后面十六名鼓乐手,吹笙击鼓,声势浩大,八名旗手,高举‘钦差奉旨’‘伯爵敕封’的锦旗,四名力士抬着御赐的‘平山伯’金匾,红绸覆面,阳光下熠熠生辉。

数十名仆从挑着朱漆礼盒,内装御赐的金锭、锦缎、玉带。

总计近百人,队伍绵延半里,马蹄声、锣鼓声、吆喝声混成一片,震得云溪村的地皮都在颤。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213/236417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