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科技狂飙:从小兵到军工巨擘 > 第87章 这一世绝对不让IT陷阱得逞

第87章 这一世绝对不让IT陷阱得逞


  王鼎一的心里这会儿很是有点儿不是滋味。

  他扫视着整个会议室。

  角落里又举起了一只手。

  王鼎一一看,这人是所内的刘川之助理研究员。

  工作十多年,一个亮眼的研究成果都没有,一直都在打杂。

  王鼎一笑着点头说道:“刘川之同志很有勇气,回头所里给你开介绍信。”

  ……

  龙国电子部计算机技术管理局,副局王志正在看四机部联合几个部委下发的选拔人才的通知。

  这个通知其实也有电子部的联署。

  这里解释一下,四机部主要负责军用方面的电子技术,而电子部则是军用民用都在权限范围内。

  如今就是这样,军用和民用几乎是分成了两个体系。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很逼仄,让我们不得不采用先军策略。

  这个到了80年代初很快就会被改变。

  王志看完整个通知,他的内心有点儿蠢蠢欲动。

  他现在的工作跟计算机密切相关。

  他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他知道,犹撒的计算机已经迈入了微型化,而且功能日益强大。

  英特尔微处理器的成功,让微型电脑也开始拥有强大的功能。

  所以,芯片对于计算机来说,太重要了。

  这个国家级的课题如果能够成功,那龙国也一定可以拥有先进的微型电脑。

  王志本人学的也是计算机硬件,微电子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

  不过,他已经转管理岗很久了。

  但他的心,始终是热的。

  王志心想,我这种技术上的半吊子,也帮不了什么忙。

  不过,等到他们选拔的那一天,我也要去看一看,跟张红卫聊聊。

  ……

  张红卫在选拔人才的通知发出来之前,他先去了一趟清华。

  他去拜访的是徐正义教授。

  徐正义见到他之后,很是热情,坐下来寒暄了几句之后,张红卫就先挑明了来意:“徐老师,我申请下来一个芯片科技全产业链现代化自动化研究的国家级课题……”

  他还没说完,徐正义摆摆手,微笑着说:“这事儿我知道。”

  “四机部和电子部都有我的朋友,他们提前已经告诉我了。”

  “红卫,我能理解你把研究所放在北大这个事情。”

  “毕竟,北大是你的母校嘛!”

  “而且,不论是钱卫平还是杨志祥,都是非常好的人,对你也都很倚重。”

  “你这次来,是想要寻求合作的吧?”

  张红卫点点头说道:“谢谢徐老师的理解,是的,我希望能够邀请你加入团队,大家一块儿把芯片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给搞起来。”

  徐正义说:“没问题,我可以加入。有什么活儿,尽管交代就好。”

  徐正义很是爽朗地一口答应了。

  张红卫的心里自然是大喜。

  能把徐正义也拉进来,那可真的是太好了。

  一则徐正义的确是有实力。

  二则可以直接把清华的科研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

  张红卫就又跟徐正义聊了聊选拔优秀年轻天才的事。

  徐正义也一口答应下来。

  他笑着说道:“你编写的那一系列的教材,我也已经拿到手里了,我正在学习着呢,我们学校也准备在新学期加入这些教材的学习计划。”

  “红卫同志你不介意的吧?”

  张红卫赶忙摆手说道:“徐老师,我当然不介意,我写这一套书,其实目的就是想要在全国高校推广,争取能培养更多的芯片科技人才。”

  徐正义感慨地说:“我花了两天,粗略地把你的那一套书给先过了一遍儿,看到它们,我对你就更是惊为天人了呀!”

  “写得太有新意也太严谨了点儿。我估计,我要吃透它,得至少半年的时间。”

  两个人这里正说着话呢,清华的校长任志飞走了过来。

  “红卫同志,听说你来了,我来看看你。”任志飞微笑着跟张红卫握手。

  张红卫说:“谢谢任校长,我就说等会儿过去看望您呢。”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任志飞说:“我刚刚才知道,芯片产业现代化自动化的那个大课题竟然是你申请的。”

  “这个课题申请得好啊!你如果需要我们的支持,我这里表个态:一定全力支持,绝对半点不含糊。”

  张红卫很高兴。

  自己这算是得到了清北两大名校的支持了啊。

  清华的计算机和电子系都比北大成立要早,发展也稍微好那么一丢丢。

  如果能够结合一下这里,那对张红卫顺利完成课题是有巨大帮助的。

  张红卫感谢了任志飞,笑着说道:“这次我就是过来求助来的……”

  任志飞大手一挥说:“没问题!”

  “咱们学校这边,你需要谁协助,给个名单就好。”

  张红卫微笑着说道:“我希望能够跟老师们聊一聊,沟通一下,也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

  任志飞满口答应下来。

  就这么地,张红卫在清华也成功地召开了一个老师们的座谈会。

  请的主要是无线电和电子学系以及计算机这一块的老师。

  当然,机械啊自动化啊材料啊化工啊这些专业的名师也都请了过来。

  开座谈会的时候,校长任志飞亲自为张红卫站台,隆重地介绍了他。

  而徐正义也介绍了张红卫之前在炮位侦察雷达研制方面的大成果,介绍了张红卫发明的鸿蒙芯片设计语言以及编译器、仿真器等。

  他说:“红卫同志是非常难得的青年人才,在软硬件方面都很厉害。”

  “他主导芯片产业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我本人已经决定和他进行深度的合作……”

  张红卫的名气很大,清华这边的老师自然是对他也无人不知。

  大家之前知道他,主要是他写的一系列的理论文章以及他的高考全国状元的事迹。

  至于其他的,传播很少,大家知道的也就更少。

  两个人给张红卫推介完毕,张红卫这才开始讲话。

  他自然是要把在座的重要的知名科研学者和大教授都给先友情吹捧了一番,逐个儿的点出他们的成果并加以夸奖。

  这让这些老师内心十分的高兴。

  他们都觉得,张红卫情商很高,很会说话。

  张红卫先拍完彩虹屁,这才开始讲自己的宏大计划:一举解决芯片现代化自动化的问题,大幅度提升芯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追上脚盆的先进水平。

  没错,现在的世界芯片格局,脚盆是最强的。

  就连犹撒也不如脚盆。

  可惜,脚盆也很快就将迎来屠刀,好好的芯片产业链被犹撒给拆得七零八落。

  这就是半殖民小邦的悲哀。

  你科技发展得再好,主子一看,你威胁到我了,那我绝对要掐死你。

  而且,掐死你你还不敢反抗,因为我的刀就悬在你的脑门之上。

  张红卫讲完自己的宏图计划,随后就开始向在座的老师们发出了合作邀请。

  芯片全产业链的现代化自动化改造,是一个宏大的科研工程。

  涉及到的技术难点和关键设备零部件非常多。

  这就需要很多的科学家大家一起努力。

  你负责一点我负责一点,这样才能加快进度。

  张红卫预估计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七八百名科研人员加入进来,也需要很多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

  那就尽可能的多拉点人吧。

  清华这边的老师也踊跃报名支持张红卫,过来参加座谈会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申请加入团队。

  张红卫来者不拒,谁申请都同意并表示感谢。

  主要是这些老师都是清华的骨干教师。

  而大部分的老师,如今也都急于要做出点儿贡献和成果出来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像这种重特大国家科研工程,只要表现出色,那基本上就可以奠定一辈子事业的根基。

  搞定了清华之后,张红卫又去了一趟龙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他这次是由四机部的负责人宋立功带过去的。

  主要是张红卫之前跟计算机所没什么联系,也没合作过。

  大家都不熟,如果张红卫自己过去,那就没有说服力。

  宋立功和张红卫先去找了所长王鼎一。

  王鼎一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这会儿,王鼎一也已经知道芯片现代化和自动化这个重大课题的主持人是张红卫。

  王鼎一也拿到了张红卫编写的一系列关于芯片研究的教材。

  王鼎一粗略翻了一本,他就被震惊了。

  他心想,这样的天才,还这么年轻?

  关键是,对方还得到了上面的信任,主持这么大一个国家级科研工程。

  太了不起了。

  “红卫同志,你这次过来是想挑选合作伙伴吧?”王鼎一笑着说。

  张红卫说:“不敢说挑选,如果有老师愿意合作,小子求之不得。”

  王鼎一说:“之前咱们刚刚开了一个会,就是传达上面的精神,号召大家参与你主持的这个大项目的人才选拔。”

  “只有3个人报了名,要不,我请他们过来,你和他们聊聊怎么样?”

  竟然只有三个人报名?

  这出乎了张红卫的意料。

  不过,可能还是因为计算机所的这些科研工作者都比较担心报名参加选拔然后被筛掉吧?

  这么一想,张红卫的心里也就释然了。

  “好的,好的!谢谢王所长。”张红卫道谢。

  刘川之正在大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所里办公室的小张匆匆过来跟他说:“刘川之同志,你到所长办公室一趟吧。”

  刘川之笑着问:“所长怎么会想到让我去谈话呢?有什么事吗?”

  小张说:“你不是报名参加那个国家级重大课题的选拔了吗?”

  “现在项目主持者在所长办公室,快去吧。”

  刘川之心理一紧张:“啊?!对方,竟然过来所里了?”

  “专门过来考核咱们的?”

  小张说:“我哪知道啊?不跟你啰嗦了,我还要去通知其他人。”

  倪广南和黄灵依在一个办公室。

  俩人现在都是研究员职称了。

  他们的年龄也差不多。

  倪广南正坐在办公桌前很认真地翻看着张红卫编写的鸿蒙芯片设计语言这本小书。

  就这么一本小书,他已经看了有很多天了。

  他看得很细。

  他在很认真地研究这种语言。

  同时,他也会去所里的计算机上进行实践。

  所里的大型计算机上就安装的有鸿蒙语言的编译器以及仿真器。

  所以,他可以去仔细地琢磨。

  他已经差不多可以掌握这种语言的使用了。

  最近,他在尝试着设计一个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

  不过,这玩意不好搞,主要是指令集和架构什么的,都挺复杂。

  倪广南觉得,自己要想搞定CPU的设计,估计至少也要搞个两三年甚至是四五年才能成。

  不过,不管需要多久,他都要尝试。

  他也在写申请报告,他打算自己搞个课题来做。

  而黄灵依也正在认真地学习鸿蒙芯片翻译语言。

  她的专业现在就是研究微电子,所以,她更希望能够尽快掌握鸿蒙语言。

  “倪老师,我这儿有点小小的疑惑,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

  黄灵依微笑着问倪广南。

  倪广南点点头,说道:“黄老师都搞不懂的,我估计我也够呛。”

  “咱们一块儿探讨一下吧。”

  俩人就开始就鸿蒙芯片设计语言的某个问题开始讨论。

  他们正在讨论呢,小张就大步走了过来。

  “两位老师都在呢?太好了,你们尽快到所长办公室一趟吧。”

  倪广南点点头说:“好,我们马上过去。”

  黄灵依说:“我们能把手头的工作完成再过去吗?”

  “事情急不急?”

  小张说:“是你们参加考核的那个国家级重大课题的主持人过来了,想要和你们聊一聊。”

  两个人一听,都是抖擞了一下精神。

  倪广南和黄灵依都很快就站起了身。

  “总算是正主过来了,我有一肚子的问题想要问问他呢。”黄灵依说。

  两个人都拿了一个记着密密麻麻问题的笔记本,就跟着小张往王鼎一的办公室走。

  此时,刘川之已经是到了所长办公室。

  张红卫在刘川之推门进来的第一时间就大吃了一惊:啊?!这人,怎么那么脸熟?

  张红卫略一思索就想了起来:卧槽!这不那谁吗?前世世界想的老板刘川之?

  张红卫再仔细打量了几眼,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刘川之在受单位委托出来创业之前好像一直都在计算机所。

  不过,蹉跎了二十来年,毫无建树。

  “所长好!”

  刘川之进了所长办公室的门就先向王鼎一问好。

  他也看了张红卫一眼,不过,他不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国家级重大课题的主持者。

  不过,好奇怪,这年轻人为啥直愣愣地看自己呢?

  他难道认识我?

  那就更不应该了,像我这种无名小辈,他压根就没机会了解到我。

  王鼎一笑眯眯地点点头,对张红卫说道:“红卫同志,这位就是咱们所报名参加选拔的刘川之同志。刘川之同志是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磁记录电路,也是有所建树的年轻科学家。”

  果然是刘川之啊……

  张红卫笑了笑,他倒是没想到,刘川之竟然会过来参加自己的科研团队的选拔。

  此人,在管理方面倒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本领。

  不过,他内心是妄自菲薄的,崇美畏美如虎。

  他也是造不如买的大力提倡者。

  当初某想其实有一段时间是有希望造出真正的国产电脑的。

  但刘川之大权独揽之后,就彻底否掉了走自主发展之路的想法。

  某想彻底变成了个组装品牌,除了机箱和logo之外,所有的核心配件全都是洋人的。

  这么干,让某想发展速度很猛。

  但是,也沉重打击了国产电脑的发展。

  在某想之前,长城电脑曾经是龙国IT一哥。

  长城电脑走的是国产化的道路。

  却被组装买办打了个落花流水。

  80年代到90年代,计算机发展的黄金时代啊!

  龙国涌现出了那么多的IT天才,可最终CPU折戟沉沙,自主的操作系统一个两个也全都被盗版的微软dos以及后来的微软视窗给打了个落花流水。

  这也让龙国的大市场成了洋人的韭菜场。

  想想80到90年代有多离谱,IBM随便一个配置差国外两三代的产品,价格就高达两三万软妹币!

  而那个时候普通国人每个月就几十到一百多的工资。

  张红卫想到这个,就对刘川之没有半点好感。

  刘川之此时很吃惊地打量着张红卫:“所长,这位是?”

  王鼎一说:“他就是芯片产业现代化自动化建设项目的主持人张红卫同志。”

  “今天他就是过来咱们所考察选拔团队成员的。”

  刘川之脑子里这会儿在快速地思索着。

  张红卫?

  这名字好熟。

  不过,取红卫这个名字的人现在实在是太多了。

  这么个年轻人,他怎么就能主持这么大一个项目呢?

  莫非……家里有大靠山?

  刘川之始终也没能想起来张红卫是何方神圣。

  不过,他觉得,如果张红卫是个草包,只是家里大人想要用这个项目给他贴金的话,那自己过去帮助对方,没准可以搭上关系,没准还可以捞到实质性的好处?

  这么想着,刘川之就变得非常的热情。

  “红卫同志您好!久仰大名,很高兴能见到您。如果能合作的话,我一定会全力辅佐您的。”

  刘川之笑着向张红卫问好,语气里带着一丝讨好。

  张红卫语气淡淡地说:“谢谢刘川之同志这么抬举我。”

  “咱们是要搞科研,不是要打江山,‘辅佐’这个词用得有点儿重了。”

  “而且,科研工作者要堂堂正正,完全不必用讨好谁的语气说话。”

  张红卫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他甚至都没掩饰自己对刘川之的嫌弃。

  王鼎一愕然。

  他一直以为张红卫是个挺和气的年轻人,身上没有丝毫的骄狂。

  看样子,自己似乎是看错了啊。

  这个可能背景深厚的年轻人,这是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刘川之也愣住了。

  他没想到,张红卫会对自己如此不客气。

  自己这是第一次见张红卫,也没得罪过他吧?

  只能说,这年轻人脾气应该比较怪的吧?

  毕竟,年纪轻轻,家中势力大,自己一开始就搞这么一个重大课题,傲一点也是正常的。

  刘川之这么想着,就赔笑着说:“红卫同志批评得对。”

  刘川之想的是:自己只要顺着他,配合度高一点,到最后,这年轻人一定会把我当成最可信赖的人。绝大多数科学家,可是都有风骨的!如果这个年轻人对别的科学家也这么张狂无礼,绝对不会有什么人给他拉套的!

  张红卫哼了一声,就不想再理会刘川之。

  恰在这时,黄灵依和倪广南走了进来。

  张红卫对这两位是相当熟悉的。

  他认真研究过两位的履历,他们年轻的时候的照片,他也看过。

  看见倪广南和黄灵依进来,张红卫第一时间就认了出来。

  “倪老师,黄老师,你们好!”张红卫主动亲切地跟两人打招呼。

  张红卫内心很高兴。

  因为,这两位才是国士啊!

  他对他们是打心底敬重的。

  这下,王鼎一和刘川之都有点儿震惊。

  因为,他们心里都已经把张红卫当成狂傲无礼的世家子了。

  可看张红卫对黄灵依跟倪广南的态度,非常的尊重而彬彬有礼。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倪广南含笑打量着张红卫,说:“你就是张红卫同志吧?”

  “真是后生可畏啊!”

  “我正在学习研究你写的关于鸿蒙芯片设计语言的书,写得真的很好。”

  “不过,我这人生性笨拙,有一些地方暂时理解不透,想请你帮我指点一二,可以吗?”

  张红卫微笑道:“多谢倪老师的抬爱。”

  “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了,有的是机会相互切磋交流。”

  倪广南显然是个真正的学者,他对求知极其的渴望。

  他当即就提出了关于鸿蒙芯片设计语言的编译器的一个问题当面跟张红卫求教。

  刘川之在旁边竖起了耳朵。

  他心想,这年轻人不可能写得出这么高深的专业书籍,估计是某个大能的代笔。

  倪广南这人,没一点情商,竟然当众问这么专业的问题,这不是让对方出丑吗?

  刘川之心里甚至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

  PS:不好意思,今天就一更六千余字,国庆了,事儿太多。等忙过这一阵一定继续爆更,还请大佬们多多支持,恭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安康幸福


  (https://www.02ssw.cc/5025_5025697/254161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